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Sonos 为音乐爱好者发布了一部名为《创造美妙声音》(Inventing Brilliant Sound)的纪实性影片。向音乐爱好者们娓娓道来了 Sonos 对声音的理解,以及为了尽可能还原声音本身最真实的样子,Sonos 做了哪些努力?
当我们在听音乐时,到底在听什么?
不同的声音爱好者,会有不同的答案。但是请相信,「获得美妙的聆听体验」是这些不同答案背后相同的内核。正是对声音爱好者这一需求的精确捕捉,Sonos 自创立之初便始终坚持一件事:还原美妙声音最真实的样子。
近期,Sonos 为音乐爱好者发布了一部名为《创造美妙声音》(Inventing Brilliant Sound)的纪实性影片。向音乐爱好者们娓娓道来了 Sonos 对声音的理解,以及为了尽可能还原声音本身最真实的样子,Sonos 做了哪些努力?
声音委员会 (Soundboard)——Sonos 用艺术家的「金耳朵」打磨极致声音体验
注重声音体验的 Sonos 致力打造醇正的声音,不单在音频技术创新中寻求最优解,同时也专门设立了一个特殊的部门——声音委员会,通过与声音艺术家们深入合作,在新品研发上线前,用艺术家的「金耳朵」去仔细打磨 Sonos 的产品,近乎执着地还原声音本来的真实样子。
2013 年,Sonos 与披头士已故音乐制作人 George Martin 的儿子 Giles Martin 一见如故,Giles Martin 受邀担任 Sonos 声音委员会首席声音体验设计师,同超过 80 位的业内顶尖音乐人一起,用声音艺术家的敏锐感知和对声音作品更深入的理解,去优化 Sonos 对声音的呈现,为声音爱好者打造精彩绝伦的聆听体验。
为了确保声音爱好者在不同的环境中都能体验最醇正的声音,每个系列的 Sonos 音响从研发至生产上市,声音委员都参与其中。声音艺术家们严格调试每一款产品的声音呈现品质,直至它音质绝佳,才会最终上市售卖。

△Sonos 首席声音体验设计师,格莱美音乐奖制作人 Giles Martin
「顶尖音乐人的跨界」——Sonos 在极致声音体验上的探索
与音乐界翘楚们的初识可追溯到 2007 年,Sonos 与传奇制作人 Rick Rubin 在这年相遇。品牌「还原音乐本真」的理念与 Rick「让音乐拥有灵性」的想法,产生了奇特的化学反应。几年后,由 Rick 引荐的混音师与制作人首次参与 Sonos 产品的音效调试,正式将艺术家对声音体验的极致高标准注入品牌基因中,Sonos 的声音从此拥有了艺术性。
自此之后,品牌携手 Giles Martin 为首的 80 多位艺术家们共同致力于还原美好声音,包括 Rihanna 和 John Mayer 的制作人 Manny Marroquin、Radiohead 的制作人 Nigel Godrich、曾获格莱美的混音工程师 Emily Lazar、Adele 的制作人 Tom Elmhirst、奥斯卡获奖电影《疯狂的麦克斯》的混音师 Chris Jenkins 等业界顶尖音乐人,共同组成了塑造 Sonos 声音艺术的声音委员会(Soundboard),给予 Sonos 还原美妙声音最敏锐的洞察、最专业的判断和建议。

本次影片恰巧有趣地记录下了 Sonos 这些日常工作瞬间: Sonos 音频技术经理 Hilmar Lehnert 与 Giles Martin、Tom Elmhirst 等声音委员会专家们一起围坐试听《Won't Let You》调试音响。在试听过程中,几位音乐人对待音乐细节极为严苛,甚至不留情面地指出音响声效的缺失。如 Hilmar Lehnert 所言的:「(工程师)花费一小时去设置排查,而艺术家可能在 30 秒间就能发现关键所在」,正是工程师与艺术家们的完美配合,造就了 Sonos 对声音最真实的表达。Sonos 对待声音的严谨态度,像是 Chris Jenkins 在影片中提及的:「Sonos 的每个声音细节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希望做到原汁原味、如实呈现创作者的创作意图。」
「专注声音体验的 DNA」——Sonos 产品背后的潜心
绝佳音质背后,不单存有艺术家们对追求纯正音色的极致标准,还有 Sonos 技术研发团队多年沉淀下的「潜心」DNA。
—Sonos 的「消声实验室」
Sonos 共有四个配有业内领先实验设备的消声实验室,分别坐落于美国的总部圣芭芭拉和波士顿,汇聚全球顶尖的声学博士研发工程团队。在实验室中,专门设立用来测试 Wi-Fi、Bluetooth 等无线传输技术的先进设备,安装消音降噪的高科技材质,意在运用最佳的无干扰环境来测试音响的真实声音呈现力。声学工程师们则通过实验室内高度灵敏的定向麦克风和天花板上的摄像机参与设备测试,共同研发音频技术,将无线网络与高品质 Hi-Fi 音效更好地融合,为全球音乐爱好者锻造出一系列的 Sonos 经典之作。

—打造「声」临其境体验的全能家庭音响——Sonos Beam
对观影体验而言,戏剧角色间的低声呢喃、细微的动作声都承载着剧情发展的重要核心,但往往人们在家中却感受不到这些细节性的剧情设置。Sonos 团队为了真实呈现创作者的意图,携手奥斯卡获奖电影《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的混音师 Chris Jenkins 研发出家庭影院系列中尺寸最小的全能产品 Sonos Beam。
团队在设计中注重左中右三个声道中的中间声道,声音左右的宽度,跟中间声道在角色对话频段的清晰度,使得 Beam 成功还原了影视剧中声音细节。无论是影片中微弱的人物对话声,还是巨大的爆炸声,Beam 无论场景大小都拥有了处理细节的能力,为用户带来清晰的对话声效,呈现身临其境的声音体验。
除此之外,品牌研发团队携手声音委员会匠心打造的音响产品还包括:如家庭影院系列的 Sub、Playbase、Playbar,All in One 系列的 One、Play:5 等「声音实力悍将「。用户可随心组合 Sonos 音响,实现家庭影院 3.1/5.1,感受饱满丰富的声音体验,足不出户便享受到影院级观影。

—让好声音无处不在,再无「线」制——Sonos Move

就在去年,Sonos 推出了首款具有里程碑式的智能音响产品——Wi-Fi+蓝牙智能音响 Move,实现家庭聆听「疆域」的扩展,为音乐爱好者的聆听方式提供了更多选择。此外,Move 全新升级的「黑科技」自适应 Trueplay 调音技术为听者实时提供自动调节的高品质音乐,完美诠释 Sonos 声音体验负责人 Giles Martin 在影片中所述:「Sonos 音响出厂时,音质出色,但不止于此,随着时间推移会通过软件技术不断改善音质。」

多年来 Sonos 携手声音委员会(Soundboard)在音乐之路上的探索,共同谱写了这背后不一样的品牌哲学:打造极致聆听体验、用声音的共鸣去触动更多的人,回归聆听本质,让音响「消失」。就像 Giles Martin 所认为的那样:「音响就像一扇玻璃窗,音乐和声音应该像光透过这个玻璃窗。这扇玻璃窗应是完全透明且一尘不染。Sonos 正在做的便是保留声音原有的灵魂,把最纯粹、透明、真诚的一面传递到听者的耳朵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