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大学》暑期上映:四个理想主义者「无问西东」的现实选择

摘要

青葱岁月,理想当「燃」!

6 月 20 日起,纪录电影《大学》多城路演自北京启动,途经杭州、西宁、上海、成都等多个城市,吸引了上千位来自各地的观众提前观看。首批观众看完纷纷表示,被影片中四位真实人物面临困境时的人生选择所打动,认为这是一部值得全家人在暑期去影院观看的校园励志电影。

四个清华人 四种人生选择

电影《大学》于 2018 年开始拍摄,历时三年,用纪实的手法、电影化的叙事呈现了四位清华人的人生选择:一位刚刚度过 18 岁生日的「00」后高三毕业生,面对家人的祝福和父母的期待,该如何应对这场十年磨一剑的考试?一位在象牙塔里苦读九年的博士毕业生,究竟应该去寻找一份人人都看好的工作,还是应该追寻内心真正的理想?一位旅美十年决意归国「做点事」的青年教师,踌躇满志地想制造一台属于中国、领先世界的天文望远镜,却意外地困难重重;一位年近九旬的工程院院士,终于要面临退休的时刻了,她是否会放下自己站了一辈子的讲台?

高考、毕业、入职、退休,这四个人生阶段将影片中的人物与影片外的观众勾连了起来,但真正动人的是片中人物面临人生困境时所做出的的选择。

有大学生观众为放弃了留校机会、选择去基层选调的博士毕业生动容,「有着造福一方百姓理想的宋云天让我感触最深,同样将面临毕业的我们也要问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有杭州场的观众替向往星辰大海的青年教师感慨,「做一台天文望远镜要七年的时间,人生能有几个七年?」;更有许多清华校友为白发苍苍的钱易院士点赞:「年近九旬还坚持全程站立授课,等我到了那个年纪时是否也能像他们那辈人一样?」映后,有观众在猫眼平台上留言:「四个人,四个角色,四个阶段,四个不同的人生。似乎每个人都能在他们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北京点映会现场, 对于媒体提出的「为何将镜头对准四位平凡人」的问题,导演王静回应说,「我们希望当这些普通人呈现在大银幕上时,观众会有这些主人公就是生活在自己身边的朋友、老师的亲切感与共情感,他们所做出的不寻常的选择和决定,相比一些遥远有距离感的人物,会更加具有真实的力量,能够鼓励到每一位观众。选择这四位的初心也是实现一种召唤,召唤出曾经上大学时那个非常有理想的每一个自己。」

正所谓强大的人不惧怕选择,影片中的四位人物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人生的「艰难模式」,但也正因为如此,才能成就清华大学邱勇校长所说的「有意义的人生」。他们懂得「仰望星空」,更不忘「脚踏实地」,从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理想之光,在这个时代显得格外耀眼。

大学:生命里的永恒灯塔

电影《大学》带给观众的触动,不仅仅因为其中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也因为它将大学的美好浓缩于行云流水的日常镜头里。这里既有慷慨鸿儒、大师课堂,也有三五好友、漫步操场;既有新生舞会情窦初开的懵懂,也有就业抉择时的犹豫迷茫;既有课堂上唇枪舌剑的讨论,也有天文台上仰望星空的向往……影片用轻快的节奏和富有电影感的镜头展现了一所生机勃勃的大学校园。

 「这是一部清华题材的纪录电影,但又远不只是与清华有关的电影,正如其名《大学》,它是写给大学的一封情书,也是大学写给观众的一封情书。」电影监制、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尹鸿教授表示,「大学有光,所以值得。清华大学建校 100 年时,我们参与策划了李芳芳导演的《无问西东》,110 年之际,又参与策划了这部孙虹、王静、柯永权等青年导演的《大学》。这一次影片是用真实的记录传递大学的光芒。」

一位 89 岁杭州清华校友在观影后激动地表示,「这是一次跟着电影回到大学的经历,一下子把自己带去了年轻时的时光」;西宁点映场的一位带孩子来观看的青年校友感叹,「影片里不仅有我的大学,更有关于大学里曾经的我。希望通过影片把大学这种精神传承下去」。导演孙虹在回溯电影《大学》的拍摄初衷时说到,她认为这部电影的意义就是带领大家回到理想青葱的大学时光,找回那个勇往直前、不顾一切的自己。

永远向上的力量:大学精神的时代叩问

电影《大学》在中学生群体中的点映引发了热烈的讨论,在北京中学生超前点映场里,一位高三学生看完表示,「虽然 110 分钟浪费了做几道题的时间,但是看完可能会让我们这种年纪的同学更有方向、更有力量,比做题更有用。」另一位来自上海的高三学生在看完上海华师大二附中专场后说到:「我们的学习不只是为了获得一纸文凭,也不只是为了将来或许能有一份体面的工作等等。我们应该用我们所学去成就一个有意义的人生,就像影片中的四位主人公一样。」

作为一部以真实人物为骨架,以大学精神为底色的电影,《大学》摒弃了传统说教的方式,用真实人物的故事给青年人带去人生的方向感、使命感和力量感,通过叩问学习的意义来回应整个时代的教育焦虑。

「我第一时间应该组织我们的高中生进行观看,这样对于我们培养我们学生的志向能够产生很大的作用。」贵州省习水县第一中学校长袁勇在看完电影后激动地说到。据悉,未来电影《大学》不仅会在一二线城市公映,更会尽可能地将理想之光洒向更多更边远的地区,云南师范大学附属镇雄中学校长胡克州在「110 位县域校长专场放映」后表示:「这部电影尤其适合贫困地区的中学生们观看,通过这个片子的观看,可以让他打开视野,思考人生的规划。」

影片《大学》的英文译名「The Great Learning」取自四书五经中《大学》的译名,「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电影讲述了普通人追求「至善」的执着与坚韧,虽然聚焦高等教育这一社会性话题,但却不贩卖焦虑,充满了青年人「永远向上」的青春与朝气。

二十年深耕纪实影像 专业班底成就电影《大学》

电影《大学》由孙虹、王静、柯永权导演,制作团队来自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清影工作室。这是一个已经深耕纪实影像二十年的学术团体和影像机构,也是业内纪录电影制作的探索者和引领者。它以「影像温暖世界」为己任,曾先后参与了口碑质量与话题表现俱佳的《喜马拉雅天梯》、《无问西东》、《大河唱》、《棒!少年》等院线力作,包括《我在故宫修文物》、《我在故宫六百年》也是清影工作室的重要作品,真正实现了纪实作品的大众化。

电影《大学》也是一部具有开创性的纪实作品,它将电影镜头对准了当代的青年人,让主流群体重新回归到纪实影像的视野中。不仅如此,影片摈弃了解说、采访等电视纪录片的手段,完全采用电影化的叙事,让观众沉浸到一个个饱含情感浓度的人物故事中,用人物的目标、使命和成长带动观众的强烈共情。关于这部作品的意义,导演孙虹在现场表达了自己的感悟,「清影工作室做纪录片已经有近 20 年时间了,回顾清影每一部作品,其实都在关注时代洪流下那些最微小、最普通的小人物,这也是清影一以贯之的精神,我们相信那些没有光鲜标签的人物,也有着自己不平凡的故事,他们都是时代的缩影并代表了时代的大多数。」

这部适合全家观看的校园励志电影《大学》将于 7 月 9 日在全国院线正式上映。影片由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出品,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清影工作室、大礼糖影业 (北京) 有限公司制作,天津猫眼微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发行,北京源真文化有限公司联合发行。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