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slim.geekpark.net/uploads/image/file/b3/c5/b3c5bac3ccfd96a5af0ca7a1c8e93dd5.jpeg)
让 AI 走进现实世界,终端设备将成为关键抓手。3 月 21 日,独立前沿科技研究机构未尽研究发布年度重磅报告《从工具到平台 AI PC:AI 普惠第一终端》(以下简称「报告」)。报告认为 AI PC 是下一代个人计算平台,整机厂商在创造 AI PC 过程中发挥决定性整合作用。
让 AI 走进现实世界,终端设备将成为关键抓手。3 月 21 日,独立前沿科技研究机构未尽研究发布年度重磅报告《从工具到平台 AI PC:AI 普惠第一终端》(以下简称「报告」)。报告认为 AI PC 是下一代个人计算平台,整机厂商在创造 AI PC 过程中发挥决定性整合作用。
在报告发布会上,未尽研究创始人周健工,联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战略及业务拓展副总裁阿不力克木·阿不力米提(以下简称「阿木」),场景实验室创始人吴声,民生证券电子行业首席分析师方竞等嘉宾,就 AI 如何真正落地应用,AI PC 如何重塑生态和产业进行观点碰撞。
从工具到平台,整机厂商是推动PC 跃迁的核心 Hub
过去一年来,AI 技术蓬勃发展,发展重点已从大模型升级到各种 AI 应用,市场关注的重点逐步进入到对 AI 应用产品化、商业化方案的跟踪上,以及 AI 大模型的接入能为产品带来多少增量价值。
未尽研究创始人周健工分享年度重磅报告《从工具到平台 AI PC:AI 普惠第一终端》
周健工表示,大模型走向大规模应用,需要实现小型化与个人化。大模型的规模部署,首先需要借助 PC 来实现。而当前大模型的小型化和一系列工具的日益成熟,具备了向 PC 部署的条件。「小模型的主战场是终端设备,为了企业和个人数据,关于 PC 的桌面争夺战已经开始。」
上海人工智能协会首席咨询顾问尹智也表示,当前的 AI 终端可能正处于早期阶段,主要运行一些小模型以解决具体问题,而非大型模型。
在报告中,未尽研究指出真正的 AI PC 必须能够提供完整的个人 AI 体验且同时具备五大特征,一是自然语言交互的个人智能体;二是内嵌个人大模型;三是标配本地混合 AI 算力;四是开放的应用生态;五是设备级个人数据和隐私安全保护。
值得关注的是,报告首次清晰界定了 AI PC 的五大基本配置,即 AI 算力要达到 40 TOPS,模型参数为 70 亿,推理速度每秒钟最少要 20 个 tokens,上下文长度要达到 4000 tokens,内存要到 16G。
「那些真正构建出用户体验的厂商,将会主导 AI PC 这场产品重构与产业变革。」周健工说,整机厂商正在塑造个人 AI 的体验与形态。对于整机厂商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打造 AIOS 和混合推理引擎这两个 AI PC 最重要的杀手级应用。
这一观点与吴声不谋而合。在他看来,AI 大模型引发的个人生产力的大跃迁,人工智能逐渐落地过程,其本身是场景在驱动。终端厂商能深入场景理解用户,具备强大的生态组织能力,需要肩负起推动 AI 普惠的责任。
图片:未尽研究《从工具到平台 AI PC:AI 普惠第一终端》报告
未尽报告指出,在全新的 AI PC 产业生态里,整机厂商是整合多样化异构算力的中间桥梁、AI 生态的第一平台的整合者,还能从本地 AI 计算出发,为混合计算系统中的个人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提供解决方案。这些生成式 AI 激起的各种发散式的技术创新,最终将由整机厂商收敛到可以完整交付的 AI PC 的产品形态,并且在雄厚用户基础上迅速建立起产品反馈和迭代的完善机制,构建出完整的个人 AI 体验。
联想集团副总裁阿木(中)、场景实验室创始人吴声(右一)围绕终端生态变革对谈
从这个维度来说,AI PC 就是当下 AI 时代的重要平台,是人工智能技术普惠落地的首选终端。「以电力革命类比,AI 就是如同电力般的基础设施,它将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到每个终端中去,让终端焕发生命力。PC 会因为 AI 赋能普及至更广泛的人群,未来 AI PC 变成每个人工作生活的伙伴、朋友以及助手。」阿木说。
英特尔中国客户端产品事业部高级产品总监徐金平表示,到目前为止,PC 是个人设备中性能最强大的计算平台,而且 PC 使用场景丰富,非常适合承载 AI 大模型落地。
用户体验加速 AI PC 跨代际跃迁,打工人将创造基础市场
回看几次科技浪潮,无论是个人计算机,5G 智能手机,抑或是后来的移动互联网,消费者始终是产业链环节上那只「看不见的手」。
图片:未尽研究《从工具到平台 AI PC:AI 普惠第一终端》报告
阿木结合过往几波科技浪潮变革的特点,清晰勾勒出未来 AI PC 的三类典型用户画像:一是技术极客(Geek),他们热衷于尝试各种新奇的科技产品,通过各种刁钻的测评把产品中的瑕疵找出来,反推厂商技术进化。第二种是探索者用户,他们的探索将不断拓宽产品的使用场景。第三类则是受累于繁重工作的「打工人」,AI PC 将能为他们解决部分非脑力劳动的工作,这批人将会是第一批爆发的用户痛点,能创造基础的市场规模并最终反哺更大投资。阿木强调,用户对于 AI 普惠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他们会促使开发者针对痛点不断优化产品,进而催生出更多创新应用和商业模式。
未尽研究报告指出,大模型引发白领工业革命,从 2024 年到 2027 年,个人 AI 迭加换机周期,成为 AI PC 的开创周期。知识工作者将成为最早的采纳者。2025 年-2026 年 AI PC 将进入主流消费群体,并对传统 PC 进行大规模替代,直到 2027 年,个人 AI 计算的新范式在 AI PC 确立。届时,中国市场的渗透率将会达到 85%,高于世界市场平均水平的 60%。
周健工认为,对于整机厂商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打造 AIOS 和混合推理引擎这两个 AI PC 最重要的杀手级应用,从而确保整机厂商在生态中能够扮演关键的整合者角色。
「AIPC 将是一个重要的起点,代表着 AI 终端的率先爆发。它不仅仅是一个工作工具,更是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消费品。「美图 WHEE 产品负责人夏晓明说。
AI PC 破坏式创新重塑 PC 产业链,开启商业价值想象空间
民生证券电子行业首席分析师方竞分享 PC 产业投资价值
AI PC 的出现表面看起来改变的是 PC 产业,实际上牵连的是多个产业,影响的是整个社会,是对人机关系的一次重新定义。「在这场变革中,AI PC 将带动 PC 行业开启全新成长周期,产业链有望迎来重估值。」方竞指出,在 AI PC 需求驱动下,PC 产业链的上下游都会具有很大的投资机会。
在阿木看来,当大模型走向场景化,终端化之后,四类企业具备极大投资价值,即提供算力的相关企业、模型公司、智能体相关企业以及像联想一样能把大模型相关的技术整合起来交付给终端客户的公司。
图片:未尽研究《从工具到平台 AI PC:AI 普惠第一终端》报告
未尽研究在报告中进一步指出,在构建 AI PC 用户体验的过程中,整个产业链上的软硬件厂商和开发者,通过产品升级、新产品推出、更深度的产品细分及组合,以及新的业务模式,将普遍受益。整机厂商也将借此机会强化其在产业链中的地位,从原先的商品提供者进阶为生态组织者,并借助生态力量实现更多产品差异化的创新,扩大自身价值空间的同时,带动 PC 产业链全面升级。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