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基流动完成新一轮亿元人民币融资

摘要

AI 应用爆发前夜,AI 基建的大考才刚刚开始。

2 月 19 日,硅基流动(SiliconFlow)官宣已于 2024 年底完成亿元人民币 Pre-A 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华创资本领投,普华资本跟投,老股东耀途资本继续超额跟投,华兴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融资之前,硅基流动已引入美团作为战略股东。

硅基流动创始人袁进辉表示:「此次融资将加速硅基流动的 AI 云基础设施升级与商业化拓展,将以高性价比、稳定可靠的产品服务开发者与企业客户,助力全球 AI 应用生态的落地与繁荣。」

随着 DeepSeek 冲击波撼动全球,硅基流动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公布新的一轮融资,无论是偶然还是必然,在这一波 AI 浪潮中的机会也在酝酿中。

 

01 打造大模型时代的基础设施平台

硅基流动成立于 2023 年 8 月,致力于打造大模型时代的 AI 基础设施(AI Infra)平台,通过算法、系统与硬件的协同创新,降低 AI 应用的开发和使用门槛。

当前,硅基流动主要提供模型云服务平台 SiliconCloud、大语言模型推理引擎 SiliconLLM、高性能文生图/视频加速库 OneDiff 等产品,让企业和个人用户高效、低成本地部署 AI 模型。

SiliconCloud 为开发者提供多种开源大模型 API,已上线包括满血版 DeepSeek-R1 & V3、Qwen、FLUX.1、CosyVoice 等在内的上百款主流模型,还提供模型训练、微调、托管到部署的全链路支持。SiliconCloud 背后基于硅基流动自研推理加速引擎套件(SiliconLLM & OneDiff),通过软硬件联合优化与加速,大幅降低推理部署成本,并为用户提供极致高性能体验。

去年 4 月上线以来,SiliconCloud 在上线不到一年时间内获得了爆发式增长,平台总用户数超三百万,日均调用上千亿 Token。

硅基流动创始人袁进辉|图片来源:硅基流动

作为连续创业者,硅基流动创始人袁进辉做 AI Infra 领域创业的起点源于 2017 年,当时,他创办一流科技,做 OneFlow 深度学习算法框架,旨在解决当模型变大时,训练的并行计算等问题。

随着 ChatGPT 的出现和出圈,大模型成为共识,OneFlow 这样的大模型训练框架也成为炙手可热的项目。2023 年 6 月,OneFlow 以 1 亿美金估值被光年之外并购,后者是由前美团联合创始人王慧文成立的大模型公司,并购后袁进辉作为联创加入光年之外。

两个月后,光年之外被美团收购,袁进辉没有选择加入美团,而是再次创业。

从团队优势和市场需求的角度出发,袁进辉依旧选择深耕 AI Infra 领域,但创业方向从模型训练算法框架转变到了模型推理,这便是 2023 年 8 月创办的硅基流动。

他表示,在大模型发展早期,类似于「卖铲子、卖水」的基础设施,是最稳妥的,以推理部署为起点出发,有广阔的空间,特别是随着 OpenAI o1 等技术的出现,test-time compute(「反思型」推理)也带来了新的机会。

 

02「DeepSeek 热」挤爆 SiliconCloud

在这个时候,官宣融资很难不被和 DeepSeek 做关联。

过去一个月,DeepSeek-R1 开源模型的火热,为硅基流动带来了数十倍的流量增长。新的发展契机下,硅基流动也迎来了的发展空间——从 Infra 的角度迈向云计算服务。

就在两周前,创新工场联合 CEO、管理合伙人汪华向极客公园表示,「硅基流动云平台上的 DeepSeek-R1 API 被打爆了,现在接入 DeepSeek API 的公司需要排队(尽管已经开足马力在持续扩容)」。

从用户反馈中,更能感受到这股前所未见的汹涌需求。在极客公园开发者社群里,用硅基流动接入满血版 DeepSeek 的话题频频热议。

硅基流动联合创始人、增长副总裁杨攀也曾在朋友圈表示,「自 2 月 1 号硅基流动发布 DeepSeek R1/V3 推理服务后,我们官方微信社群人数在 3 天内打平了过去 6 个月的增长」。

此前据晚点统计 SimilarWeb 访问量,硅基流动网站访问量的增长趋势也是这样,自 R1 API 上线以来,10 天增长了 30 多倍突破到 100 万,甚至一度超过阿里云。|图片来源:SimilarWeb

爆火背后,汪华认为,「这次才是我一直说的中国的 ChatGPT 时刻」。

DeepSeek 模型能力的确迈过了一个新高度,所以这次不仅让 ToC 普通用户感受到模型的威力,企业的老板和核心决策人也是第一次亲身体会,而不只是让公司 CTO 研究一下、点缀一下(产品),现在企业老板们,真心想测试、使用大模型。

也正是这波汹涌的需求,硅基流动在过去的 20 天迎来了「DeepSeek 大考」,也进一步加速了「云服务平台」的升级。

从时间上看,国内第一家提供 DeepSeek-R1 API 云服务的便是硅基流动。

2 月 1 日,硅基流动和华为云团队联合首发并上线基于华为云昇腾云服务的 DeepSeekR1/V3 推理服务。

当天,硅基流动的 DeepSeek 模型 API 服务就被挤爆了,一度陷入瘫痪状态。作为对照,第一家上线 DeepSeek API 服务的云厂商火山引擎也是这样,在激增的热情需求下,2 月 4 日火山引擎上线 DeepSeek-R1 当天,API 服务也被「挤崩了」。

2 月 4 日,硅基流动方面表示,上线满血版 R1/V3 后,用户激增导致用户体验下降。当天,硅基流动 SiliconCloud 平台继续上线 6 款加速版 DeepSeek-R1 蒸馏版模型,鼓励大家非不得已都用蒸馏版模型。

2 月 8 日,由于需求过大,硅基流动再次限流,上线了 Pro 版 DeepSeek R1 & V3,优先服务已充值用户,并表示也会尽快解决非 pro 版的需求,放开限制和限流。

2 月 10 日,硅基流动上线 DeepSeek R1 & V3 企业级服务,针对企业需求,提供专属实例、算力纳管、私有版 MaaS、基于华为昇腾 910B 的一体机四种企业级服务模式供客户选择。

硅基流动 SiliconCloud 平台大模型 API 服务|截图来源:硅基流动官网

从时间和反应动作来看,硅基流动在包含春节长假在内的短短十几天,接住了一定的需求,并进一步巩固了开发者和生态伙伴

当前,硅基流动与华为、亚马逊云科技、英伟达等业内顶级云厂商、芯片厂商、大模型公司及应用公司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同时,硅基流动携手各方合作伙伴,帮助客户在大语言模型、文生图、视频生成等多个领域实现应用落地。

 

03 AI 应用即将爆发,云服务的赛点打响

从近来各大云厂商以及硅基流动上大模型 API 调用的增长数据来看,DeepSeek 这条鲶鱼正在带动国内整个 AI 应用的开发热情。对于硅基流动来说,这是巨大的机会。

在袁进辉看来,基础设施层面的创新空间足够大、确定性也够高。作为服务全行业的底座,基础设施有三个主要的切入点:芯片、模型和基础设施 (Infra)。「最终,这三者如果要取得长远的成功,都会走向类似于云计算 (cloud) 的形态,将模型和芯片整合在一起。从 Infra 的角度往云计算方向发展,机会并不比其他方向小。

这正是硅基流动的发展路线。以推理部署为出发点,逐渐提供越来越完整的云服务产品,进一步实现商业化闭环。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基础设施层面的服务是确定性的市场机会,但也不是没有挑战。做大模型时代的基础设施,是共识,尤其很多大公司都将这个领域视为必争之地,这意味着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近日,推理引擎云平台 Lepton.ai 创始人贾扬清就认为,虽然 DeepSeek 是很牛的模型,但(创业公司)跟风用它做推理服务很难做出差异化。他认为:AI Infra 不能烧钱,因为都是标品。跟今天的公共 API 比速度、比稳定性,意义不大,比的就是钞能力。小厂没必要跟着大厂一起烧钱。

但拉远来看,在 AI 应用即将爆发,大模型发展仍在早期阶段,通过承接激增的模型 API 需求,进一步完善服务的布局和商业闭环,是硅基流动当下的战略选择。

就像耀途资本投资副总裁、硅基流动董事温廷灿所言,「凭借卓越的技术工程化能力和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硅基流动创始团队已经建立起独特的技术商业化闭环,形成技术壁垒与生态护城河的双向强化。」耀途资本也是唯一一家从天使轮开始连投三轮的投资方。

眼下,随着 DeepSeep 加速了 AI 应用爆发的可能性,如何持续整合资源、赢得广大的开发者,才是硅基流动的首要优先级。

如果能够在执行力和基础服务的产品竞争力方面占据优势,那么硅基流动也有机会在大厂全面进入并进行激烈竞争之前,拿到更多的有利资源,提供更有竞争力的服务。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