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守护者:腾讯数字化工具革新老年痴呆防治战

摘要

腾讯数字化工具探索老年痴呆防治新模式


        在数字化工具的助力下,过去 5 个月,广州市白云区、青岛胶州市的 4 万余名老人,享受到了老年痴呆防治的专项服务。

        今年 9 月,「2024 年老年痴呆防治促进行动」已在广州市白云区、青岛胶州市完成今年的区域工作。自 4 月正式启动以来,该行动在两地相关医疗卫生单位共创下,通过腾讯 SSV 时光实验室提供的「宣-诊-疗」数字化工具,已为 4 万余名 65 岁以上的老年人提供老年痴呆的科普宣教、认知筛查、评估以及干预等服务。

        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症,被喻为「记忆的橡皮擦」。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程度持续加深,以阿尔茨海默病为主的老年痴呆症发病率逐年上升,给家庭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和照护负担。

        为响应国家卫健委「老年痴呆防治促进行动 2023-2025」,建立健全老年痴呆的早期筛查及早期干预防治体系,预防和减缓老年痴呆发生,促进健康老龄化,广州市白云区卫生健康局和青岛胶州市卫生健康局、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腾讯 SSV 时光实验室和北京万灵盘古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展了「广州市白云区 2024 年老年痴呆防治促进行动」和「胶州市 2024 年老年痴呆防治促进行动」行动,由腾讯提供产品技术和公益资金支持,并得到了北京大学第六医院老年痴呆防治促进行动项目组技术总负责人王华丽教授的指导。

        该行动在两个地区率先进行区域防治模式的探索和数字化防治模式的验证工作,为国家推进防治行动区域落地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同时,通过对区域内老年人认知情况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丰富了项目的实践模式和未来应用价值。

数字化工具提升老年痴呆防治效率

       「您还记得今天是星期几吗?」「锤子是用来干什么的?」「这个屋子的窗户在哪,您给我指一下?」……

        广州市白云区、青岛胶州市的老人,在今年的健康体检中被加入了一项目新环节——医生根据手机小程序上的提示,问了老人们几道问题,并将老人们的回答情况一一记录到小程序上。在两地的「老年痴呆防治促进行动」的筛查中,经社区医生介绍,很多老人第一次知道「老年痴呆」「认知障碍」这些概念。「很多老人都觉得,人老了变糊涂了是很正常的事,并不认为这是疾病,也没有想过因为记忆减退、认知障碍等问题而去主动就医。」开展筛查工作的胶州市阜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表示,以往由于老年人对老年痴呆的了解程度不够,老年痴呆防治工作的推广存在着很大的阻碍。

        不仅如此,现阶段,国内老年认知和精神心理健康管理主体仍集中在患者个人和医院医生上,全国以往在开展老年认知和精神心理健康防治行动过程中遇到诸多难题,如:缺乏专业技术支持系统、各方协作效率低、标准化程度较低等,医生和患者都期待更高效的身心健康全流程管理工具,以克服传统依靠人工服务存在的不便利、低效率问题。

        在「老年痴呆防治促进行动」中,项目创新地通过数字化辅助工具配合防治模式落地,打造了「银发脑动力」小程序、「6 栋 301 房」小游戏、「脑力智趣帮」干预游戏等多款产品,面向医护人员、老年人及家庭,整合了包括「宣传教育-老年人建档-评估状况-制定方案-心理支持-转介」等一系列防治流程数据,实现个案有效管理,助力区域团队完成从宣教到诊断到治疗的全流程管理,以响应国家老年痴呆防治促进行动的服务要求和技术要求。

       「银发脑动力」小程序和公益小程序「瓢泉心坊」内含多维度综合性的评估内容,在筛查环节,让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评估和管理工作由传统的手写记录转变为电子化智能评估。以往由于老年人对老年痴呆的了解程度不够、社区医生缺乏专业筛查工具,老年痴呆防治工作的推广存在着很大的阻碍。医生使用纸质工具完成一次评估更是需要 20-30 分钟甚至更长时间,现在通过「宣—诊—疗」数字化工具,结合社会处方辅助决策系统,只需要 10-15 分钟就可以完成筛查建档工作,大大缩短了评估时间,使就医过程更快速、便捷。此外,多维度综合性的评估、持续存储筛查记录等功能为后续的诊断和处方开具提供参考,让医生无需操作、查看多个评估系统,节省了医生的工作量,提高了轻度认知障碍筛查的普惠性、提升了社区工作者和医疗人员的筛查效率。

        同时,项目还在打造面对轻度认知障碍老人的数字化干预工具——「脑力智趣帮」小程序,将通过厨艺大赛、诗词大赛等轻松有趣的闯关游戏及游戏中特殊频率的配乐,让轻度认知障碍的老年人在家游戏就能进行认知锻炼、提升大脑活力、延缓病情恶化,解放老人进行认知干预治疗的时空限制,推动实现从「社区-医院-社区」的闭环。

老人进行阿尔兹海默病初筛

数字化产品让老年痴呆防治更有趣

        当前,我国居民对老年认知障碍疾病的知晓率较低,多数人无法全面认知阿尔茨海默病的危害。阿尔茨海默病现已呈现出年轻化的增长趋势,亟需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强化全人群健康教育,以加强疾病预防、早期筛查和诊断治疗。

        在科普宣传环节,腾讯 SSV 时光实验室与腾讯医典合作,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录制系列认知障碍防治科普视频,包括生动的科普动画内容。一方面可以帮助社区、医疗机构组织相关科普活动,另一方面也能帮助老人和家属重新认识老年痴呆并学习照护痴呆患者的方法,通过网络将老年认知障碍相关的科教知识传播得更远、更广泛。

        而腾讯研发的针对老年痴呆症的科普游戏「6 栋 301 房」则是通过设置任务,引导体验者进入一个患有阿尔茨海默病老人的世界,让体验者以第一人称视角感受阿尔茨海默病人的日常生活与记忆碎片,多角度地、体验式地提升大众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关注与了解,引起大众对老年认知障碍的重视和加强预防,尽早发现风险并治疗。

       《巴甫洛夫很忙》是腾讯正在研发的另一款认知训练游戏,它将探索如何将临床研究成果应用于一款游戏的开发,利用学术研究成果来设计适当的脑力训练环境,并将其发展为能够推广至业界应用的解决方案。《巴甫洛夫很忙》包含一系列益智游戏,能够帮助各年龄层玩家提高注意力持续时间、资讯处理速度、工作记忆、归纳推理和空间认知能力。

初筛阳性老人进行二次评估筛查

数字化助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融合

        本次老年痴呆防治促进行动覆盖广州市白云区和青岛胶州市 4 万余老年人,帮助两地超过 2 万 4 千老年人提升对老年认知障碍疾病的认知,促使约 1 万 6 千的正常老人开始注意防控,降低发展到轻度认知损害(痴呆前期)阶段的概率,促使近 2 千已经有轻度认知损害的老人开始注意日常干预和就医,减缓进展到痴呆阶段的概率和延缓进展到痴呆阶段的时间,促百余已经是痴呆阶段的老人去就诊,积极治疗,减缓疾病的进展,获取正确的疾病认知和照护信息,改善生活质量。本项目累计减少经济损失约 9690 万元。

        根据《中国阿尔茨海默病知晓与需求现状调查报告》《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庭生存状况调研报告》显示老年痴呆患者直接经济负担较重主要体现在医药费、亲属或专业医疗机构照护费。本次行动预估广州市白云区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有近 0.9 万人患有阿尔兹海默病,近 3.6 万老人患有轻度认知障碍;胶州市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有 0.7 万余人患有阿尔兹海默病,约 2.86 万老人患有轻度认知障碍。两地轻度认知障碍和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每年累计会造成约 26.7 亿元经济损失。

        据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疾病高创中心主任贾建平教授带领全国 81 家「参研中心」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等相关费用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人均年花费高达 13.2 万元。老年痴呆患者家庭超过 2/3 的照护者难以承受沉重的经济压力,特别是那些收入较低而病人又没有医疗保险的家庭。反过来,经济压力又加重了照护者的生活和精神心理负担。

        同时,痴呆老人照护者由于每天大部分时间要用于照料病人,同具有相同性别以及年龄标准相近的人相比,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并且易出现如焦虑、抑郁、失眠、疼痛等症状。据《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庭生存状况调研报告》显示,65.43% 照护者看不到治疗希望,感到心理压力大;68.69% 照护者健康受到影响;78.39% 的照护者表示社交生活常受到影响。

       「老年痴呆防治促进行动」通过数字化辅助工具配合防治模式落地,不仅使更多的老年人在轻度认知损害阶段被发现并引导进行早期干预,避免了家庭和社会更重的照护负担,同时通过便捷的数字化宣教工具和服务工具,给予已经需要照护的老年人照护者专业的照护知识和技能指导,减轻照护者负担,更好服务老年人。

       「历时近一年时间,在广州白云区、青岛胶州市,老年痴呆防治不断走进社区、走到老年人群中,以数字化方式进行认知健康建档、大规模早期筛查和老年痴呆防治宣传教育、科普活动,提高老年痴呆防治效率,让数万名老年人及其家庭在这场行动中获益。」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郑璇表示,「我们希望和大家一起,通过这个行动探索老年痴呆防治新模式,助力更多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免受老年痴呆所困,能有尊严地安享晚年。」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