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大战,其实刚刚开始,永远会有「黑马」跑出来。
美国加州,相距不远的硅谷和好莱坞一直流传一个传说——因为苹果曾经和六大制片商有私下合约,在好莱坞大片中,好人只用苹果产品,而反派大多使用戴尔电脑。当然,这个「秘密合约」从来没被苹果证实过。
相同的,好莱坞影视剧中另一个不成文的规则——中产自由派角色,只开丰田普锐斯。在大排量燃油车的美国,普锐斯这样的小排量混动车型成功到成为一种「刻板印象」,足见其在民众生活中的地位。
在造车新势力暗涌的 2015 年,单普锐斯车型,全球销量已经突破 700 万台。从这个角度来看,主机大厂丰田的新能源之路,比起当下的后起之秀们,早了至少 20 年。
而最近,随着 bZ3 和 bZ4 X 车型的逐一亮相,丰田这个新能源车领域的先行者,开始逐渐在电动车领域复制自己过去的辉煌了。
更年轻的「bZ」
本周,丰田通过发布会正式曝光旗下纯电系列车型 bZ 的轿车车型 bZ3,这也是继去年 bZ4 X 之后,该系列问世的第二款车型。
同样基于丰田 e—TNGA 平台,bZ 3 相比于「大哥」bZ4 X,显得更加年轻化。这也符合主机厂的命名规律,往往「3」系车型,都更加主打年轻化和运动化,例如宝马的 3 系,曾经是不少年轻人的梦中情车。
从外型来看,bZ 3 有着和 bZ4 X 一样的家族前脸,封闭前栅和贯穿式灯带,将 bZ3 的「纯电」血统暴露无遗。前盖凸起的「肌肉线条」又说明,这可不是一台像普锐斯一样温顺的宠物。车身两侧的流线型线条之外,下摆的两条「凹痕」也让车身显得硬气很多。
如果说丰田之前的车型,尽量「低调」,以bZ3 为代表的 bZ 系列车型,设计风格逐渐和造车新势力靠拢——外形更加偏向张扬,能更直接地引发人们的「好恶感」,这点对年轻购买者有极大吸引力。
进到车里,一块连着中控岛的竖向大屏,和一块方向盘前侧的仪表盘,构成了驾驶室的主要结构,极简化的设计,同样是目前电动车最流行的风格——物理按键尽量少,一块大屏掌控全车,当然常用功能依然可以在方向盘两侧的物理按键上进行操作。
说到方向盘,bZ3 没有使用传统的圆形方向盘,而是采用了上下略微平整的「异形」方向盘,让人不禁想到之前特斯拉推出的 Yoke 方向盘。虽然没有特斯拉那么激进,但是 bZ3 的方向盘,多少能给驾乘者开赛车的错觉。
物理按键的减少,肯定要搭配其他操控方案,例如语音。bZ3 同样搭配了AI 语音助手,丰田将其命名为「小扉」——作为在日文和中文中共有的汉字,它都意味着「门」的意思。显然,丰田希望这位智能助手,连带智能车机,能让 bZ3 为消费者打开门,进入到一个新的世界。
「共创三赢」
近来网络上流传过一个梗,讲述日本同行,将「中国神车」五菱宏光 Mini EV 买回去,仔细将零部件拆开,来测算用 5 万人民币,到底是如何造出一辆类似于日本流行的「K-Car」的小车。最终得出的结论是,这样的车,确实只能在中国造出来。
外行看热闹,在这样一个梗的背后,折射出的是中国厂商在电动车领域突飞猛进的实力。而汽车工业,向来是一个全球化极强的产业。
学习,合作,进化,对于「工业皇冠上的明珠」的汽车工业来说,是一个永恒的主旋律。
在 bZ3 发布会一开始,宣传片就打出了「1+1+1=?」的谜题。
这道简单的算术题背后,其实藏着主机大厂丰田,在新能源车时代,开放心态,主动拥抱变化,寻找合作共赢的决心。
bZ3 系列车型,其实是丰田公司、比亚迪以及一汽丰田三家公司合作的产物。
作为国内最早涉足纯电车的公司,比亚迪经过多年研发,已经在电机、电控和电池等三电方面,积累了足够厚的技术实力。为了保证合作,丰田和比亚迪合作成立「比亚迪丰田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BTET),前者也派出了多达百人的工程师团队进驻中国,和比亚迪以及一汽丰田的团队,一起打造 bZ3 这款车。
这个合作的结果,就是bZ3 这款车。从这个角度来看,bZ3 应该算是一个「混血儿」。如果试着从「电动车」三个字拆分来看各个部分,其合作的意义会更加明显。
「电」的方面,在丰田和比亚迪双方合作加持下实现了全方位的技术升级,达成了更高效、安全的全新纯电系统。「动」的方面,丰田 e—TNGA 带来焕然一新的良好驾乘特性,兼顾空间大,不易疲劳、有驾趣的特点。
在「车」的方面,丰田作为主机大厂,在设计方面的优势尽显。由于纯电平台带来的底盘变化,团队重新设计了座椅、方向盘甚至电门和刹车踏板,力求让驾驶者坐姿更科学,更放松,保证远程驾驶的舒适感。
同时,丰田给 bZ3 一个「Family Lounge」(合家欢)的定义,意味着不仅驾驶舱,后排乘客同样需要更舒适的体验。其中一个细节,团队利用底盘纯平的特点,将中控台设计成中空的形式,使得坐在后排中间的乘坐者,也可以足够的腿部空间。宣传片中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画面是,后排三个乘客,都可以用「翘起二郎腿」的姿势乘坐。
回到本段开头那个简单的算术题,以开放共赢心态来做纯电车型的丰田,希望答案是大于 3。
永远有黑马
从 2015 年到现在,短短 7 年不到的时间,以纯电车型为代表的新能源车,在中国划出了一道漂亮的上扬曲线。根据乘联会数据,最近几个月新能源车在中国市场的渗透率,已经达到了 30% 以上。这个情况,在全球罕见,至少在市场层面,中国已经实现了新能源车的「弯道超车」。
在新能源浪潮中,第一批造车新势力,例如蔚来、理想和小鹏,吃到了电动车第一波红利,以「黑马」的姿态杀入到全球汽车行业之中。
紧随其后,比亚迪、长安、长城、吉利等国内公司,也在纯电和插电混动领域押下重注,并开始看见来自市场的回报。
相比之下,国外大厂如大众,相对反应没有中国厂商快速,但也开始打出「ID.」系列车型,来追赶已经迎面而来的新浪潮。
相比之下,作为最早开始做混动车型的丰田,迄今旗下混动车在全球销量已经超过 2000 万台。而 bZ系列则是这个主机大厂,在纯电赛道上显示自己转型的力作。
随着电动车在价格和消费者层面不断「下探」,像丰田这样持有深厚技术积累,并且保持开放心态与电动技术公司合作的大厂,其保有的全国超过 700 家线下店资源,同样也是其在新能源车浪潮中的有利「底牌」。
新能源车的竞争,无疑会越来越激烈,尤其是在比较特殊的中国市场。已经开始「回过味」的主机大厂们,未尝不会是新的「黑马」。
新能源车赛道的战争,其实刚刚开始,变数依然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