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 2021 年 8 月 1 日,共有 34 项长期合同正在执行;重申 2021 年全年收入预期为 7700 万至 9400 万美元;2021 年第二季度收入为 1360 万美元;激光雷达出货量超过 3800 个;截至 2021 年 8 月 1 日,正在筹备中的长期合同达到 213 项;截至 2021 年 6 月 30 日,资产负债表中现金和短期投资为 3.536 亿美元
近日,激光雷达公司 Velodyne Lidar 公布了截至 2021 年 6 月 30 日的第二季度财务报告。
业务和财务表现
- Velodyne 2021 年第二季度激光雷达出货量超过 3800 个,处于市场领先地位,其中以现货购买方式交付与客户的产品占 72%,另外 28% 则是依据长期协议交付给客户。在固态激光雷达传感器销售方面,Velodyne 依旧保持其领导地位,共售出 250 多件。
- 截至 2021 年 8 月 1 日,共有 34 份长期合同正在执行,已完成 2021 年全年预定目标。
- 截至 2021 年 8 月 1 日,正在筹备中的长期合同已增加至 213 个。
- 2021 年第二季度收入为 1360 万美元。
- 重申 2021 年全年收入预期为 7700 万至 9400 万美元。
- 截至 2021 年 6 月 30 日,资产负债表中现金和短期投资为 3.536 亿美元。
Velodyne Lidar 首席财务官 Drew Hamer 表示:"如今,不管是在我们已经服务的市场,还是其他新兴目标市场,激光雷达的应用都保持着强劲增长的发展势头。我们正顺应这一趋势,与多个行业的客户达成合作,这一点从我们不断增长的业务协议数量,以及 8 月 1 日前达成的 34 份长期合同(已实现 2021 年全年计划目标)就可以看出。我们期待,保持目前的积极发展态势,在年底前再签订四份长期合同。
"我们也在持续提升我们的行业领先科技。在硬件方面,我们在 6 月推出了下一代 Velabit™传感器,这证明了我们有能力克服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成本、安全和设计难题,进而提供拥有最先进性能的产品来满足市场需求。诚如我们所坚持的使命:普及激光雷达提高自动驾驶安全性。我们也是唯一一家提供整体安全与自动化的激光雷达公司。「
自今年 5 月份财报会议以来,Velodyne 披露了多项核心业务和运营发展,为公司的不断成功及长期展望提供了证明与支持。
客户增长
- ANYbotics 为旗下的自主移动机器人配备了 Velodyne Puck™ 传感器。ANYbotics 机器人为工业运营者提供自动化机器人检查解决方案,以支持监控和设施维护工作。
- 中国一家大型电商企业将使用 Velodyne 现有和下一代旋转激光雷达,通过为实时自主驾驶车辆提供精确且可靠的导航,全面支持其物流运输服务。
- 一家领先的国防和安全公司与 Velodyne 签署了一份为期五年的传感器销售协议,产品将用于提供地图绘制及自动化功能。
- 专为近海测量和疏浚提供高精设备的 Seabed B.V. 公司,选择了 Puck 传感器用于其旗下的雷达移动测绘系统,以支持海洋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 创新科技
- 推出拥有最先进性能的下一代 Velabit™ 传感器,解决了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中成本、安全和设计的难题。
- 加入 NVIDIA Metropolis 项目,Velodyne 提供智能基础设施解决方案用于交通监控和分析。
- 企业动态
- 公司成立了由 Velodyne 高级领导团队组成的首席执行官办公室 (OCE),包括首席运营官 Jim Barnhart,首席财务官 Drew Hamer,首席人事官 Kathy McBeath 和首席商务官 Sinclair Vass。在董事会的鼎力支持下,OCE 成员将继续执行前任首席执行官 Anand Gopalan 博士制定的公司发展战略,同时,管理团队将在董事会的带领下,广泛物色并任命首席执行官的继任者。
业务展望和 2021 年规划
截至第二季度末,Velodyne 预计到 2025 年将从已签署并获批的项目中获得超过 10 亿美元收入。公司于近期签署了多项 ADAS 长期合同,预计将从 2026 年开始全面铺开。公司预计到 2025 年,尚未签署和授予的一系列项目将贡献约 45 亿美元的收入。此外,Velodyne 持续投资于先进的不同的激光雷达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和软件解决方案等领域。这些都将进一步支撑公司长期财务预期(非 GAAP 审计数据):总毛利率远高于 50%,EBITDA 利润率超过 20%。
在已经实现 2021 年全年签署 34 个长期合同的年度目标后,公司又提高了目标,预计今年还将签署另外 4 个长期合同,在 2021 年 12 月 31 日之前实现签署共 38 个长期合同。
目前,Velodyne 在中国北京设立了亚太区总部,并在韩国首尔和日本横滨分别设有办公室,在印度班加罗尔成立设计中心,以及在日本仙台和泰国春布里建立两家制造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