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月 10 日-11 日,2024 全球人工智能产品应用博览会在苏州举行。
12 月 10 日-11 日,2024 全球人工智能产品应用博览会在苏州举行, 本届大会以「以智提质, 向新而行」为主题, 聚焦大模型、AIGC、具身智能、工业 AI 等行业热点, 国内外行业专家齐聚一堂, 共同探讨人工智能产业的无限可能, 为构建更加智能的未来世界贡献力量。
主论坛上, 思必驰创始人、首席科学家俞凯围绕「迈向分布式大模型智能体系统」这一主题, 阐述了思必驰在大模型技术路线上的独特视角, 并介绍了如何通过分布式大模型智能体系统实现更高的可靠性与产业落地。
「全知又全能」的语言大模型存在局限性
如今, 万事万物几乎都可以被离散符号标记序列化, 一旦事物被转化为完整的文字序列, 语言大模型就能够对其进行学习和理解, 基于语言大模型的通用对话系统已经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语言大模型的基础通用能力主要体现在语言智能, 即理解和表达的能力;工具智能, 推理和规划的能力。在知识扩充时, 模型的规模会变得十分庞大。在俞凯看来, 实际应用场景中并不需要这种全尺度的全域大模型, 并且产业侧需要的不是一个个单独功能模块, 而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它可以像真人一样进行交互。
以时下热门的 ChatGPT 为例, 它擅长创作和回答问题, 试图构建一个全知全能的「神」, 属于单一集中式语言大模型, 但在产业应用方面却存在着局限性, 具体包括缺乏实时性私域知识、不擅长处理专业场景任务、可靠执行能力不足、系统协作架构缺失等。俞凯表示, 产业真正需要的是一个既能处理多样化任务, 又能可靠执行命令的智能系统。
可靠性优先, 打造分布式大模型智能体系统
在对话式人工智能领域, 思必驰已深耕多年。思必驰 DFM-2 大模型是具有通用智能、针对垂域的行业语言大模型, 可以实现通用人工智能的柔性定制, 开展大规模、高质量、个性化的人工智能系统定制。
基于深度研究和产业实践, 思必驰走出了「分布式大模型智能体系统」的技术路线, 即 1 个中枢大模型+N 个垂域大模型。俞凯表示, 前者负责使用包括大模型在内的各种外部资源;后者则是特定领域的「专家」, 用于完成专业性强的任务。这样的「组合」能够实现快速定制, 深入解决个性化问题。
与单一集中式语言大模型不同的是,「1+N」分布式大模型智能体系统非常「可靠」, 以在汽车领域的应用为例, 通过串联语音技术和大模型技术, 形成从传统模型到生成式大模型自然融合的完整链路, 实现感知融入交互。
俞凯强调, 中枢大模型的核心能力在于「知道自己的知识边界」, 能够在不知道答案时拒绝回答, 并将问题引导到正确的知识源上, 让大模型更加「可靠」。
此外, 思必驰还建立了完备的大模型工具链, 即 DUI 大模型开放平台, 该平台支持大模型生产及应用, 基于持续不断的数据形成模型能力迭代闭环。俞凯表示, 我们的目标不是创造一个全知全能的「神」, 而是打造一个灵活、高效的智能系统, 为产业提供低成本、高可靠的人工智能服务。
智慧办公的全新体验
目前, 该「1+N」模式也被应用于智能家居、科研、会议办公等领域。
在全球智博会展览区, 思必驰携多款智能办公产品及解决方案亮相;在产品发布区, 思必驰会议产品线总经理王艳龙向与会者详细介绍了 AI 办公本, 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体验。
思必驰 AI 办公本系列产品是专为职场人设计的智能便携设备, 同时兼顾了学生、考研考公及需要职场提升学习的人士, 产品具备 AI 笔记、AI 拍照处理、AI 待办事项、手写笔记、AI 助理、电子书阅读等功能。它采用了 Wacom 高端电磁膜和手写笔, 能够带来纸上书写般快感;柔彩屏幕色彩丰富的同时也护眼, 操作灵敏流畅, 内置 4G 移动网络, 不限场景, 可随时随地使用。
双十二购物节来袭, 思必驰 AI 办公本 Turbo 正在热卖中, 欢迎去京东选购。
会上, 思必驰被授予「中国人工智能年度十大创新企业」殊荣。同时, 思必驰 AI 办公本也因卓越的设计荣获「创新产品金奖」。这两项荣誉不仅是对思必驰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的认可, 也是对其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方面所做努力的肯定。
未来, 思必驰将继续致力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和产业落地, 推动行业向前发展, 为各行各业的企业提供更多高质量的智能产品和服务。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