宁德时代带来了「新故事」。
最近,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再次超过50%,很多人潜意识觉得动力电池已经不是问题。殊不知,动力电池仍有很多痛点没有解决:用户对于诸如北方冬季低温、山路越野、长途出行等不同场景下的需求尚未被满足。
对此,「宁王」宁德时代拿出了自己的「解法」。2025年4月21日,宁德时代发布三款硬核产品——骁遥双核电池、钠新电池、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以及一款蓄电池产品——钠新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
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风向标,宁德时代的一举一动,都将深刻影响整个市场的格局演变。这一次,他们又将如何重塑行业认知,解锁新能源出行的新可能?
钠离子电池从实验室走到量产
在蓬勃发展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中,动力电池无疑是其最为核心的组件,堪称新能源汽车的「心脏」。令人瞩目的是,这颗「心脏」的成本占比高达整车成本的40%左右。相较之下,传统燃油车的动力核心——发动机与变速箱的总成本仅占整车成本约30%。
当前,磷酸铁锂与三元材料是动力电池领域两大主流技术路线。然而,伴随锂离子电池的广泛应用,其潜在的资源瓶颈也日益受到关注。全球锂资源分布呈现极度不均衡的态势,南美洲蕴藏了全球约70%的锂资源,而中国的锂资源储量仅占全球的6%。
时间回溯至2021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飞速扩张强劲拉动了对锂的需求。然而,上游供应链的响应速度未能同步,直接导致了锂价的飙升。从2021年初不足5万元/吨的低点,锂价一路攀升,2022年11月底达到了惊人的60万元/吨。随后又开始了大幅下跌。
上游锂矿的非理性波动,如同悬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加速了全球范围内对多元化技术路线的探索与布局。其中,钠离子电池凭借其独特的资源禀赋和潜在的成本优势,被视为最具颠覆性的解决方案之一。
全球范围来看,钠的储量远超锂元素且分布广泛,钠离子电池的成本比锂电池低30%—40%。与此同时,钠离子电池有更好的安全性和低温性能,循环寿命高,这让钠离子电池成为解决「一锂独大」痛点的重要技术路线。
然而,长期以来,钠离子电池技术始终未能走出实验室,距离大规模商业化应用仍有些距离。此次,动力电池巨头宁德时代率先发布其钠离子电池新品,标志着全球首款规模化量产的车规级钠离子电池正式问世。
宁德时代此次发布的钠新电池包含两大类创新产品:面向乘用车的钠新动力电池,以及专为重卡设计的钠新24V启驻一体蓄电池。这两类产品均展现出令人印象深刻的技术亮点:
低温性能优异: 在-40℃的极寒环境下,电芯能量保持率仍能达到90% 。这使得电动汽车在北方寒冷地区的使用成为可能,有效缓解了「冬季续航缩水」的难题。
安全性高: 钠新电池在滥用测试中表现出优异的安全性,例如在电钻穿透、锯断电芯、多轴向挤压等极端条件下,依然不起火、不爆炸 。
长期以来,能量密度一直是衡量电池性能的关键指标,也被视为钠离子电池发展的一大瓶颈。钠离子电池的电芯能量密度通常在70-200Wh/kg之间,这显著优于传统铅酸电池的30-50Wh/kg。然而,与能量密度更高的三元锂电池(200-350Wh/kg)相比,钠离子电池仍存在差距,但已与磷酸铁锂电池(150-210Wh/kg)的能量密度范围有所重叠。
然而,宁德时代此次发布的钠新电池,其电芯能量密度一举达到了175Wh/kg,刷新了全球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最高纪录,并成功比肩主流的磷酸铁锂电池水平。这意味着,钠新电池能够为纯电动汽车提供超过500km的续航里程,为混合动力车型提供超过200km的续航能力,完全能够满足日常通勤和近郊出游的需求。
据最新消息,宁德时代的钠新动力电池计划于2025年12月正式量产出货。
动力电池进入「多核时代」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动力电池技术一直是核心驱动力。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和智能化发展,用户对动力电池的性能需求日益多元化,既要满足日常通勤,又要兼顾长途出行、极限环境等复杂场景。
针对这一行业痛点,宁德时代发布了最新的解决方案——骁遥双核电池。骁遥双核电池最核心的创新有两个:一个是双核架构,一个是自生成负极技术。
其中,「双核架构」有点类似客机的「双发架构」。传统的动力电池只有一个「核心」,就像只有一个发动机的飞机。一旦这个「核心」出现问题,汽车可能就会失去动力。而「骁遥双核电池」则包含两个「独立能量区」:主能量区和增程能量区。这两个能量区可以协同工作,也可以独立工作,就像双引擎飞机一样,即使一个引擎出现故障,另一个引擎也能保证飞行安全。
同时,它具备五大双核功能,包括高压双核、低压双核、结构双核、热管理双核以及热失控安全防护双核,能确保动力输出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另一个创新是自生成负极技术。要理解这个技术,我们先简单说说普通电池的构成。电池有正极和负极,中间是电解液,锂离子在充放电过程中,在正负极之间来回穿梭。现在的电池,负极通常是用石墨这种材料做的。
而「自生成负极技术」是一种比较新的电池技术,它有点「颠覆传统」——不再使用传统的石墨负极材料,而是让金属以原子的形式,直接沉积在集流体上,形成负极 。
这样做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能大大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可让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提升60%,重量能量密度提升50%。这意味着,同样的电池包,用了自生成负极技术,可以装更多的电,让电动车跑得更远。
据了解,该技术可以灵活适配各种材料体系,当搭配三元体系时,能量密度最高可提升至1000Wh/L以上。
同时,骁遥双核电池最牛的地方在于,它可以根据你的需求,「灵活搭配」不同化学体系的电芯! 就像变形金刚一样,一套架构,千种可能。
比如,钠铁双核电池,可以无惧严寒,续航超700公里;铁铁双核电池则可以极致省钱;三元铁、双三元双核电池,则是性能党的终极梦想。1兆瓦澎湃动力,1500公里极致续航,征服一切不可能。
更令人振奋的是,宁德时代的「双核」创新理念并非止步于乘用车领域!未来,这项革命性技术将如同燎原之火,迅速蔓延至电动巴士、重卡、飞机、船舶、工商业储能等全领域,加速新能源在全场景下的产业化进程!
除此之外,宁德时代这次还发布了第二代神行电池。早在2023年,宁德时代就发布了第一代神行电池。这是全球首款磷酸铁锂4C超充电池,可以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400公里」的超充体验,同时续航里程也能够达到700公里以上。
如果说第一代神行电池开启了超充元年,那么第二代神行电池则将超充体验推向了全新的高度。它成为全球首款峰值12C兼具800公里纯电续航的磷酸铁锂电池,可以实现5分钟充电520公里,全面进入「全民超充时代」。
宁德时代的这次Tech Day,与其说是一次新品发布会,不如说是一次动力电池技术的「文艺复兴」。
这次发布的三款产品,不再只是对现有电池技术的修修补补,而是在化学体系、电池结构、应用场景等多个维度,实现了颠覆式的创新与突破。 钠新电池的推出,打破了锂资源的桎梏,为电池材料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骁遥双核电池的问世,更是开创了「多核时代」,以全场景解决方案,重塑了动力电池的应用范式;第二代神行电池的发布,重新定义了充电速度,让「加油式补能」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