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业型公司,自力更生的企业,更讲究高度提效以少胜多的战略打法。」
「创业型公司,自力更生的企业,更讲究高度提效以少胜多的战略打法。」
——脉脉 UED 中心负责人 李文军
MasterGo&脉脉共创亮点:
沉淀设计资产统一规范
缩短 B 端页面搭建时间 50%,整体 UED 提效 20~30%
异地办公协同便捷,高效管理
开放权限内外共享,内外项目合作便利
脉脉创立于 2013 年 10 月,是 1.2 亿职场人都在用的职场社区和求职平台。
脉脉采用「唯一昵称+实名身份认证」的 ID 机制,通过真实员工生产的职场信息,发展出了两大核心业务:内容社区和人脉服务。
内容社区是现实职场空间的网络映射。脉脉通过同事圈、职业圈、行业圈、推荐、热榜、公司点评等丰富的内容版块,帮助职场人做好职业选择,助力职业成长。脉脉为企业提供丰富的人脉连接服务:脉脉高聘、专家网络服务、拓客通、会员服务,满足不同场景下的客户需求。
脉脉高聘是脉脉 2023 年推出的全新业务品牌,定位于中高端人才求职招聘第一平台,旨在提升企业与人才的匹配率,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人才支撑。
脉脉创始人兼 CEO 林凡在八周年大会上曾表示,希望通过提供平等连接、平等表达、平等选择职业与发展的权利,促进企业与员工平等对话。并在未来十年内成长为服务 101 个国家的 10 亿专业人群,成就职业梦想。
以少胜多,职能全覆盖
「脉脉的业务涵盖 B 端 C 端,脉脉的业务由双飞轮驱动,「社区」驱动 C 端业务,「人脉服务」驱动 B 端业务。作为职场社区,脉脉更类似于知乎、小红书,很多大厂的员工在脉脉活跃。作为中高端人才招聘平台,脉脉更类似猎聘、BOSS 直聘这样的招聘平台,数字经济领域的很多企业都在脉脉招聘人才、建设雇主品牌。」
脉脉设计团队负责人李文军坦言,「在我看来脉脉是一个名气大但员工体量还不算大的公司,是个需要自负盈亏的创业公司,如何用有限的资源去跟行业内的大厂同台竞技,用更少的力量去做更多的事情,以达到以少胜多的目标,是我们全员需要思考的问题。」
「我们团队规模不大,但是人员分工明确,角色分配丰富,已经形成了一套紧扣业务的员工成长培养体系。」李文军详细解释道,「目前我们的人员已经大部分将设计职能全覆盖了,对设计师的综合能力要求会更高一点。互联网企业需要在产品、设计、研发之间打通链路,所以我们设计师是一人多能,不仅需要交叉掌握 UI、UX、平面等多种技能,在产研上下游的紧密融合中起到贯穿的桥梁作用,既能洞悉产品文档背后的用户需求,也能理解代码层面的逻辑思维。」
我加入脉脉之后做的第一件重要事情就是选择一款高效的协同设计工具,迈出提质增效的第一步,因为此前一直和 MasterGo 的团队保持联系,能感觉到这个团队的进步速度非常快,MasterGo 很自然地成为了首选。
「MasterGo 就是一款很好融合设计职能和产研逻辑的产品,设计师可以在产品经理的原型初稿上进行精细加工,设计师出的图,研发使用也是便捷高效,对于上下游来说都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MasterGo 最出彩的一点正在于模糊了职能的边界,让每个使用者都扮演起多重角色。」
「设计师的职能往往是针对不同的业务场景灵活变动,本质上都是对业务需求进行高效转化。例如重体验逻辑时,设计师就更偏向 UX 方向;需要支持品牌市场等线下活动时,又会承担更多视觉及品牌的职能。」
「产品经理也兼顾了部分交互的角色,借助于 MasterGo 的组件库,有些需求他们不用找设计师,自己就可以拼积木一样拼出产品原型。一些有设计功底的产品经理画出的原型都可以直接交付技术平台输出。研发也可以基于业务设计开发 B 端组件库,进行设计稿的上下游高效传输。」
在李文军看来,脉脉作为创业公司,依然还处在往前冲的阶段,无论是节奏、速度还是质量上都要求很高。提升人效只靠公司单方面强推,或将适得其反招致不满,只有通过外部督促加上内在激励,让团队成员意识到工作的价值和意义,才能够调动起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把每个人的价值发挥到最大,真正实现以少胜多。
「我们公司的研发都是 OKR 导向的,一般说来,OKR 以外的工作都不属于他们职责范围。但是 MasterGo 却成为了他们的例外。正是因为他们看到了过往使用场景中一些不能够满足我们业务线诉求的例子,所以当意识到 MasterGo 可以通过脉脉设计语言的植入,改良设计页面提升用户体验,让我们有更强的实力去竞争,他们也才自愿不限于 OKR 体系,拿出额外的精力来做这些事,达到最终共同的提效。」
提质增效,强化品牌力
脉脉的 B 端业务是最先使用 MasterGo 的,因为 B 端变动性小,比起 C 端投入产出比更大一些。「B 端使用 MasterGo 后的效率提升十分明显,」脉脉设计经理韩丽娜以猎头交付平台举例,「以往没有组件库时,做一个典型页面要花半天甚至一天的时间,现在半个小时,最多一个小时就做出来了,在典型页面上去增减调整,效率很快,相当于能把一天的工作量降低到几个小时内就完成。」
MasterGo 搭建组件库、创建页面模板这些功能,加上自适应布局的完美搭配,能够很好地留存一些典型经验直接复用,节省时间。「在跟外部团队协作时,我们只需要把特定权限开放给外部团队,他们就可以在原有页面的基础上自己修改增减,省去了来回沟通反复传递的功夫。」
提效明显,用户体验方便,产研的接受度自然就高。产品审稿以及与设计师沟通都可以通过协同切入,评审时直接在设计文档上标注,事后追溯也有依据。不再需要安装其它插件,现在一个网页链接就可以走完全流程。此外,MasterGo 的页面设计逻辑跟开发的逻辑相似,页面还原度都比较高,因此设计跟研发的沟通也会非常顺畅。
「MasterGo 的提效不仅体现在具体业务上,在资产沉淀和管理上更是起到关键作用。公司的人员流动,无论是研发、产品,还是设计,交接或者存档不充分,都可能会造成资产流失。而且创业公司往往会涉及大量尝试、验证的工作,如果对于历史版本不存档,一旦换人,就会出现信息脱节,造成重复工作导致人力浪费。」在谈到管理规范时,李文军分享了自己的经验,「我带团队,无论任何资料资产都需要有一个规范体系支撑,要不然就会越跑越乱,来到脉脉也依然坚持这个理念,并且一直在这么做。」
MasterGo 进入脉脉后,就承担起了沉淀平台资产的角色。组件按照业务线设计、公用、运营、品牌市场等各条线管理,清晰、一目了然,以业务结构去划分内容,更快寻找、使用,还可以用品牌色、非品牌色等醒目区分,名字命名、历史变更、实验流程等信息都很清楚。设计规范也得到专门管理,一次赋能后即可复用,杜绝了「项目离不开人」的情况。不仅让大家能够资源互通共享,也能给未来开启新项目提供参考价值,最重要的是,不存在资料泄密流失的风险,不担心重演大疆的遭遇。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