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万物的鸿蒙,能拯救华为手机吗?

摘要

为 IoT 而生的鸿蒙操作系统,其优势与特点几乎都是围绕「万物互联」展开的。

在曝光两年之后,华为的鸿蒙系统终于正式和用户见面了。

6 月 2 日,华为鸿蒙操作系统及华为全场景新品发布会开启,正式推出 HarmonyOS 2.0,并发布了多款搭载鸿蒙 2.0 的新品。这也意味着「搭载 HarmonyOS 2.0 的手机」已经变成市场的正式产品。

华为消费者业务总裁余承东在发布会上发表开场演讲,称鸿蒙作为华为的长期战略,未来将应用于越来越多的场景中。

自从鸿蒙系统研发公布以来,人们对其始终怀有极高的讨论热情,随着此次鸿蒙 2.0 的正式发布,华为研发的鸿蒙操作系统终于掀开了神秘面纱。


什么是 HarmonyOS

最近两年,如日中天的华为手机业务遭受重大打击。历经两次制裁以及被谷歌踢出合作名单,华为的市场份额接连下跌,新的 Android 系统也将无法适配,「背水一战」的华为不得不将「备胎」鸿蒙「转正」,并希望其能开拓一个全新的生态领域。

2019 年 8 月,余承东公布了华为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鸿蒙」,他当时就曾表示:「如果 Android 操作系统无法使用了,可以随时启用鸿蒙。」

如今,显然已经到时候了。

鸿蒙并非一个简单的手机操作系统,更确切的说,它是全场景分布式操作系统,是「为互联网时代打造的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其功能并不仅仅针对手机。

概括而言,鸿蒙操作系统有三个核心功能,其一是帮助不同设备「统一语言」;其二是可实现硬件互助,给消费者带来超级终端体验;其三是可支撑应用和服务开发者及硬件伙伴一次开发、多端部署,跨端流转。

HarmonyOS是「为互联网时代打造的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华为

鸿蒙所瞄准的,是在各类终端逐渐智能化之后所产生的巨大的 IoT 市场。万物互联是数字化时代新的产业趋势,这一趋势的背后孕育着无数的可能与机遇,华为自然也不可能错过。

前几年华为就开始布局智能手环、手表、音箱等 IoT 设备,当各类智能移动终端市场逐渐扩张后,华为消费者业务的核心高管层开始关注更底层的分布式操作系统。

早在 2016 年 5 月,华为就已经开始研发 HarmonyOS。2019 年 8 月 HarmonyOS 正式发布并实行开源后,一年内就进行了多次更新,去年 12 月,华为发布了 HarmonyOS 2.0 手机开发者 Beta 版本,今年 4 月,HarmonyOS 开发者公测版上线……尽管面临美国制裁的困境,华为在鸿蒙系统的研发上一直在有条不紊地推进着。

在先前接受采访时,华为消费者 BG 软件部总裁、鸿蒙总负责人王成录表示,已有美的、九阳、老板电器、海雀科技搭载 HarmonyOS,2021 年的目标是覆盖 40+主流品牌 1 亿台以上设备。

华为全场景「1+8+N」战略|华为

除了在操作系统的研发上着力外,华为还提出了「1+8+N」的战略。

「1」是指智能手机这个主入口,「8」则是平板、车机、PC 、智慧屏,以及手表、耳机、AI 音箱、ARVR 眼镜,「N」则是泛 IoT 硬件构成的华为 HiLink 生态,通过 HuaweiShare 实现各类设互联互通。其中「1+8」主要是华为自己要做的重点,而「N」则是交给不同的生态合作伙伴进行开发与生产。


分布式技术与「万物互联」

为 IoT 而生的鸿蒙操作系统,其优势与特点几乎都是围绕「万物互联」展开的。

在此次发布会上华为消费者业务软件部总裁王成录详细介绍了 HarmonyOS 2.0 的功能及其背后的技术支持。

首先是「自由硬件组合」,鸿蒙的设计理念与思路是围绕「分布式技术」展开的,这使得鸿蒙操作系统在不同的终端运行时更有针对性及兼容性。

 HarmonyOS的「自由硬件组合」使不同终端的兼容性更强。|截图

分布式技术的特点,有利于 IoT 的生态协同。现有的操作系统几乎都是只针对某一硬件,无法满足 IoT 时代不同移动终端的需求,导致不同的硬件终端之间无法形成共通的生态体系。

而鸿蒙的内核子系统是包括 Linux 宏内核、LiteOS 内核、鸿蒙微内核等多个内核混合的设计:Linux 宏内核使得鸿蒙系统能够快速兼容安卓应用,LiteOS 内核则是专门针对 IoT 设备研发的轻量级、低功耗内核,鸿蒙微内核则是鸿蒙系统未来将主要采用的自研核心。

如此一来,鸿蒙操作系统便可以针对不同的终端选用合适的内核,以便更好地实现「兼容」。

除了在内核上的设计外,为了适应不同的硬件,鸿蒙 OS 还将每一层内部都进行解耦,形成不同的模块。据去年 12 月华为公布的消息,鸿蒙 OS 把操作系统用到的功能分拆成了 15000 多个可组合的模块,并根据不同的硬件配置和所需要的能力进行组合配置,以确保无论设备内存大小、是否支持蓝牙或 WiFI 联网等都可顺利使用。

其次,鸿蒙 OS 的分布式软总线帮助用户无需另行设置即可按需调用各种功能,使硬件终端之间形成相互协同。利用鸿蒙的分布式软总线,终端设备可被虚拟化成摄像模组、显示模组、外放模组,并成为有机整体。

就如同王成录介绍的那样,鸿蒙操作系统有统一的控制中心,多设备之间可以组成「超级终端」,在控制中心里用户可以根据不同场景的变换实时选择最合适的设备播放。

「超级终端」让使用更便捷,体验更智能。|华为

鸿蒙 OS 通过在底层系统上实现硬件模组的融合,上层 App 的业务逻辑几乎不用修改的情况下,就可以实现多设备之间的流转。

在未来,用户只需拿华为手机「碰一碰」搭载了鸿蒙系统的豆浆机,就能建立两者之间的联系: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操控,选择打豆浆、打米糊、煮咖啡或者打果汁的功能;还可根据个人体质健康数据定制个性化饮食方案等等。

此外,鸿蒙系统下的分布式编程框架将给用户提供「原子化的服务」,这种服务外在表现为卡片的形式,即用户可以通过上滑 App 标识将应用卡片固定在手机桌面上,各类终端联通后也可以通过分享卡片的形式实现快速共享。

王成录强调,「原子化服务卡片」将作为万物互联时代的统一语言,让各种设备之间的连接更直接、也更直观。


「任重而道远」

无论是「国产操作系统」的身份还是「万物互联」的概念听起来都十分的令人澎湃,但鸿蒙的未来依旧「任重而道远」。

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一旦某一操作系统在某个产品终端上的市场格局确定,后来者几乎无法居上。

如今在手机市场上 Android 和 iOS 两家独大,前者占据了全球 68.63% 的市场,后者占据了 30.99% 的份额。对于操作系统而言,代码的实现与开源只是最基础的,想要最终存活下来并占有一席之地,建立生态是最重要的。

鸿蒙当然也希望培养起自己的应用生态,但这意味着它要挑战现有的 Android 和 iOS 的整个行业生态。目前全球范围内的 Android 的开发者数量达到 2000 万,iOS 开发者数量达到 2400 万,鸿蒙与之相比差距无疑是巨大的。再加上美国对华为的制裁不断加剧,其海外市场难以更进一步,鸿蒙想要新的生态巨头并非易事。

16%,这是杨海松定下的目标,超过即代表成功。而要达到这个目标,搭载鸿蒙的设备数量起码要达到 3 亿,其中自有设备占 2 亿,生态合作伙伴的设备数量为 1 亿。

前路漫漫,鸿蒙能否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值得期待。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华为

责任编辑:靖宇

本文由极客公园 GeekPark 原创发布,转载请添加极客君(ID:geekparker)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