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8日,有关“二维码之父”首谈中国使用超日本的话题登上了热搜。在采访中,二维码的发明人原昌宏表示,二维码“生于”日本,能在中国等地得到普及发展,且二维码应用场景之多,已经超乎了他的想象。
12月18日,有关“二维码之父”首谈中国使用超日本的话题登上了热搜。在采访中,二维码的发明人原昌宏表示,二维码“生于”日本,能在中国等地得到普及发展,且二维码应用场景之多,已经超乎了他的想象。
据原昌宏回忆,二维码是日本电装公司于1994年研发的,当初主要是为了解决制造业和物流业的产品管理问题,相比于条形码的信息量较少、破损后难以正确读取信息数据等弊端,二维码的容量更大也更加可靠。而且,为了使二维码能被更加广泛的应用,他们决定完全开放这一专利。从现在来看,他们的这一决定,也为二维码后续在各个场景的大范围普及奠定了基础。
不过,原昌宏表示,当初他只预想到这一技术在产业界将得到应用,但是完全没有想到二维码能够渗透到一般民众的生活中。特别是二维码在中国目前的应用,从路边摊贩到公交地铁,几乎达到了无所不在的程度。原昌宏表示,像微信等来自中国的二维码应用技术目前已经大范围进入日本,一个中国人在日本即使没带现金也可以实现基本消费。他认为,像微信这样一个APP能够集合那么多的功能应用确实很了不起,在日本也有很多不同的APP,但没有一个APP能统合这么多的功能。
据了解,目前微信二维码已经开始“身兼数职”。面向企业用户,最新数据显示,微信支付用户数量已突破8亿,微信支付已经连接了超过5000万名个体商户与商家,携手为实现智慧生活创造着可能。面向普通用户,微信支付也在不断拓宽着使用场景,通过使用二维码,用户可以实现刷码乘坐公共交通、扫码购物、刷码支付甚至机场实时退税......不仅如此,除了对二维码基础功能的延伸,微信还注重保障二维码的支付安全,比如当用户付错钱时,可以在支付成功后的72小时内点击账单详情中的“联系收款方”按钮,选择留言或者电话与对方取得联系;而且还推出了“百万保障”,在用户不幸被盗刷后,以最高1000万元的保额,尽量降低用户的损失。
可见,新技术的出现,能为我们的生活打开了一个全新的窗口,而它的进一步应用,则有可能把我们带到更加多彩的未来。二维码在日本的诞生为我们提供了一项创新的技术,而二维码到了中国,在以微信为代表的APP的不断创新下,不仅让这一技术应用到了各行各业,也让它真正走入了普通用户的生活,提供着更多的便利,同时发挥着更加强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