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告,我老师是机器人
三年级的学生通过编程,让 AI 机器人说话,做表情,甚至能「私人订制」一个属于自己的 AI 机器人。13 日,网龙首席执行官熊立博士向媒体透露,近日网龙 AI 教育机器人 STEAM 课程首次进入小学课堂。
这是继 101 虚拟实验室、AI 助教之后,网龙推出的又一款 AI 教育产品。不管是有千变万化「人设」的 101 教育 PPT—AI 助教,戴上 VR 眼镜就可以做拟真实验的虚拟实验室,还是通过编程「私人订制」的 AI 机器人,人工智能赋能的高效、有趣的「未来课堂」已向我们走来。
寓教于乐「未来课堂」带学生玩转 AI
干货满满的 40 分钟,网龙星纪元小学的学生们就了解了算法、指令等编程概念,甚至用 AI Maker 完成了人生的首次编程——控制 AI 机器人向全体同学问好。
STEAM 教育是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等多学科融合的综合教育,是当下备受关注的教育方式。网龙教育机器人 STEAM 课程面向 K12 学生(即学前教育至高中教育阶段的学生),以人工智能为核心内容,集网龙自主研发的 AI 编辑器、AI 训练器、3D 虚/实机器人为一体。
学生可以使用 AI 编辑器的图形化积木块进行拼搭编程,也可以通过 Python 语言编程,编程完成后即可通过虚拟机器人进行效果预览。虚拟和实体机器人之间代码可实时同步,实现实体机器人的全新智能演绎。
与市场上其它课程不同的是,网龙的 AI 教育机器人 STEAM 课程更多地将编程、机器人的创设(虚拟和实体)以及 AI 应用,作为工具和方法。课程核心的特点在于「创造」,帮助学生们像计算机科学家一样思考、设计和创作,培养他们的计算思维、设计思维乃至人工智能思维。
熊立透露,该课程将于今年在香港和上海推广,同时,在福州等城市也会寻找合适的学校进行试点。
AI 教育机器人只是网龙展示的「未来课堂」的一部分。2018 年,网龙推出了「101 教育 PPT—AI 助教」,它最大的特点是「一师千助教」,AI 助教可以化身为不同的人物形态来帮助教师授课、答疑和批改作业等,比如学习「万有引力定律」,老师可以召唤 AI 助教牛顿。
2019 年,网龙 101 虚拟实验室也进入福州十中、屏东中学,这是一款实验教学的辅助工具,通过 AI、3D、VR 等前沿技术,它可以还原实验真实现场与过程,从而解决现实中实验条件要求高、风险大的问题。
结合 AI、3D 等技术,网龙还推出了 3D 电子课本,它集阅读、释义、评测、互动于一体,不仅有与教材配套的 3D 模型素材,化抽象为形象,让学生眼见为实,更有内置 AI 虚拟形象陪伴学生学习,激发学生探索欲望,调动学习兴趣。目前,3D 电子课本正式走进上海地区的曹杨二中、行知中学、杨浦中学、松浦中学等学校,网龙将与校内的老师共同探讨电子课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场景和未来改进方向。

「文火慢炖」网龙构建 AI 教育产品矩阵
投身数字教育行业多年,网龙不断推陈出新,构建起集 101 教育 PPT—AI 助教、101 作业系统、3D 电子课本、101 虚拟实验室、AI 沙盘、AI 教育机器人等为一体的 AI 教育产品矩阵。
在学习内容上,网龙将传统教育内容结合 AI 技术,打造出更加新颖的教育资源,比如 3D 电子课本等;在学习方式上,网龙也做了许多尝试和创新,比如 101 虚拟实验室和 Edbox——一款把沙盒游戏与教育结合,让孩子在创造中学习的产品;在教学模式上,网龙不断地利用 AI 技术提高教学效率,帮助教学场景变得更加有趣,比如 101 教育 PPT—AI 助教、教育服务机器人等。
教育是一个典型的「慢热」行业,智慧教育正在经历「大浪淘沙」的过程。而网龙在这样的过程中,以敏锐的洞察力,抢占了人工智能教育发展的先机,在国内外市场「两面开花」。
2019 年,网龙教育在国内市场不断突破,斩获多个千万级大单。2019 年 8 月中标福州三中滨海校区、福州滨海实验学校智慧校园建设项目;11 月份,搭载 101 教育 PPT 等软件的网龙普罗米休斯大屏,成功中标长乐区小学的交互式多媒体设备货物类采购项目。网龙还与上海市电化教育馆、上海教育出版社联手 研发《人工智能》立体课程,创造性地设计了人工智能教育的生态系统,开创了人工智能融入基础教育的新模式。
在国外市场,网龙针对不同国家的用户特点,提供数字教育整体解决方案,目前已与俄罗斯、埃及、尼日利亚、肯尼亚、哈萨克斯坦、印度、马来西亚、新加坡等 20 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深度合作。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些成果的取得,正是基于网龙多年来科技成果的积淀和对推动高质量教育的执着。「我们做教育,不是对单个课件和单个内容的改变,而是要改变教育方式,提高学习的效率,推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熊立说。
「解锁」未来教育 引领 AI 教育行业变革新风向
网龙人工智能在教育行业的赋能与应用落地并非一蹴而就,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了诸多考验。比如人工智能教育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少学校仍在观望;新的技术进入 K12 教育,面临着硬件设备和资金等考验;对于老师来说,无论是理论知识储备还是新的教学方式,都会面临学习挑战等。
熊立认为,技术与行业的结合一定会有一个过程,但这并不会影响人工智能是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从 2017 年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到《2018 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再到 201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都释放出中国人工智能教育发展的强信号。
「在这个过程中,数字教育企业必须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去解决当前教育的痛点,重构『教』与『学』的关系。」熊立认为,与其它行业相比,教育行业要更重视对效果的提升,这就要求回归教育本质——为学生「点燃一把火」,而不是「灌满一桶水」。
为了真正做到有效果,网龙针对中国的小学、初中、高中的教育整理出来了 140 万学习目标,非常细致地构建起知识图谱、打造配套的学习内容。在 2018 年收购 Edmodo 在线学习社区,网龙在这个平台上增加了 AI 推荐能力,它能够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目标掌握情况,为每一位学生定制学习计划、推荐学习路径,实现真正的个性化教育。
在国内应试教育仍是刚需的情况下,如何让应试教育有更大的个性化空间——人工智能技术就是最佳的媒介。在经历多年的积淀后,网龙将 2020 年定义为 AI 年,在新的起点上,「解锁」未来教育发展趋势,引领行业变革风向。
熊立说,网龙未来会将重心放在探索未来教育,通过融合 AI 技术,与现有教育和学习模式有效结合,打造出更有体验性(Engaging)、更有效率(Efficient)、更有效果(Effective)的 3E「未来教育」,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他想要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