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健美协会的指导下,上海体育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三体云动和万博宣伟联合制作并发布了《2021 年度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五周年珍藏版》(以下简称「报告」)以及《2021 中国健身产业城市景气指数排行榜》。
近日,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健美协会的指导下,上海体育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三体云动和万博宣伟联合制作并发布了《2021 年度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五周年珍藏版》(以下简称「报告」)以及《2021 中国健身产业城市景气指数排行榜》。报告对 2021 年度中国健身行业的现状与数据进行了全面的复盘和回顾,并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大胆的猜想和预测。
报告显示,2021 年中国健身行业逐步回暖,健身会员和健身人口渗透率呈现出连续五年增长的态势,截止到 2021 年 12 月,全国健身会员达到 7513 万人,相比 2020 年增长了 6.89%,健身人口渗透率也从 2017 年的 3.46% 增长至 2021 年的 5.37%。但由于部分地区仍然受到疫情的侵扰,2021 年全国广义健身类场馆数约 14.9 万家,相比 2020 年下滑了 5.1%,其中商业健身俱乐部 41917 家,环比下滑 5.39%,健身工作室 51939 家,环比下滑 3.01%。
「2021 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国务院印发的《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 年)》提出全面推进全民健身的融合发展、营造全民健身社会氛围等八项核心任务,这对中国健身行业是一次挑战更是一次重大机遇。
在整个 2021 年,以及 2022 年过去的这几个月,我国部分地区的部分时间仍然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但这并不能阻碍中国健身行业和健身市场向上发展的整体态势,通过《2021 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我们了解到,我国日益扩大的内需推动着消费规模的稳健增长,正逐步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健身行业的表现与宏观经济发展的脚步基本保持一致,越来越多人被『激活』并投入到付费的运动锻炼和健身行列,中国健身行业正在稳健复苏。
感谢三体云动和上海体育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克服困难,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和调研反馈,并整理制作出这本《2021 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报告中宏观而客观的行业分析,和详实又细腻的数据内容,相信对广大的健身行业从业者们的门店经营和职业发展,有着巨大的参考价值和帮助。我建议,所有健身行业同仁们都应该抽空去阅读一下这本报告,不只是对行业发展的把握和趋势的探索,更是拥抱数字化,透过数据读懂经营,加速企业升级。
最后,我谨代表中国健美协会,祝愿中国健身行业以及行业同仁们,接下来能够持续一路高歌、稳健发展。也期待健身行业同仁们能够携手同心、坚定信心,在未来更大的中国健身市场中发展得更好、更快、更远。」
张海峰
亚洲健身健美联合会主席
中国健美协会主席
「今天上海体育学院、上海市健身健美协会和三体云动数据中心联合举办《2021 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云端发布会,我谨代表上海体育学院,向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健美协会表示诚挚感谢,对《2021 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的发布表示衷心的祝贺。
《2021 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的发布,旨在共同探索中国健身行业发展的现状,帮助行业企业准确把握发展态势,形成良好的可持续发展优势。
从报告可以看出,中国健身行业的主要发展特征,一是健身行业仍处于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持续竞争过程;二是健身行业经营战略和策略上变得更加稳重和健康;三是健身消费行为不断变化,健身需求持续多元,更多人愿意付费健身。
2022 年值得我们所有健身行业从业者们共同期待,我们相信,未来随着家庭健身、线上健身的崛起及创新科技的发展,将会为健身行业注入强劲的发展动力,创造更多的发展空间。」
王继红
上海体育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2021 年国内新冠疫情时有波动,给健身行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的地区,线下商业健身机构面临着生存困难等问题。但与此同时,新冠疫情也给体育健身整个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人们对身体健康的关注度空前提高,自发健身意识大幅增强,线上健身用户激增。
从「刘畊宏健身」话题持续登上热搜榜,到其平台账号短时间内粉丝累计超过 7000 万人,都充分说明了大众对于健身有着强烈的需求。随着疫情逐渐散去,人们的生活恢复正常秩序,大多数逐渐养成健身习惯的线上健身用户必定会走进线下健身场馆,届时健身行业将会迎来新的爆发点和增长点。
三体云动作为垂直于互联网健身行业的企业,始终为推动全民健身、帮助实体健身场馆实现数智化升级而努力。自 2017 年以来,三体云动数据中心已经连续五年制作并发布《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洞察行业变化,2021 年作为报告发布的第五年,也特别推出了《五周年特别回顾:2017-2021 中国健身行业的变化与趋势分析》,从投融资市场、行业规模以及场馆经营三大板块进行整体回顾和分析,梳理过去五年中国健身行业的发展变化,并大胆猜想和预测中国健身行业在接下来的五年即 2022 年~2026 年的发展趋势和变化。
上海体育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李海表示,2021 年国家陆续出台《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 年)》、《「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等多个重要的政策文件,将进一步夯实健身产业基础,规范健身行业秩序,引领健身行业发展方向,加速推进我国健身行业步入发展快车道。报告的发布将与读者共同探索中国健身行业发展的现状和未来,帮助本行业企业准确把握行业发展态势,形成企业良好的可持续发展优势。
三体云动联合创始人窦赢表示,2021 年中国健身市场整体发展向好,尽管线下健身房的经营受到疫情反复和波动的影响,但愿意付费参与健身的人口依然持续增加。2021 年中国健身行业的发展呈现出三个特征:行业仍在「洗牌」、经营「稳扎稳打」、健身行为在变化。报告的发布将为每一位健身行业从业者、投资人等提供有价值的数据以作参考。
01
数据报告专家主题分享
杨倩
上海体育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杨倩从宏观环境、健身配套服务以及健身产业三个维度对 2021 年中国健身行业进行解读。其中健身配套服务包括健身器材、健身房数智化支持平台、健身服装以及健身营养品等细分领域,也是《2021 年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相比往年数据报告新增的内容板块。
窦赢
三体云动联合创始人
窦赢围绕「健身房经营与消费」主题,分别从健身产业规模及场馆经营、健身行业从业者、健身会员等三大板块进行数据解读,并回顾了过去五年(2017-2021 年)中国健身行业的发展变化,同时根据目前国内的大环境,大胆猜想和预测中国健身行业在接下来这五年(2022-2026 年)的发展趋势和变化。
谢蔚亭 Corbin
万博宣伟中国区董事总经理
万博宣伟中国区董事总经理 Corbin 表示,线上健身在中国迎来新的增长点,作为全球顶级的公共关系咨询公司,万博宣伟首次参与《2021 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的制作与发布,带来了国内包括微博、知乎、抖音、快手、B 站、小红书等多家流量平台的「健身数据」,希望能对健身行业从业者们提供参考和帮助。
02
一些重要数据
1)健身房数量
截止到 2021 年 12 月,全国体育休闲服务与运动健身类场馆总数约 19.5 万家,其中与健身相关度较高的广义健身类场馆数约 14.9 万家,相比 2020 年的 15.7 万家下降了 5.1%。其中,包含了如健身俱乐部、健身工作室等专业健身业态类场馆数共约 9.4 万家,以及泛健身类场馆 5.5 万家。
专业健身类场场馆中,健身俱乐部 41917 家,较 2020 年环比减少 5.39%;健身工作室 51939 家,较 2020 年环比减少 3.01%。
2)健身房增长率
环比 2020 年,2021 年主流城市(含一线和新一线城市)的健身俱乐部平均增长率为 4.72%,倒闭率为 9.84%,净增率为-5.13%。2021 年主流城市的健身工作室平均增长率为 9.14%,倒闭率为 13.39%,净增率为-4.25%。
2021 年健身俱乐部门店数量的「增长」更多来源于对其他经营不善或无法坚持的品牌门店的收购或并购(比如金吉鸟健身),内部调整升级后换个招牌成为自有品牌的门店,间接实现门店数量的扩张。而完全全新拓展从零开始装修的新店,在今年的整体占比上相对较低。
3)中国健身会员
根据多维度的数据统计及估算,截至 2021 年 12 月,中国商业健身房(包括健身俱乐部和健身工作室)的付费健身会员总数约为 7513 万,相比 2020 年 7029 万环比增长了 6.89%。按照全国 14.1 亿总人口计算,健身人口的渗透率为 5.37%。
4)会员人均消费额
2021 年,健身会员在健身房的人均年度消费支出显著降低,健身俱乐部会员全国均值 3378 元,比去年下降了 9.24%,比 2019 年下降了 17.31%;健身工作室会员全国均值 5587 元,比去年下降了 9.69%,比 2019 年下降了 19.41%。
5)场馆月均收入
2021 年中国主流城市健身俱乐部单店月均收入为 48.3 万元,相比 2020 年月均 43.5 万元增长 11.0%,相比 2019 年月均 53.6 万元减少 9.9%;2021 年中国主流城市健身工作室单店月均收入为 10.72 万元,相比 2020 年月均 9.63 万元增长 11.32%,相比 2019 年月均 11.1 万元减少 3.42%。
6)2017-2021 年中国健身行业数据回顾
近五年,在健身投融资市场方面,中国健身行业相关的投融资案例共 210 起,融资主要集中在 B 轮之前。2017-2018 年是中国健身行业最为活跃的两年,2019 年是近五年来中国健身投融资市场最为冷淡的一年,2021 年中国健身行业获投的项目案例共 43 起,呈现回暖趋势。疫情来袭后,互联网健身、家庭健身、健康食品领域得到高速发展并获得资本青睐。
在健身行业规模变化方面,从近五年的数据来看,全国健身俱乐部和工作室的数量从 2017-2019 年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从 2020 年疫情开始出现很大下滑。但在健身人口方面,却保持着持续增长,健身人口渗透率也从 2017 年 3.36% 增长到 2021 年 5.37%。
在场馆经营变化方面,全国会籍年卡成交价在疫情前后差距较大,2017-2019 年健身俱乐部会籍年卡成交均价在 1700 元左右,而疫情后的 2020-2021 年的年卡成交均价不到 1300 元。
更多数据及内容,请关注《2021 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五周年珍藏版
关于《2021 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
报告通过产业宏观及商业微观等多个层面与角度,分析后疫情时代下的 2021 年(2020.01.01~2021.12.31)全球与中国健身行业现状与趋势变化,为健身场馆管理者/投资者、行业从业者、媒体、投资研究机构及政府单位等提供 360 度全面而立体的高价值参考。
报告通过建模:
提取三体云动平台的亿级源大数据,
结合线上线下调研问卷数据,
多个生活资讯类平台,
地图平台的亿级数据等,
通过方差分析、聚类分析等,
科学的数据分析方法,
梳理出报告所需的终端有效数据,
最终形成本报告内容。
感受数据魅力,挖掘数据价值!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