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财报寻回增长逻辑,泡泡玛特被低估了吗?

摘要

泡泡玛特被低估,冤吗?


当 8 月 23 日泡泡玛特董事长兼 CEO 王宁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今年港澳台及海外营收能达到 10 亿元,明年的海外业务有信心超过整个集团 2019 年 IPO 前的收入,等于我们在海外再造了一个泡泡玛特。

泡泡玛特早起开盘还在下跌的股价应声反弹,从业绩说明会之前的-3.5% 一度反弹至 10%,全天收涨 6.8%。

而一天前,泡泡玛特发布了今年上半年财报,延续了之前的增速,连续获得了两位数的增长,在今年宏观消费环境趋冷的大趋势之下,取得这样的成绩已算不易。多家券商看好泡泡玛特本次业绩,并给出预测,泡泡玛特 23 年全年净利润有望超过 10 亿人民币,净利润有望比 2022 年翻倍,同时在 2021 年的基础上实现 20% 左右的增长预期。

伴随着海外、乐园、游戏等业务的发展,市场各方似乎逐渐形成共识,泡泡玛特的未来空间被低估了。

(一)潮玩消费长期逻辑不变

在保持高速发展同时,上半年泡泡玛特毛利及净利率进一步提升。财报显示,上半年毛利率 60.4%,同比提升 2.3 个百分点;经调整利润率 19%,同比提升 3 个百分点。净利率 10.86%,比 2022 年年报提升约 6 个百分点,快速走出疫情阴霾,重回高质量增长快车道。

库存方面,截止 2023 年 6 月 30 日,库存约 7.6 亿元,与 2022 年 12 月 31 日相比下降 12.5%,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 20.8%;周转天数从 2022 年 12 月 31 日的 156 天降至 2023 年 6 月 30 日的 132 天,精细化运营能力进一步显现。

整体来看,泡泡玛特通过优化产品结构,优质基础产品和新品带动毛利率。同时海外业务 62.9% 的毛利率也比中国境内高出 2.9 个百分点。同时管理费用方面,比 2022 年降低 3 个百分点,控制有效,效率提升。在同步扩张海外业务的同时,还能做到费用有效管控,实属难得。

从宏观环境来看,潮玩长期逻辑并未衰减,在新周期下,年轻人虽然消费降级,但是更为关注自己的感受。从中观行业来看,泡泡玛特在潮玩行业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是港股市场的稀缺标的。从微观公司看,Q2 业绩主要得益于公司进一步降本增效严格管控费用,优化产品成本,新品毛利提升,毛利率持续改善。

除此之外,2021 年以来,香港市场出现了普遍性、整体性的下跌。地缘政治、对互联网公司的反垄断、以及香港市场本身的流动性原因,均是这一轮熊市的重要原因。很多企业自身情况并未发生恶化,继续保持双位数增长,但股价出现了大幅下跌。以泡泡玛特为例,外部环境也是给泡泡玛特股价带来压制的重大因素,其影响之大远远超过了公司的自身情况。在股价被外部环境大幅影响后,股价相较于公司基本面已经出现了偏离和低估,从长期来看,或许不失为一个长期价值投资的布局时点。

多家券商分别在研报中指出,下半年通常是公司的经营旺季,8 月天猫会员日、年末双十一、海外黑五等因素叠加,同时海外今年全面扩张伴随着乐园等创新项目的落地,公司的盈利能力将进一步释放,目前公司价值被低估,股价有进一步的上涨空间。

(二)海外门店 100% 都是盈利状态

在国际业务方面,泡泡玛特海外业务延续此前的高增长。王宁在业绩会上表示,今年预计泡泡玛特的海外业务收入能到 10 亿元。

财报信息显示,2023 年上半年港澳台及海外收入 3.76 亿元,同比增速 139.8%;并首次披露海外利润情况,上半年实现经营利润 7889 万元,同比增长 183%。报告期内,泡泡玛特港澳台及海外门店达到 55 家(含合营),机器人商店达到 143 台(含合营及加盟),跨境电商平台站点数达到 28 个。上半年在法国、马来西亚开设了首家线下门店。

预计到 2023 年底,泡泡玛特海外门店的数量有望达到 80-90 家,机器人商店数量有望达到 200 家。这些门店的 70% 将在东亚和东南亚,30% 在欧美澳地区。此外,泡泡玛特还将通过在海外主办潮流艺术展、开展全球授权业务等,提高全球知名度。

与很多企业,先铺量再赚钱的逻辑不通,泡泡玛特目前海外门店目前 100% 都是盈利状态。

在业绩说明会上,泡泡玛特方面透露,此前内部制订的目标是 2023 年全年 80 家门店左右,但现在预估今年年底会达到 90 家门店左右。「我们海外门店目前 100% 都是盈利状态。目前为止我们在海外有 58 家门店,平均每个月单平米的产出大概在 8000—10000 元左右。8 月份,大概有 30 家门店月营收是超过 100 万元的,占比 50% 以上。」

王宁表示,「我们有信心今年海外业务做到 10 个亿。明年的海外收入,我们有信心超过整个集团 2019 年 IPO 前的收入,相当于我们在海外再造一个泡泡玛特。」

除了销售业绩外,王宁的信心更多是其在欧洲各国的走访、探店的观察,「在法国、英国的门店,让我觉得最开心和鼓舞的是,我发现消费者 80% 甚至 90% 都是当地的用户,这也给到我们非常大的信心。」

(三)新周期下 潮玩的吸引力

在经济增长放缓的新周期下,潮玩市场的长久逻辑并未减弱,反而展现出更大的发展潜力。尽管年轻人的消费可能出现降级,但他们更注重个人感受和体验,追求独特而个性化的方式来表达自己。与传统的高价潮品相比,能够带来愉悦感的价格不高的单品在市场上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盲盒通常以小型、便携的形式存在,满足了年轻人随时随地享受的需求。

此外,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和网络的便利,年轻人更容易获取和分享有关潮玩的信息。网络数据显示,与潮玩相关的社交媒体账号和论坛仍然保持活跃,许多年轻人乐于在这些平台上交流、展示自己的收藏和心得。这种社交互动进一步推动了潮玩市场的发展,为品牌和制造商提供了更广阔的推广和营销机会。泡泡玛特的快速复苏和双位数增长是潮玩市场依然充满活力的证明。在新的经济周期下,潮玩市场仍然具备吸引力,吸引了年轻消费者的关注和参与。

财报显示,截至 2023 年 6 月 30 日中国内地零售店增至 340 家,自 2022 年 6 月 30 日起增 加了 32 家。上半年中国内地新增注册会员 438.4 万人,累计会员总数破 3000 万人,达到 3038.8 万人。泡泡玛特首个城市乐园将于 9 月开业;今年 5 月,还公布了旗下首款游戏《梦想家园》首支 PV;无边界硬核衍生品品牌共鸣推出首款盲盒产品;旗下青年当代艺术运营机构 Inner Flow 与 60 位国内外当代青年艺术家合作,业务边界不断拓宽。

泡泡玛特的成功也表明,品牌持续创新和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能力是在新周期中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潮玩市场的活力将继续为品牌和制造商带来机会,并推动整个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四)行业竞争 泡泡玛特往上看

泡泡玛特上市之初,一度被质疑行业门槛低,没有护城河。但是经过疫情三年的洗礼,很多贸然进入的玩家,如今却深陷去库存和销售乏力的状态,众多潮玩企业一一倒下,看似容易得潮玩行业却隐藏着极高的竞争壁垒和门槛,品牌、设计师群体、渠道、工厂供应链均环环相扣,相辅相成,一旦行程闭环是很难被竞争对手打破的。

对于行业发展现状,在业绩说明会上王宁表示,任何行业都会经历一拥而上,再一哄而散的过程。泡泡玛特 IPO 之后,可以看到非常多的大企业或小型工作室参与到潮玩行业当中,「泡泡玛特是一家 To C 的公司,我们一直是打明牌,卖什么,怎么卖,什么卖得好,大家随时都看得到,也随时可以学习借鉴,跟我们竞争。」

王宁表示,泡泡玛特十多年在零售运营、IP 运营,团队管理等方面的积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营类的门槛。其次潮玩行业又是一个关于文化的行业,这是一个软性的门槛,并不是用钱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的。泡泡玛特拥有非常多优秀的艺术家,非常多优秀的 IP,这些都是非常稀缺的资源,也是泡泡玛特最宝贵的一项资产。

近期,在《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试行)》发布以来,大公司的合规性优势再次凸显。部分中小型玩家,必须改变此前的粗暴增长模式,而会带来较高的合规成本,必须有相当收入体量的公司才能更好的应对。行业规范发展,充分利好行业龙头,也维护了行业健康长期的发展。经过政策和疫情的洗礼,龙头公司的护城河优势更加明显,行业格局也更加清晰,龙头公司的估值溢价也将逐步回归。

王宁表示,「我们自己内部常常说要往上看,世界上还有非常多优秀的企业,比如乐高、迪士尼、万代,都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经验。今年是迪士尼的 100 周年,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是不是可以作为一个挑战者,去跟上面更优秀的企业竞争。」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