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智能驾驶渗透率将达 70%,特斯拉、华为、毫末等企业剑指 2025 年!

摘要

近日,根据工信部数据,2022 年,具备组合辅助驾驶功能的 L2 级乘用车新车渗透率达到了 34.9%,预计 2025 年乘用车 L2 级及以上智能驾驶渗透率将会达到 70%。

近日,根据工信部数据,2022 年,具备组合辅助驾驶功能的 L2 级乘用车新车渗透率达到了 34.9%,预计 2025 年乘用车 L2 级及以上智能驾驶渗透率将会达到 70%。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已经从小范围测试验证转入技术快速发展、生态加速构建的新阶段。下一步,我国将统筹推进智能网联汽车高质量发展。智能网联汽车融合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种创新技术,是全球新兴产业发展新的竞争焦点。

智能驾驶作为汽车革命下半场的主角,不仅国家层面对此高度重视,各个车企、行业机构以及自动驾驶初创企业都在瞄准这一趋势并给出了自己的判断。毫末智行董事长张凯曾在 2022 年、2023 年的 HAOMO AI DAY 演讲中都对智能驾驶宏观趋势的判断,他认为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智能汽车主战场,预计到 2025 年,高阶辅助驾驶搭载率将突破 70%,和此次媒体报道的工信部数据一致。智能驾驶这一巨大的时代风口之下,「数据是驱动自动驾驶成熟的核心要义,渐进式路线是数据积累的最佳路径」越来越被行业所公认,成为自动驾驶公司的普遍发展方向。

(毫末智行董事长张凯)

从近几年汽车行业的发展来看,新能源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在新能源车造车已经成为红海竞争的格局下,汽车智能化成为绝大多数车厂押注的下一次产业变革。

近日马斯克在「X」平台上发布贴文提到特斯拉目前正在开发「FSD 人工智能(AI)拼图上的最后一块拼图」——「车辆控制」,有望今年年底实现完全自动驾驶;华为下半年的 ADS 2.0 同样将实现无图化的全场景自动驾驶;小鹏下半年将推出无图的全场景 XNGP(小鹏智能驾驶系统);毫末 HPilot 已搭载至魏牌、坦克、欧拉、哈弗等近 20 款车型;毫末推出的行业首个重感知城市 NOH,首批落地北京、保定、上海等城市,并在更多城市开启泛化测试。今年 4 月,毫末发布了行业首个自动驾驶生成式大模型 DriveGPT 雪湖·海若,后受邀成为「北京市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伙伴计划」第一批模型伙伴观察员。DriveGPT 雪湖·海若也成功入选北京市首批人工智能 10 个行业大模型应用案例。

除此之外,还有众多产业链玩家要在算法领域全面引入大模型。可以说,智能辅助驾驶正在迎来百花齐放的阶段,就像是锂电池创新阶段一样,这种百家争鸣的竞争将会极大程度推动产业走向商业化。

7 月末,工信部及国标委联合发布《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2023 版)(以下简称《指南》),提出在第一阶段(至 2025 年),系统形成能够支撑组合驾驶辅助和自动驾驶通用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第二阶段(至 2030 年)全面形成能够支撑实现单车智能和网联赋能协同发展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指南》所给出的最重要的意义在于,行业标准形成,后续的智能驾驶 L3+的商业化应用和行业立法都将会水到渠成,政策对于汽车未来「智能化趋势」的定调已经毫无疑问。

来源:搜狐网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