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 技术正在重塑企业财务管理的未来。
AI 技术正在重塑企业财务管理的未来。
4 月 23 日,以「IT 到 AI 替」为主题的 2024 合思春季产品发布会在广州正式召开,会上,正式发布了合思 AI 审批、AI 风控模型等「无需报销+AI」场景。
合思首席产品架构师介绍道,「员工不再需要在超标消费无法及时完成人工审批的情况下自掏腰包、事后报销。合思 AI 审批机器人助理可以全天候 24 小时实时响应、迅速审批,根据预置审批规则智能通过、驳回或提出补充资料需求,并帮助审批人提前发现单据中的各种问题,在出差申请通过后,还能自动根据出行目的寻找合适的酒店与机票。」
成立于 2014 年,合思科技是费控报销这一细分领域的独角兽。
在此之前,合思科技 2022 年已经实现了 L4 级别的「无需报销」体验,覆盖消费-入账-归档全流程。
基于易商卡,企业因公消费过程中员工基本不需要经手发票,财务不用担心丢票、错票;同时,发票也不再是制度设计的首要问题。同时,使用时,可以实现多供应商接入、同屏比价,覆盖差旅、用车、用餐、采购等多个场景;平台统一开票,自动推送对账单并拆分审批,对账后一键支付、一键记账。
而在 AI 技术到来之后,合思科技希望带来 L5 级别的体验。
合思创始人兼 CEO 马春荃表示,「创业之初,我们基于结构化的数据、开放弹性的流程、可插拔的算法这三个元素的理念,构建了流程驱动的软件世界的底座,并将公司取名为合思。着眼更长远的未来,结合 AI 的蓬勃发展,这些基础元素又将发生变化。在既有的流程环节中,AI 将渗透到每一个节点,辅助流程当中的人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或者代替人完成这些工作任务。」
在产品发布前,极客公园参加了合思科技的媒体群访,希望能对合思科技的 AI+财务的解决方案,进行更深刻的了解。部分问答内容,精简如下:
问:目前,AI改变了财务的哪些方面?
马春荃:我觉得 AI 的出现,尤其是大模型的出现是改变了交互过程。
我们过去填这些表格,财务报销也好,付款单也好其实有非常多的表格要填,这是一个不自然的过程,而大语言模型现在的 AI 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不适应的情况,以自然人的方式交流,然后用尽量更少的负担去实现更机器世界的互通有无,所以它是一个翻译。
有了这样的几个特性,我觉得它代替人做所有的决策、分析、判断其实是非常现实的,可以帮助你去判断,同时还会解构你的工作节奏和结构。
从操作层面上,AI 可以解构过去冗余或者非常繁杂的结构化数据,带来的是更高频及时的人性化的交互交流。
我们过去在表单里填了很多冗余的数据,举个具体的例子,我们做商务宴请报销的时候,我们要知道这里边有多少人,有的时候廉政审计要看这个,为了填这个信息所以要在结构化表单里面输入 10 个,每个人不超过 100,这次的消费可能是 800 多块钱,低于标准,那你就合规了。
如果廉政审计再说不能喝茅台、五粮液,那就要把你的酒水单子拿来,有什么酒水,人家一看二锅头,可以,廉政审计说你不能有海鲜鲍鱼鱼翅,我还要把小票拿出来填写我的菜单,这就是三个表格了,对于人而言,这件事情很复杂,但是为了合规,为了廉政我们就要做。
AI 出现后,我们可以给它一个内部廉政审计规则,然后给它两张图,一张是正常的拍照,但是有可能现场不能拍照,就告诉他这次请了 9 个人,加我 10 个人,然后把水单给它,点了什么菜给它,它自己就会自己识别,按照这个规则去说这个通过还是不通过,有风险还是没风险。这涉及到从非常复杂的结构数据的编排和填置,本身是反人性的,但 AI 可以帮忙。
有了这样的操作基础,我们就可以更多的做精细化管理。
过去的精细化管理想管的精细可以填一堆东西,什么事都不干了就剩填表了,我们现在可以回归到本质,你的风险评估的阈值是什么,分阶段,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这是什么,什么促成了风险的跃迁,什么导致了风险的高中低的变化。
这也是 AI 的能力。所以我认为 AI 不仅仅是大语言模型,应该是对于风险管理和经营绩效分析的总和内容。
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真正进步到另外一个阶段了,不再纠结于事务性的处理,不创造价值又有非常大的脑力开销和行为负担,我们进入到那些能创造价值,能够把它变的更加有效的思考上,把这些思考只要告诉给 AI,AI 就可以帮你做事情,不单是管控,还可以帮助你推进事务的流转,这是我觉得未来 AI 发展的大的想象。
问:目前合思科技具体怎么把AI与财务结合?
马春荃:我们在招聘的时候,你直接招一个应届生,而这个应届生甚至有可能学的不是会计专业,他可能学的是一个通识性的专业,你肯定要对他进行重新的培训和训练,可能经过半年的培训和训练,他才能开始胜任手上的这份工作。
合思科技目前做的也是类似的事情,我们在多年在费控支出管理领域的一些积累,作为训练材料,把这个数字员工先预先的培训好,可以帮助企业先培训好一些有特点的员工。
这个数字员工,他更擅长去帮你去管理招待费,发现招待费中的一些这个风险或者是一些漏洞,那个员工很擅长去看发票,这个员工很擅长去解答员工关于财务制度的方方面面的问题,那我们就可以把很多这种培训好的员工、数字员工或者 AI 的智能体提供给企业。那在未来我们也在考虑是不是要把我们现在的这些,就是内置的这种搭建 agent 的框架开放出来。
除此之外,模型现在在风控方面有一些落地。
我们的易商卡,它是覆盖了线下消费的,那线下消费有可能发生在任何时候,对吧?那有可能发生任何时间。
有可能这个员工出差的过程中航班取消了,他在机场现在就要改签机票,你要刷卡付款,这个时候你的老板在睡觉,你找谁去加签审批?他没办法审批。那这个时候就会有一个 AI 来去 24 小时的进行值守,它可以直接发起一个 AI 的审批,那这个时候 AI 就会通过我们给它预训练好的一系列的管控逻辑来去完成。
这个单据风险就是这笔消费风险的洞悉,以及说就像我们届时发布会也会展示一个现场的 Demo,然后在类似的 Demo 上面,其实我们之前在这个内部的测试中,其实 AI 它就会去做一些类似于这样的事情,比如你现在超标了,但是你依然要订这个改签的机票,没问题,我给你放行,但是我给你额外做一个要求。比如三天之内你要把这个相应的行程单拍照在这个上传到系统中,这样你的这个风险才能真正的被视为是这个低风险的。
AI 会去做三个步骤,第一个就是先去做判断,先去判断你这件事情本身的风险啊。第二个就是他会去匹配和检索,就是我们有哪些可以降低风险的行为,可以去弥补和补救这个风险啊。然后第三个就是 AI 会关注这个事情的后续发展。
问:可以透露合思科技目前的场景是基于哪个大模型吗?
马春荃:这个没有特别大的限制,AI 大模型现在是百花齐放走向趋同,大家会逐渐把自己的能力自己的成本都会 PK 下来,都会卷的比较一致化,我们现在 AI 的能力可以基于很多的大模型去对接。
比如说小票识别,过去是用 OCR 尤其是海外的小票,原来没有什么好的方案或者生产可行性的方案,现在用通义千问效果就比较好。
易商卡的能力用的是其它大模型,但是接口理论上的架构可以切换。我们刚刚提到了 AI 对于人类来讲是非常友好的而且会越来越友好,像人类一样既能够很好的沟通适配聊两句就懂了,同时还要超然的能力会学新的语言。
当然了哪家大模型能够胜出,能够成绝对的第一梯队,我觉得可能还得有一个三五年,现在 ChatGPT 很牛。所以这件事情他们也在卷,他们卷的越厉害我们作为其它的应用者和使用者肯定获利越多,弄了一个更有性价比的助理或者保姆帮你去理票,帮你识别这个票有风险,这是我们吃到的技术红利。
问:AI的使用成本会对场景有什么影响吗?
佟佩泽:我们最开始利用 AI 的时候,我们尝试用 GPT-4 vision 来识别票据。
对于这个票据的识别,尤其是海外小票的识别,真的成功率很高,准确率也很高,甚至还可以直接,不仅是 OCR,还帮你做好了关键信息的提取和结构化处理。我们发现这个东西挺好的,然后一计算成本 8 美元,一张票 8 美元,那搞什么,对吧?
这个票可能都不值 8 美元,然后这个我们去看一些这个典型的供应商,像海外的供应商一般是 5 美分到 10 美分一张,国内的供应商大概是 5 分到 10 分一张。然后如果你强行上 AI 的话,那这个 OCR 的成本直接变到了 8 美刀,这个就肯定不经济了。可以,但没必要。
我们自己在去上 AI 的时候,我们的一个策略和原则,在产品上的策略和原则是不做过度假设,就是不要过度依赖于 AI,就是我们要用这个想办法,用这个造汽车的方法去造汽车,而不是用造马车的方法去造汽车。那我们就得知道 AI 的特性是什么,就是刚才提到的 AI,它其实是介于人和软件之间的一种形态,它相比于软件更像人,相比于人更像软件,所以我们应该把 AI 应用在那些本来很多情况下必须要人去解决,我们之前期望用软件,但是软件做不到的功能,这个时候 AI 通过概率性的预测,它可以更好的去承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