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继续资助青年科学家投身基础研究
新年钟声敲响,2021 年「科学探索奖」申报工作正式启动,持续资助青年科技人才投身基础研究。
「科学探索奖」三年前于腾讯公司成立 20 周年之际设立,目前已经资助了 100 位优秀青年科学家。「科学探索奖」设立的出发点是探索社会力量支持基础研究的长效机制,鼓励青年科学家勇闯科学「无人区」。服务国家战略、履行社会责任、投身公益事业,也是腾讯公司应尽的义务。
「我们必须树立更高的科研志向,做出更多从零到一的原创研究成果。」中国科协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对奖项寄予厚望,「衷心希望『科学探索奖』不断进取,创造更多好的经验,在推动我国科技进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面向未来、奖励潜力——支持青年科技人才自由探索
年龄不超过 45 周岁,取得博士学位,且全职在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工作的青年科技工作者都可以按照相关指引,通过「科学探索奖」官方网站(http://www.xplorerprize.org)进行申报。申报截止日为 2021 年 4 月 15 日,之后将由评审委员会独立开展评审,获奖名单预计将在 2021 年 9 月揭晓。
面向未来、奖励潜力、鼓励探索,是「科学探索奖」的宗旨。2021 年「科学探索奖」依然保留「新星机制」,将至少 5 个获奖名额留给 35 岁及以下的优秀申报人。到目前为止,「科学探索奖」共产生了 15 位 35 岁及以下的获奖人,充分体现出奖项支持青年科技人才的初衷。
此外,为帮助更多有志于基础研究的青年科技人才了解奖项,参与申报,「科学探索奖」执行委员会将开展多场线下和线上宣讲会,并对申报材料做了进一步简化。
「科学家说了算」——评审工作不断优化
过去两届「科学探索奖」共收到 2500 多份申请,产生了 100 位获奖人,获奖比例约为 25:1。秉承「科学家说了算」的原则,坚持客观公正评审,是「科学探索奖」一直以来坚持的方向。
「科学探索奖」评审委员会由近 100 名资深科学家组成,他们对奖项评审倾注了大量心血。同时,在 2020 年奖项的提名、推荐、评审过程中,超过 800 名「两院院士」参与其中。仅在提名推荐阶段,就有 13 位诺贝尔奖、图灵奖、菲尔兹奖得主,和 100 多位发达国家的院士参与进来。
自首届举办以来,「科学探索奖」也持续征求评委的意见,断开式评审、对「打招呼」零容忍、更为严格的回避制度……这些不断优化的评审规则和机制,成为奖项风清气正的保障。
「『科学探索奖』的成功,证明在中国当下社会情况下,同行评议是能做好的,学术评价是可以做好的,让大家增强了信心。」韩启德表示。
成果丰硕、突破不断——往届获奖人「含金量」高
「从 2019 年获奖人的年度进展报告看,他们做出了多项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在 Science,Nature,Cell 及其子刊发表论文近 30 篇,这体现了国际科学界对获奖人基础研究实力的认可。」科学探索奖」项目负责人介绍说。
发现青藏高原上的丹尼索瓦人线粒体 DNA、实现新冠出院患者的肺功能损伤无创评估、证明「量子优越性」的「九章」……过去一年,获奖人的工作体现出极高的「含金量」。他们有多人担任国家重点科研项目首席科学家,致力于关键领域的科研攻关,是国家科技事业未来的中坚力量。
「科学探索奖」联合发起人、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表示:「我们选拔出的这些年轻人,我相信有相当一部分,未来能够脱颖而出。我们的工作,对科技人才的培养有着非常长远的意义。」
「人才是科学技术的根本。我们需要更加主动地发现人才、关爱人才,支持他们自由探索、乐在其中,让我们的科学技术更加自主自立自强。」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腾讯基金会发起人马化腾表示,腾讯会长期保持对『科学探索奖』的投入,助力国家基础研究的长远发展。
关于「科学探索奖」
「科学探索奖」是由腾讯基金会出资支持、科学家主导的公益性奖项,也是国内目前金额最高的青年科技人才资助计划之一。奖项面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领域,每年遴选不超过 50 名获奖人,每位获奖人将在未来 5 年获得总计 300 万元人民币的奖金,并可以自由支配。「科学探索奖」于 2018 年腾讯成立 20 周年之际设立,由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腾讯基金会发起人马化腾携手饶毅、杨振宁、施一公、潘建伟等知名科学家共同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