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过去的几年里,手机影像一直是各大手机厂商的主战场,从参数、性价比到算法升级再到功能体验,处处暗流涌动。
在过去的几年里,手机影像一直是各大手机厂商的主战场,从参数、性价比到算法升级再到功能体验,处处暗流涌动。其中,还有一些厂商和相机行业内的顶尖品牌合作,致力于在手机影像上拔得头筹,从结果来看,这种互利合作确实取得了很好的成果,比如华为和徕卡。
前段时间,华为与徕卡正式结束了多年的战略合作,这不免让一些人对华为产生质疑:离开了徕卡,华为手机的影像系统还能独占鳌头吗?
事实上,多年以来,华为一直在持续构筑自己的移动影像品牌。即便在与徕卡合作后,华为也依然保持了庞大的自主创新研发投入,并依靠丰厚的创新技术资产积累,逐渐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华为影像™品牌。悉数华为以往的旗舰产品,我们可以看到手机移动影像的发展史。华为是业界最早使用 Tof 镜头的手机厂商、最早开始开发夜景模式的厂商、最早投入移动影像变焦及远摄的厂商、最早将 AI 引入手机摄影的厂商、最早引入超广角摄影的厂商,最早提出双主摄概念的厂商等,这些都是华为自主创新移动影像科技的范例。
近些年,华为依然在手机移动摄影领域内深耕,持续用技术创新打造华为影像™的支柱。华为将自己在影像上的技术创新总结为「光」、「电」、「算」、「机」四个方面。「光」是指光学的技术;「电」是光电转换、传感器技术、图形图像以及动态视频处理、ISP 等等;「算」是基于大数据和模型的 AI 算法;「机」是新形态的结构设计。这四个方面结合起来,最终是为了要让用户获得简单方便,一拍即得的拍摄体验。
技术为体验服务,这一点放到华为影像™身上,丝毫没有违和感。无论技术多高,用户感知最多的还是体验,因此,华为影像™的第二个战略方向就是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场景体验。
何谓场景体验?直白地说就是在不同的场景下拍摄体验。例如夜景拍摄、逆光拍摄、运动拍摄等。
拿夜景拍摄为例,华为 P50 系列搭载「计算光学」理念,打破了手机的物理极限,开启了移动影像的新篇章。两颗原色摄像头(彩色与黑白)协同工作,将主摄的进光量提升了 103%+。超光谱超级影像单元可以发现可见光之外的细节,同时参与到 XD Fusion Pro 计算摄影的流程中,提升最后图像的层次感。超光谱超级影像单元还能捕捉成像中的图像细节信息,让暗光环境下的图像拥有更高的动态范围。更多的光谱信息,更强的场景环境感知能力,更清晰的暗光还原能力,为暗光场景带来了极佳的拍摄体验。
经过多年的打磨,华为拥有业界最先进的全像素八核对焦技术,全面提高感光能力,提升对焦速度和精度,用户打开相机后,可以快速对焦,这一点在暗光环境下也可以实现,即便不特别开启夜景模式,随手一拍,也能即刻得到美好景色。
一个品牌经久不衰,需要技术不断为品牌自身注入动力,也需要品牌的文化内核与用户形成共鸣。华为影像™品牌极其重视影像文化建设,五年前便开启了新影像计划。2021 年的华为新影像大赛中,收到了共 17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三百万件作品,互动量达到十亿次。可以说,以华为影像™为核心,华为新影像大赛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移动影像狂欢。
除此之外,华为还携手金鸡百花电影节,共同将「华为新影像·金鸡手机电影计划」打造成为了电影节的独立单元,以此号召并鼓励更多专业电影人和普通用户使用手机进行影像创作。降低拍摄门槛,提升拍摄体验,华为能够帮助更多普通用户记录美好。
在未来发展上,相信华为已经做好了思考,华为影像™将担起引领移动影像行业发展的大旗。华为在移动影像领域的成功让我们看到,只有依靠自身的技术创新、不断打磨的用户体验以及真诚有底蕴的文化内核,才能让一个品牌不断前行。华为影像™从这三点出发,已经成为移动影像的领军者。
无徕卡,华为依旧是那个强大的华为。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