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源,高效推动了信息技术的发展,深刻影响着数字化转型的方方面面。
开源,高效推动了信息技术的发展,深刻影响着数字化转型的方方面面。
去年 5 月,桌面操作系统根社区开放麒麟开发者平台首次上线。一年之后,开源桌面操作系统「开放麒麟 1.0」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拥有了操作系统组件选型和构建的能力,也充分印证了开源社区这一「共创」模式的无限潜力。
在大会开始前,我们有幸邀请到了 openKylin 生态委员会主任、正高级工程师李震宁与大家聊一聊 openKylin 社区的诞生始末,建设历程以及实践成果,分享麒麟软件二十余年如何坚持拥抱开源、贡献开源,又是如何依托 openKylin 逐步打造开源名片的发展故事,期待为企业打造开源项目社区提供借鉴。
以下是访谈实录,略有删减。
Q1
您深耕开源多年,可以分享一下您此前和现在参与的开源经历吗?
李震宁:我最早接触开源大概是 1998 年。那个时候国内还没有多少使用 Linux 的业务,所以只能在网上,比如 BBS 里面找一些少数的资料。2000 年的时候我加入了中国软件,最开始是做研发,后面就做了 Linux 的技术支持和培训,一直从事开源相关的工作。
2000 年我先后参与了北京市政府采购和上海市政府的桌面办公系统采购,这是两次跟开源相关的大规模的用户实际应用。通过这两次应用服务工作,我对开源也有了比较多的认知和想法。
2006 年,我接触到了刚成立不久的中国开源软件推进联盟(COPU),正式从事了社区的志愿服务的工作,认识了陆首群主席,还有陈绪等一批现在仍然活跃在开源一线的领袖,跟着他们一起学习成长,共同进步,然后一直从事开源的推广和布道工作,到现在有近 20 年了。
Q2
Q2:您认为开源布道师在企业中的工作和在开源社区中的工作有哪些区别?
李震宁:我认为,布道师在企业和在开源社区是两个角色。在企业的布道任务比在社区更重。因为目前想做大开源,一定要有企业的强力支持和支撑。所以在布道过程中非常重要一点的是,需要企业从领导到各个部门都非常清晰地认识到开源的重要性,以及开源对企业创新的战略指导作用。只有获得了企业上下支持,才有可能让开源发扬光大,企业也进一步扩大在开源的贡献和影响力。在外部主要则是让更多的社会大众以及开发者、客户认识开源、相信开源、拥抱开源,这两类工作是有比较大区别的。
Q3
麒麟软件二十余年坚持拥抱开源、贡献开源,能否和我们简单介绍一下目前麒麟在开源方面的布局?
李震宁:麒麟软件实际上投入开源工作已经很久了。从 1999 年开始将操作系统的技术路线从 Unix 调整到了 Linux,并在中国开源软件推进联盟、中国开源云联盟等一系列的国内社区和中日韩、东北亚开源联盟等国际社区,以及内核社区、优麒麟社区等各个方面持续贡献。目前,麒麟软件在开源社区的布局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是内核社区,也是我们现在最重要的一个社区。在这一块麒麟软件已经有了很多贡献者,现在被国际 Linux Kernel 内核社区接纳的代码也有上千行,同时我们还在逐步成长。
第二个部分是我们成立的开源社区——openKylin(开放麒麟)社区。这个社区是我们现在桌面领域的一个根社区,也是国内现在非常稀缺的社区。我们希望通过在这方面的贡献和布局,让相关开源根社区能够繁荣发展,从而推动桌面操作系统社区的建设。
第三个部分是我们在服务器领域的社区,包括我们跟 openEuler、openAnolis、OpenCloudOS 这些国内主要的服务器根社区的合作,大家看到我们在 openEuler 社区的贡献非常突出。
第四个部分就是云计算社区。比如大家现在非常熟悉的 OpenStack 国际开源社区,我们也有非常多的贡献,包括 Victoria 等几个重要的最新社区版本,麒麟软件的贡献度在国内国际都是名列前茅的。
在这些社区里面,我们通过提升产品性能,加速生态拓展,推动技术创新。另外,我们也通过用户对接、提供用户反馈和交流渠道,不断地改进我们开源社区的产品,来推动产品进步。
Q4
7 月 5 日,开源桌面操作系统「开放麒麟 1.0」正式发布。请您谈谈该项目目前的情况和生态愿景?
李震宁:实际上去年 6 月份的时候,开放麒麟就已经发布了,当时登上了微博、头条、抖音等多个渠道的热搜,得到了广泛关注。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我们国内桌面开源社区和开源桌面操作系统领域的缺失,这块也是产业和用户非常关注的一个方向。
openKylin 社区致力于通过开源、开放的社区合作,打造「产业主导、技术先进、生态丰富」的桌面操作系统根社区,目前已有 21 家理事成员单位、300 多家企业成员单位,同时也有了超过 99 万的社区用户,签署了 CLA 协议的贡献者超过 4000 人。不论是从大象因子,还是小马因子来看,openKylin 社区都是一个非常成熟、健康,且处在快速上升期的技术社区。
社区里面现在已经有了 80 多个 SIG 组,不仅覆盖社区的治理、生态、安全、物联、AI,还包括智能应用、基础硬件、人机交互、云端融合等多个技术方向,代表了我们在桌面这个面向未来操作系统的尝试和展望。
现在 1.0 版本完成了超过 20 个重要组件的升级,标志着我们现在已经具备了桌面操作系统构建能力。应该来说,当时创建这个社区的两个重要的战略目标已经基本实现了。第一是补短板。我们要强化桌面操作系统总体架构和技术路径规划的能力;第二是协同创新。我们在 CPU、GPU、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也整合了很多行业龙头的企业进行协同创新。
未来,我们主要将从从产品优化向标准构建,从企业主导向产业驱动,从国内知名向国际领先这几个方向去推动未来的发展。
Q5
能否和我们分享一下开放麒麟在推动协同创新方面的成功实践?
李震宁:比如 UKUI 作为开放麒麟的重要项目之一,现在已经被很多主流的社区作为主线或者是基础软件包备份到主线环境里了,这个是我们在社区包里面的一个贡献。
在产业上,比如我们和 RISC-V 的合作。大家知道 RISC-V 是现在非常热门的一个开源硬件,但是它一直以来都被应用在开源社区领域的技术和实验室的技术方面。今年我们通过开源社区和深度数智等一系列的合作伙伴紧密合作,联合推出了全球第一款基于 RISC-V 的笔记本电脑——ROMA。这款电脑默认搭载了 openKylin 全新一代 UKUI 4.0 桌面环境,在当时全球范围内都引发了一定的技术关注。因为原来 RISC-V 没有什么在通用领域的产业化应用,现在我们把它变成了现实。
Q6
我们知道麒麟非常重视开源软件的支持和社区的双向交流与回馈,请和我们分享一下麒麟做开源社区的理由?
李震宁:麒麟软件现在做开源社区的理由其实非常明确。在国内政策方向上,我们要打造技术创新的产业链条。而对于国内来说,开源软件也是整个软件创新链条非常重要的源头之一,所以想要在软件领域实现技术创新就必须在开源社区拥有创新能力。这是我们的根本原因。在政策导向上,《「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明确了要繁荣国内开源社区生态,提出到 2025 年建设 2-3 个有国际影响力的开源社区。另外,大家知道麒麟软件本身是一个操作系统和相关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就自身而言,不管是技术突破还是生态成长它必须依托的土壤一定是开源社区。从这点来说,这是由我们企业的基因和血脉决定的,所以我们必须要把开源社区作为企业的战略,以及自己未来生态建设和技术积累的土壤。
Q7
目前麒麟在开源社区方面都取得了哪些成果?以及下一步的计划?
李震宁:一方面,我们现在向全球贡献的开源代码已经超过了 500 万,2013 年开始,我们就自己建设了优麒麟社区。现在全球累计的下载量已经超过了 4000 万,活跃的爱好者超过了 20 万人。我们自己开发的 UKUI 组件现在已经被 Debian、Ubuntu、openSUSE、openEuler 等国内外主流的发行版官方仓库收录。
另一方面,我们也是国内最早从事开源操作系统研发和产业化的企业,现在我们是 Linux 基金会的正式成员,也是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的白金捐赠人,我们参与木兰许可、参与发起了 openEuler 社区,这些都是现在开源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 openKylin 社区,现在也已经成为国内最主流的桌面根社区之一。实际上,openKylin 引发了国内外比较多的关注,很多海外媒体也都专门报道了 openKylin。我们渐渐的通过 openKylin 在打造开源名片。
在这些开源贡献的加持下,我们的业务量也逐步上升。麒麟软件 2022 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我们的年收入已超过 10 亿,在中国 Linux 市场的桌面和服务器两个领域均保持前列。应该来说我们在社区和市场两个领域都获得了比较好的正向回馈。
下一步的计划,一方面我们要继续坚持开源战略,坚定拥抱开源和贡献开源。我们会进一步提升自己在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的重要程度,同时我们也会更加积极地贡献 openKylin、openEuler 等国内主流的开源社区。此外,我们也会吸引更多的国内外的优秀开发企业和开发者加入 openKylin 社区,共同贡献社区,希望通过开源社区真正凝聚开源力量,打造开源名片。
Q8
请您和我们分享一下麒麟软件在开发者方面有什么具体的举措吗?
李震宁:关于开发者的工作我们现在主要分为几个层面。为了鼓励更多开发者加入我们,在 openKylin 社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自动化、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社区工具链,包括账号平台、 CLA 协议签署、文档平台、翻译平台、集成平台、编译平台、代码质量检测平台,还有代码仓库,我们都提供了一个动态的、自动化的工具链条,方便开发者快速上手。
另外,我们也注意到有很多的开发者不是一开始就是大神的,他们都是一个个从小白成长起来的。所以针对这些有热情的学生或者是初学的开发者,我们提供了 openKylin 成长体系。从你加入开源社区到签署协议再到不断地学习和成长,我们设置了初学者、中级、高级大神不同领域的任务还有不同的积分奖励,就像升级打怪一样帮助开发者从小白成长为大神,让开发者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获得物质和精神上的正向反馈,与开源社区共同成长进步。
Q9
根据您长期参与关基项目的经验,请和我们谈谈企业拥抱开源的同时,该如何做好风险防范?
李震宁:开源软件现在是整个软件里面最重要的部分。数据显示,软件代码里面有 95% 是开源代码。从侧面证明了开源软件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也意味着潜在巨大的风险。因为开源代码不像企业的商业代码经过了一定的商业检验和风险检测,所以开源的风险有几个层面:
一是标准的安全问题。因为代码开源,容易被发现和利用安全漏洞,所以要有专业化的安全工具来进行安全基线扫描,包括从内核漏洞、系统漏洞、配置错误等方向进行全方位的检查。从这点来说,开源软件和商业软件一样,都要有专业化的安全防范。其次,开源软件的代码使用许可协议不是我们常见的 Copyright 这些商业软件的许可协议。开源许可协议有自己的特殊性,它一样存在法律风险,受法律条款的保护,一旦你使用了开源软件,默认就接受了其开源许可协议的条款。因此,需要一些专业的法律评估来帮助开发者和使用者确认自己开源软件的使用合规。三是开源软件的运维过程中,也存在供应链运维合规、开源许可的合规,还有开源安全的运维合规。这都需要在运维的过程中不断地成长、检验和改进。
比如在安全领域,开源界出过几次比较大的事件,像 Heartbleed 漏洞,Dirtycow 漏洞,这些都是对于用户和运营者造成巨大安全风险的漏洞。麒麟软件在发现漏洞的第一时间就公布并推出了升级补丁,强制给用户推送进行安全升级。
所以目前麒麟操作系统的用户覆盖政府、金融、能源、交通等诸多领域,但是并没有因为开源安全问题出现过大面积的宕机、病毒感染等问题。这也是从侧面证明了开源软件的安全能力。
Q10
可否分享一下麒麟与中国信通院此前已建立的合作有哪些?
李震宁:中国信通院是国内最早一批开始从事开源领域研究的机构。麒麟软件从可信开源研究开始之初就和中国信通院展开了密切合作,同时也是中国信通院最早一批通过可信开源社区评估的单位,而且我们也是中国信通院可信开源社区共同体的成员。另外,中国信通院的一些开源合规的分享、开源治理的论坛,比如中国信通院每年的 OSCAR 开源产业大会我们也都积极地参与,并在会上进行了分享,双方都有相互的渗透。
在今年的 2023 OSCAR 开源产业大会开源项目社区和数字公共产品分论坛,openKylin 社区副秘书长、运营负责人刘敏将会带来关于 openKylin 开源社区及生态建设实践的分享,期待与大家深入探讨社区建成后的生态建设问题,以及如何更好地推动项目发展。
采访的最后,李震宁老师也向广大开源参与者发出邀请:想了解前沿的开源动态,欢迎参与 OSCAR 开源产业大会和 openKylin 一起推动开源产业共同发展进步。
9 月 21 日,我们不见不散。
本届 OSCAR 开源产业大会将于 2023 年 9 月 21 日举办。诚邀各行业专家、产业精英共同探讨企业开源合规治理之道,一同推动各行业的开源生态建设。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