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数据发展下,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家用,对于存储的需求都在增加,SSD 固态硬盘凭借速度快、体型小、无噪音的优势,成为时下最为主流的存储设备,但是特殊的工作原理也让 SSD 的使用次数有限,而且这个次数还随着制程工艺的升级而降低,从 10000+降低到 5000 次甚至 1000 次。
大数据发展下,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家用,对于存储的需求都在增加,SSD 固态硬盘凭借速度快、体型小、无噪音的优势,成为时下最为主流的存储设备,但是特殊的工作原理也让 SSD 的使用次数有限,而且这个次数还随着制程工艺的升级而降低,从 10000+降低到 5000 次甚至 1000 次。
SSD 固态硬盘的使用寿命可以说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厂商一次次强调着 SSD 容量的增加和主控技术的进步,SSD 有限的写入次数在使用寿命上并不是严重问题,不过想打消消费者的疑虑哪有这么容易。
所以近期 B 站上超能网、PCEVA、小飞机 DIY 三家 UP 主做的一个铁人三项耐力赛,恰巧是一个可以直观了解的机会。他们购买了 6 款有代表性的 SSD,包含有三星 970EVO Plus、致钛 PC005、西数 SN750、金士顿 KC2500、英睿达 P5、铠侠 RD20,均采用原厂 TLC 颗粒,可以形成一个更有针对性意义的比较。
耐力赛过程分为三个部分,涉及写入耐久度、数据保持能力、意外掉电测试。其中两家媒体利用高温烘烤模拟半年、一年、两年保持状态,6 款产品均顺利通过 MD5 校验,没有文件数据丢失,并且等效 1 年保存的烘烤后平均读取速度也维持良好,基本是没有大幅度掉速的(除了英睿达)。
小飞机 DIY 则是通过冷数据测试和 IO 负载测试进行模拟,最终结果维持最好的是三星和致态,对比初次 IO 测试数据,IO 缩水控制在 5% 左右和 10% 左右,西数和铠侠缩水将近 20%,另外两位是提前战败了。
在意外掉电测试中,无论是 1000 次还是 3000 次,6 位参赛者均顺利通过,但在 5 年 6000 次通断电模拟中,只有三星、致态(原致钛)、西数、铠侠通过测试,英睿达出现掉盘,金士顿出现了未初始化状态,估计是数据编译器坏掉了。
可以看到,这两项测试中最为惊喜的是致钛 PC005 的表现,致态作为一家仅有 1 年多成长经历的新人存储品牌,即使对标这几家一线大厂和老牌厂商,PC005 也丝毫不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 PC005 的性能有多强,稳定性有多好,未来品牌发展潜力有多大,我们都能感受到。
在另一项写入测试中,有两家媒体目前是截止到 3000TB 的写入目标,6 款产品也均能成功达成,期间有通过 SMART 自检信息跟踪健康度,写到最后,只有致态(原致钛)和金士顿还未归零,其余几款早在中期就陆陆续续归零。虽然说健康度不影响硬盘的写入,但是对于消费者的决策还是有一定影响。不过从测试结果看,3000TB 也并不是这几块硬盘的极限,后续超能网还会持续写入直至硬盘挂掉,敬请期待吧。
对比这两家媒体的测试,他们主要是进行的连续大文件写入,小飞机 DIY 则是用的 Anvil Storage 生成大量不规则大小的文件来模拟日常使用情况,对硬盘的压力会更大,所以测试中大部分参赛者都因为寿命耗尽、数据校验不通过等原因相继退出了,唯有致钛 PC005 仍在运行,1520TB 的写入情况下健康度还维持在 44%,可见它还能再坚持一阵,UP 主也表示会继续测下去,属实令人期待。
通过这项漫长的写入测试,其实我们也能明白硬盘的写入极限是真的很高,即使是比较接近日常情况的 4K 大小文件混合读写,对于普通用户来讲,里面所达到的写入量我们很多也都是望尘莫及的。
综合对比铁人三项耐力赛中这 6 款固态硬盘的表现,致钛 PC005 堪称后起之秀,虽然是新人,但是无论耐久度、稳定性都非常优异,即使跟一线大厂品牌对比也占据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初致态还带来了旗下首款 PCIe4.0 固态硬盘 TiPro7000,应用了自家优化升级的 Xtacking2.0®闪存架构,第三代长江存储闪存颗粒,容量性能双提升,并且提供了可拆卸式全包散热马甲,保障硬盘高速稳定运行,连续读写速度最高可以达到 7400MB/s、5400MB/s,达到了业界一线水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