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能买菜,京东到家、多点、叮咚买菜有何不同

摘要

作为消费者,我们很多人都使用过京东到家、多点、叮咚买菜等 App 或小程序来购物,线上下单,商品在小时级别时间内配送到家。特别是在疫情中,线上买菜的人越来越多。

作为消费者,我们很多人都使用过京东到家、多点、叮咚买菜等 App 或小程序来购物,线上下单,商品在小时级别时间内配送到家。特别是在疫情中,线上买菜的人越来越多。那么,这是门好生意吗?深入了解,才发现这背后的商业模式大不相同,表面相似的到家服务迷惑了很多媒体人和分析师。今天我们就以达达-京东到家、多点、叮咚买菜为例,来尝试厘清即时零售、零售 SaaS、生鲜电商这三种模式。

先来拆解下线上卖菜这门生意的构成要素,有商品、用户、配送、技术底层、客服售后等。从这些要素去分析三者,可以看出它们有完全不同的商业重心与逻辑:对达达来说,配送是核心,而商品、售后等是借力外部合作方;而多点提供的是技术,人和货都是所服务的零售商的资源;而叮咚买菜自有商品、用户、配送,是有完整闭环能力的零售商,第三方的配送等只是作为补充。

这样一分析,其实三者的模式和定位就开始清晰起来了:

达达旗下有达达快送和京东到家两大核心业务。其中京东到家定位是本地即时零售平台,官方介绍是:依托达达快送和零售合作伙伴,为消费者提供超市便利、生鲜果蔬、医药健康等海量商品 1 小时配送到家的服务体验。它的定位是提供配送到家服务。

多点 DMALL 是零售云解决方案数字零售服务商,专门服务实体零售商,是一家企业级 SaaS 公司。多点的主营业务涵盖三类:零售核心服务云、电子商务服务云、营销及广告服务云。其中电子商务服务云,也就是为实体的本地零售企业提供电商解决方案是其业务的一部分,技术、系统是这家公司的核心。

再来看叮咚买菜,它的模式相对好理解,就是线上的生鲜零售商,提供自营商品和配送服务。而新兴的生鲜零售商又分社区团购、仓店一体、前置仓等几种模式,叮咚买菜是其中前置仓模式的代表,到底哪一种才是成本效率最优的生鲜电商模式,还有待实践验证。

再从目标客户来看,三者也有典型区别:

京东到家一头合作的是海量商家,希望生鲜、百货、数码、药品等各类零售商都入驻平台;一头连接的是用户,这些用户更认的是京东到家,而不是具体的某个商家,往往搜索的是需要的某个商品,再选个附近的商家来下单。匹配消费者的需求和商家的商品后,京东到家再来完成最后几公里的配送到家服务。

而多点的目标客户主要是实体零售商,通过提供技术,来帮助零售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者更认的是家附近熟悉的大商超、便利店,只是通过多点来下单,注册用户并不是多点的,而是零售商的私域流量、自有资产。多点为有的合作商家提供的电商解决方案中 App 和小程序,直接使用的是商家本身的名字,比如麦德龙 App。

叮咚买菜的目标客户完全是 C 端的消费者,用户数、月活数、GMV 等是经营的核心指标,对商品的种类、质量、价格等有完全的掌控权并负有最终责任。

既然模式上本质不同,三者的核心竞争力也就不尽相同:

京东到家的基础是达达的配送体系,是庞大的自营配送员,是如何送的速度快、成本低、服务好。用诸如「下单几分钟新款 iPhone 到手」的营销来吸引消费者;更多的消费者即流量,更便宜的配送成本,吸引更多商家入驻;「万千好物」再反过来吸引流量,形成双轮驱动。

多点的核心壁垒是技术,通过以技术为核心的整体解决方案,让实体零售商具备和电商等新兴零售业态一较高下的竞争能力。从流量来说,如果自有 App 等私域流量不够,消费者在哪里,多点就可以帮助零售商入驻到哪里,包括京东到家、美团、饿了么、抖音。从配送来说,是商家自建配送、还是委托第三方配送,都是出自成本的考虑。多点为零售商提供全渠道经营的数字化能力。

再来看叮咚买菜,从战略来看,它明确提出「商品力是第一推动力」,为了吸引消费者要提供差异化的商品,建立自有品牌体系,持续提升商品力、供应链,而其他环节的优化主要目的是降低成本,为了在规模化的基础上讲好盈利的故事,特别是在每日优鲜战戟之后,必须想市场证明自己的盈利能力。为了提升配送效率,叮咚也完全可以引入第三方物流公司补充运力,而自建配送更多是为了优化成本。

作为新模式的探索者,亏损是三者共同的现状,那么盈利点与发展方向何在呢?

达达财报显示,今年第三季度营收 23.88 亿元,同比增长 41.1%,分业务营收方面,达达快送营收为 8.36 亿元,同比增长 36.1%,京东到家营收 15.44 亿元,同比增长 44%。京东到家占比超过六成,增长也快于整体。净利润方面,亏损同比收窄。其盈利重点在于,京东到家消费者数量和订单规模增长、以及促销活动导致的在线营销服务收入增加。

多点招股书显示,2019 年到 2022 年前 9 个月,物流成本占电子商务服务云解决方案产生的收入百分比分别为 165.6%、138.8%、93.6%、79.1%。电子商务服务云部分的毛利率也随之从-101.1% 改善至-78.9%,-21.4% 及-3.1%。预期物流成本占比将继续下降,改善毛利率。为商家打造电商自运营能力后,回归更纯粹的技术服务商定位是其发展方向。

叮咚今年二季度的财报,首次实现阶段性盈利;第三季度的营收为 61.9 亿元,同比增长 111%,亏损率环比缩窄了 5.3 个百分点。这背后是营收的大幅增长以及营销成本和履约成本的降低,另外自有品牌和自加工商品的增长,也能贡献更优化的毛利率。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对多点来说,电商业务收入只占三成。更重头的主营业务是零售核心服务云,这一业务的收入占比最新数据是 58.1%,占到将近六成。零售核心服务云包括端到端全链条的零售数字化服务,比如门店、会员、商品、店员、供应链等各方面的管理。还有一成来自营销、广告服务云业务。所以盈利点更来自整体零售云解决方案成形后,研发等成本的降低,以及客户增量带来的边际成本降低。

综上,线上卖菜这门生意,对京东到家来说是个高频品类,能撬动订单增量;对多点来说,这是所服务零售商的需求之一;而对叮咚买菜来说,才是核心和根基。

所以,线上卖菜这门生意,对京东到家来说是个高频品类,能撬动订单增量;对多点来说,这是所服务零售商的需求之一;而对叮咚买菜来说,才是核心和根基。

来源:互联网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