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塔吊林立,热火朝天」,在肉眼看不到的数字空间,「云施工」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科技的力量使「数字雄安」实现智慧化建设。
「塔吊林立,热火朝天」,在肉眼看不到的数字空间,「云施工」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科技的力量使「数字雄安」实现智慧化建设;在海南省,购买数据产品像逛超市一样方便,云技术实现了数据安全有序流动,使数据取之于民、造福于民;璀璨星河是我们对浩瀚宇宙的向往,在西藏阿里天文台,云计算让「手可摘星辰」的愿景得以达成……无数梦想照进现实,这背后离不开中国电信旗下天翼云对科技创新孜孜不怠的探索和追求。
破题云网融合 融入国家科技创新大局
当今世界,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动员令」:「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中国电信主动融入国家科技创新大局,力争成为国家战略支撑力量。在百年征程中,中国电信提炼形成了包含「变革创新」「崇尚科技」在内的红色电信精神,提出「打造成为关键核心技术自主掌控的科技型企业,进入国家科技创新企业第一阵营」这一目标。按照国家关于加快建设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的战略要求,中国电信坚持「网是基础、云为核心、网随云动、云网一体」的思路,不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目前已演进到云网融合 3.0 全新阶段。
「中国电信打造科技型企业的主要技术方向就是云网融合。」工信部通信科技委常务副主任、中国电信科技委主任韦乐平强调。云网融合已成为我国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国家战略的重要内涵,云网融合的关键,是通过技术创新突破提供陆海空天一体化的泛在连接,提供海量数据存储与多形态、高性能计算,实现网络与算力的深度融合,从而实现云网边端智能互联。
中国电信全面实施云改数转战略,勇当云计算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努力突破一批制约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目前已经掌握了云操作系统、弹性计算、云存储、云网络、分布式数据库、CDN 等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具备了自主可控、安全可信、开放合作、业内一流的全栈云能力,并主动融入数字中国建设的全领域各方面。
作为全球领先的云服务商,中国电信天翼云秉承央企使命,积极投身科技强国伟大事业,通过加快云计算核心技术攻关,奋力绘就崭新的科创「云图」。历经十年「铸云」路,天翼云努力在原始创新上取得「云」突破,在重要科技领域实现「云」发展,不断推动在网络架构和组网技术、核心运营管控技术、通用数字化平台等关键领域实现自主可控。
在全球数字经济背景下,云计算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必然选择。对科技公司来说,技术创新就是破除产业发展困境的突破口。天翼云一直致力于共铸「国云」,服务数字中国战略,并将「自主可控、安全可信、普惠服务、云融数智、绿色低碳、生态开放」作为发展目标,持续助力数字中国建设。
坚持自主可控 勇攀科技创新高峰
自主可控是国家数字经济发展与推进网络强国战略的重要保障,科技创新的首要任务围绕自主可控展开。「我们必须横下一条心,下大决心攻克和掌握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把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教峰说。通过自主可控,中国电信将彻底改变过度依赖外包的情况,把云网和平台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未来,中国电信的资本和运营支出结构都会因此发生改变。
不畏攀登摘仙草,不怕巨浪觅骊珠。中国电信天翼云是坚定的「自研派」,力争实现关键核心技术国产化。为了解决「卡脖子」问题从而实现自主可控,天翼云围绕「云计算」自主研发了一系列信创产品,同时提供云管、虚拟化、云桌面、数据库、容器五大能力组件,打造互认证适配中心,当前已完成 1000 余项国产化生态互认证。目前,天翼云自主掌控云计算、大数据、AI 等关键核心技术,已成为企业关键业务、应用、数据的核心承载平台。在 2022 云生态大会上,中国电信总经理邵广禄表示,天翼云构建了「2+4+31+X+O」资源布局,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运营商云,保持政务公有云市场的领先地位。
通过坚持自主可控,天翼云实现了核心能力全栈自研。今年 5 月 17 日,天翼云在 4.0 创新成果发布会上重磅发布了「息壤」算力分发网络等七款自主研发产品,进一步展现了天翼云的「铸云」实力。「天翼云 4.0 力求通过分布式云的科技创新技术,满足市场对算力使用、交付和安全性的要求,打造客户视角『一朵云』。」中国电信云计算首席专家江峰表示。
君子豹变,其文蔚也。从最基础的服务器硬件到服务器操作系统,再到云操作系统本身,中国电信实现了全面自主可控。从 1.0 演进到 4.0,中国电信天翼云探索出一条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之路,实现一云多态、一云多芯、一张云网、一致架构、统一调度、统一运维,为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普惠服务,全面推动国家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今年 7 月,中国电信被国务院国资委授予 2019—2021 年任期「科技创新突出贡献企业」荣誉称号,在 2021 年获得科技创新成果、国资委攻关专项、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考核结果 A 级等奖励,交出了一份振奋人心的「科创成绩单」。
聚焦队伍建设 发挥人才「磁场效应」
「没想到中国电信的工程师文化氛围这么浓,我在这找到了科创的生命力,努力去实现每一个目标。」刚刚完成西藏防疫系统云端保障的工程师贾晓龙,今年年初从互联网公司来到天翼云,不到一年时间,他就被这里的人才政策深深打动。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中国电信深知科技型企业的生命力在于人才,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通过开展「凤栖行动」,推动建立首席专家池以发现和选拔领军人才,同时积极引入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科技类高端人才和行业专家。此外,中国电信科研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每年拿出 5000 万元科创人才专项激励基金,覆盖个人、团体、单位、科技配套、重点项目等方面。据今年上半年财报显示,中国电信在研发方面共投入 57 亿元,同比增长 54.8%,招募研发人员较年初增长 46%,全面激发了创新活力,提升了创新水平。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中国电信「揭榜挂帅」「总师制」「翼云计划」等举措在多个科创领域和旗下公司应用,人才「磁场效应」不断显现,为自主可控和科技创新筑牢了强大的人才基石。
现阶段,中国电信正奋力打造四支强有力的科技人才队伍:引进和培养顶尖的战略科学家领衔国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建设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承担重点研发项目;培养 2 万名具有创新能力的卓越工程师,加速创新成果落地推广;加速培养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十四五」期间,中国电信将实现「研发经费翻一番、研发人员数量提升两倍、科技创新增量收入贡献翻一番」的目标。
登高望远,行者无疆。未来,中国电信天翼云将继续担当云服务国家队使命,乘数字经济之风,助数字山河铺展。聚力打造央企云计算技术创新、行业云基础设施示范、数字经济服务、云生态开放合作四个「高地」,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届时,每个人都将摆脱「重力」束缚,敲开数字中国大门,在「云端」擘画未来。
来源:人民邮电报
作者:刘亚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