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发布加密货币后,我们听听它的前员工们怎么说

摘要

Facebook 做数字货币与十年前做支付的想法「一脉相承」。

美国当地时间 6 月 18 日,Facebook 发布加密货币 Libra 的白皮书,正式公布内部准备了一年多的区块链项目。这次高调发布一时间吸引了全世界媒体、学术和监管机构以及区块链从业者的关注,不少人也公开发表了对 Facebook 发布 Libra 的看法。

搜狗创始人、CEO 王小川发表微博称,Libra 的发布意味着「互联网 3.0 来了」,他认为 Libra 的本质是「去中心化的钱包+联盟链的支付架构+国际化的稳定币」,「这不是一个去中心化的世界」,「在这个新生态中,我们的移动支付和人民币国际化业务缺乏想象力,如果不能革自己的命,就会被他人革命」。

美团 CEO 王兴则在饭否上评论 Facebook 推进 Libra 的策略清晰,先在全球范围内替换掉「弱国的货币系统」,碰到强国则「该低头就低头,该合谋就合谋」。

经济学家郎咸平在微博上表示,Libra 数字稳定币的发布「值得关注」,「金融科技也会因此引发一轮新的热潮」。此外,他还称,Facebook Libra 与其他虚拟货币并非同类。

Facebook 区块链团队负责人 David Marcus 也于白皮书发布后在推特上回应了 Libra 与比特币类比的风评:「很多人拿 Libra 和比特币对比。在我看来这两个不属于同一类别。比特币是一种去相关的(投资)资产,Libra 则被设计成一种稳定的交换媒介。」

David Marcus 发推文 | 推特截图

目前主流对 Libra 的评论大多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数字货币和区块链的角度。主流观点认为 Libra 目前看不到特别的技术突破,其核心影响来源于两百个国家的 27 亿用户,以及联合多个合作伙伴成立管理协会能够为 Libra 带来的远超其他稳定币的认可和信任。不可否认的是,Libra 给整个区块链行业都打下了一剂强心针,郎咸平口中「金融科技的新热潮」很大程度将会发生在这个过去几年凌乱无序的行业里。

第二,货币系统和全球经济的角度。很多人认为 Facebook 野心勃勃,一旦 Libra 跨过监管的难关,王兴口中货币系统薄弱的国家将最先受到严重打击。而 Libra 背后美国公司为主的背景,又会以媒体口中「降维打击」的方式,在新的层次上强化美元的地位。还有观点认为 Facebook 与美元等国家主权货币的绑定只是暂时的,如果一切顺利,或许会出现今天美元与黄金的情况。

第三,Facebook 本身的角度。不少海外媒体纷纷表达了对 Facebook 从事数字货币和支付的不信任。在 Facebook 研发区块链技术的这一年多里,暴露出了非常多的数据隐私安全问题,抵制的声音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用户信任降到了谷底。但在商业层面,有观点认为 Libra 会成为 Facebook 目前以广告为核心的盈利模式的救星,一旦 Libra 得到广发使用,其营收将远胜过目前摇摇欲坠的广告模式。

在 Facebook Libra 白皮书发布之后,国内区块链和数字货币行业反响同样剧烈,其中联合创始人有着 Facebook 工作经验的数字钱包公司 Cobo 组织了一次「Facebook 元老独家解读 Libra」的活动,极客公园受邀参与。

圆桌活动现场 | Cobo

三位「元老级」员工分别是:

Cobo 联合创始人兼 CTO 蒋长浩,Facebook 前 100 号员工,华人元老,曾在 Facebook 研究科学家,回国后先后联合创办了中国第一个数字货币钱包币行以及 Cobo。

线性资本创始人王淮,他是原 Facebook 中国籍的第二位工程师和第一位研发经理,在 Facebook 任职期间参与了如今鲜有人知的支付业务 Facebook Credit 的开发工作。

Sophon Tech 创始人覃超,知名 Facebook 华人员工,先后经历 Facebook Phone 和 Messenger 等项目,曾与 David Marcus 共事半年。现创办区块链金融技术公司 Sophon Tech。

三位 Facebook 前华人员工都有着区块链和数字货币的相关经历,也有着与扎克伯格以及 David Marcus 的共事经历,这些无疑都为他们看待 Libra 一事,提供了不同的视角。

蒋长浩自 2013 年以来先后创办了两家从事数字货币管理的公司,从区块链行业的角度,他认为过去十多年区块链行业的「野生」探索为 Facebook 提供了一个思路,它们证明了去中心化架构解决信任问题的可行性,对目前的 Facebook 而言,它有理由、有动力来做这件事。同时他也认为 Libra 的出现对其他数字钱包而言也是一个利好,对行业而言,其最大的价值在于将区块链从一个小众市场推向全球 27 亿甚至更多的用户。但要实现愿景,Facebook 面临的困难,to C 是监管,to B 则是对其他行业的改造。

王淮首先表达了对扎克伯格个人的态度,他相信扎克伯格在 Libra 这件事上更多是愿景驱动而非利益驱动。在 Web 时代参与 Facebook 支付业务的王淮认为 Libra 项目与十年前一脉相承,是 Facebook 在社交网络的基础上实现信息交换后向价值交换作出的探索。至于无国界的数字货币系统面临的监管问题,王淮认为 Libra 具备足够的商业价值,在拓宽应用场景,实现商业价值之后,它可以依此与监管博弈,寻求平衡点。

覃超则提供了更细致的视角,他认为 Facebook 做 Libra 存在宏观的原因,也存在内部的个人原因。在 Messenger 成熟之后,负责人 Marcus 的区块链相关经历在公司内部驱动了 Facebook 加速布局区块链。此外他还提到,Libra 团队有 220 人,其中技术团队 60 人,剩下的还有一支庞大的合规团队,在 Messenger 时期,这支团队就帮助 Facebook 解决了五十个州的监管问题。至于目前的 Libra,在覃超看来,要搞定各国的监管,需要一个国家一个国家慢慢谈,「只是时间的问题」。

下面是三位嘉宾圆桌讨论的具体内容,经极客公园编辑整理。


Facebook 发布 Libra 的原因

蒋长浩:目前全世界范围很多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非常落后,有一些人有互联网连接了,但是得不到最基础的金融服务。这是一个背景,也是 Facebook 推出这个项目的很大的原因。

但是从 Facebook 自身来讲,它也有动力做这件事。Facebook 在过去十几年发展过程当中,成功建立了全世界范围内最大的连接人的社交网络,这个社交网络目前应用场景主要还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比如去分享信息、分享照片、分享动态,包括社交娱乐新闻。

它还有更大价值的应用场景没有得到发挥和实现。尤其是在中国,像微信支付,把社交网络和价值网络、金融网络结合起来的一些应用场景,我认为对 Facebook 有非常大的启发。

Facebook 有很强的动力做类似的事情,在社交网络实现一些金融支付,实现一些价值转移。但是 Facebook 面临着微信支付没有的困难。首先 Facebook 跨越了上百个国家,全世界范围拥有 27 亿用户的超大型社交网络,用户分布以及不同国家的基础设施的发展状态,各个国家的监管条件都千差万别。所以要在全球最大的虚拟国度内,实现转账的基础功能非常困难。

在我看来,过去十年区块链的快速发展,打开了一个思路。它从技术上证明了去中心化的技术架构,可以解决很多问题,解决信任问题,包括性能也有好的解决方案。对 Facebook 来讲有很强的动机,通过技术手段弥补基础设施,这样在上层的社交网络上可以实现更多的应用场景。


王淮:Facebook 做这个事情,跟十年前想做支付的想法是一脉相承的。

它有这么多的用户,有这么多的 online activity(线上活跃度),但现在只是 exchange information(信息交换),只是(迈出了)一步,后面可能是 exchange value(价值交换)。那么 exchange value 有没有一个载体?

所以 Facebook 十多年前就做支付相关的事情。Facebook Credit,Web 时代失败了。Mobile 时代,它想借鉴中国一些东西,但也很困难。美国境内的传统支付做得非常好,信用卡体系基本上做到了人人有卡。这种情况下对抗现有支付,尤其整个网络里面用户习惯已经建立起来的,再加一个 mobile payment,有帮助,但是带来的帮助不是那么大。Facebook 利用区块链这套新技术在几个方面可以获得新的尝试。

第一,那么多「人口」,有 27 亿人,是跨多国界的。

第二,Facebook 的一个核心资产,大家有时候会忽略的,就是扎克这个人,他是非常 long-term thinking(长线思考)的一个人。可能与某些把扎克描述成 evil 的完全相反,我对扎克做的非常 long-term 的,有他的 vision statement(愿景陈述)的事情还是非常相信的,他骨子里面并不是冲着钱去的,他是冲着 impact(影响)。整个社交网络,给用户带来什么样的 impact,其实对用户的 impact 是高于公司本身利益的 impact 的。这是我们以前一直的 philosophy,骨子里是从扎克那里来的。我相信,这比起任何一个我们在中国看到的创始人,在我看来,他愿意设立的格局会更高。这意味着什么?它是一个 reliability(可靠性)。不会说到了一个点马上就进行收割,当中肯定会产生商业模式,但是愿意为这个 impact,这个 value,这个 vision 去做多久的努力?我觉得扎克能够做到的,比起绝大多数全球顶尖的企业家都要好。

第三,扎克伯格的号召力。区块链带来的好处,只要是 Facebook 驱动的支付,大家想的是 Facebook payment,Facebook 这个词是去不掉的。这意味着认它的人愿意用,不认它的人不愿意用。区块链的好处是开源,把大家都拉进来,在联盟链中都是可以 audit 的。有这样一种特性,把信任的成本大幅度降低。还有一个重要点,把小伙伴拉进来,你信我一家不行,可以信 100 家,我觉得 100 家只是一个开始,而且目前这都是美国的公司,是它最能够容易影响到的。以后 1000 家,虽然说严格意义上这可以给你 100% 的 reliability 吗?不会,这个世界永远都是相对的,能够带来尽大可能的公平,大家愿意接受偏向于公平可信的支付手段的意愿就会更强。

这三样东西,是任何一个中国、美国的公司,其实谷歌有这个可能,但它没有 27 亿的用户作为基础。刚刚长浩分享了 Facebook 的参与者,这些参与者不止是一个小伙伴,还有这些小伙伴背后的应用,比如欧洲最大的电商。未来是不是它上面默认就支持 Libra 支付呢?这比起任何一个人发币,你没有一个机制把大家的信任做到一起,用比特币纯粹是个体的考量,现在 Libra 已经是一个联盟了。在这里面,我有责任,我要给你合作,提供这个 utility(应用)。只有提供了各种各样的 utility 之后,其他的像监管问题、信任问题,方方面面都会变成其次的。因为好用、能用,又有那么多人在,有机会信任你。

我觉得商业会反过来会对抗监管系统。将来博弈之后,会到达什么样的状态呢?这个背后的商业应用的力量很容易被人忽视。因为今天没有被商用的,实际上很多人关注说,监管一定不会让它进行的。有些问题敏感,不好公开讨论。我的总体态度是 Facebook 一定会走一个让商业应用 utility 来驱动 Libra 的实用价值,这种实用价值会变成一个非常容易被忽略的力量来推动 Libra 的拓展和应用,反过来会对很多地方的监管力量,产生一个 bottom up 的改变推动。最后的情况,一定是互相博弈的。这很可能是 Facebook 往前推动的动力所在,而且它不是一家,可能是 100 家、1000 家,全球顶尖的企业一起来做这样的努力。

覃超发言 | Cobo

覃超:这是全球的大趋势和 Facebook 内部的小趋势。大趋势刚刚学长讲完了,小的趋势是这样的。

David Marcus 这个人,他原来从 paypal 过来,是有竞业协议,所以不能做支付相关的事情。然后搞 Messenger,做了四年,这时候 Facebook Messenger 的用户已经稳定了,也比较大了。这时候觉得是不是再探索新的东西。2017 年的时候,他去到了 Coinbase,对区块链有长足了解,对这个技术懂了。另外 Messenger 也稳定了,想做一些新事情。他跟扎克伯格关系很好,也建立了信任,相当于游说扎克很久这个项目。其实去年年初这个项目就开始了,招兵买马,因为人比较多,技术的试探花了很多时间。当时是觉得这个事情去年就应该推出来,一直推迟,一直搞到现在,现在也没有上线,是个白皮书。到了明年 Q1 会上线,但是也有可能再推迟,比如明年 6 月份或者年底。


Libra 对现有的数字货币产生的影响和冲击

蒋长浩:Facebook 推出 Libra 对于比特币,还有数字货币区块链行业都是一个巨大的利好,一个巨大的推动,是一个正面影响。

主要原因是,大家知道数字货币区块链发展到今天还是一个小众的圈子,在全世界范围内了解或者使用过数字货币的用户数,也就是在三五千万的量级,相对于 Facebook 27 亿的用户数来讲,也就是 Facebook 用户数的 1% 或者 2% 的概念。

如果 Facebook 推出 Libra,对于更多的数字货币、区块链之外的用户了解数字货币、了解区块链是个巨大的推动作用。有可能由于 Libra 的推出,在比较短的时间,也许一两年会有几千万甚至几亿用户,通过 Facebook 开始接触和使用区块链的技术和产品。作为整个行业来讲,一定会得到更大的推动,也能帮助主流人群、政府、媒介更多了解行业,更正面地看待行业。所以我觉得是一个巨大的推动。

技术上来讲,Facebook 也推出了自己的公链技术和编程语言,比已有的公链有一些重叠,在应用场景和面向的用户上。在未来应该整个盘子会越来越大,用户基数会越来越多,会有更多的应用场景,可能会出现差异化的应用趋势。所以总的来讲,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趋势。

Facebook 推出 Libra 也会面临很大的挑战,最大的挑战还是来自于合规和监管。这是一个跨越国界的事情,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待区块链和数字货币也有不同的看法。区块链这个技术发展又太新,对于各个国家政府的监管层面,他们去理解区块链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和风险,也需要一个过程。所想以在这个过程当中 Facebook 需要跟很多国家政府去沟通。是不是能够一帆风顺?我觉得大概率来讲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所以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对于 Cobo 和 Libra 的官方钱包(是否竞争),我是这么看的,未来不会产生竞争,而是一个共赢的事情。随着区块链行业的影响越来越大,这个行业里面会有多样性的需求。包括个人和机构,甚至不同的国家有本地化的需求需要满足。Libra 的官方钱包,一定是整个生态里面的样板。Facebook 它要做的生态,Libra 要做的生态,这个生态里面有很多角色和环节。在第一天的时候,一定要有这个生态。所以它第一天推出官方钱包,更多是教育生态,你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做一个钱包,但这不是 Facebook 主要的目的。因为如果它把生态里面所有事情做了,这就不是一个生态,它是做所有事情,这是一个中心化公司做事情的方法,不符合区块链去中心化的精神,而且确实不利于这个生态的发展。

站在 Facebook 角度来讲,一定是通过打造一个 Calibra 样板,告诉社区开发者可以这样开发一个钱包。但是随着深入挖度用户需求,比如个人用户和机构用户在安全性上、功能体验上有什么深挖的功能,这个钱包是不太可能做的。围绕各种本地化的需求,比如中国用户特殊的使用习惯,包括符合当地的监管合规需要做的事情,整个生态会跨越很多个国家,Facebook 不可能研究每个国家当地的监管政策,去定制钱包的功能。

Cobo 从成立之初一直非常坚信区块链是人类未来发展的一个重大革命,所以从很早的时候就立志于做区块链生态里面的基础设施服务。面向企业、面向个人,包括个人用户也区别是小白用户还是大户,他们有差异化的需求和使用场景。在这块我们也有积累,相信 Facebook 推出 Calibra,能够更大发挥我们的优势,也能够很好地为生态做贡献,所以是一个共赢的事情。

Calibra 可能的产品形态 | Facebook

王淮:对传统数字货币的影响。我觉得新的东西出来,就把以前的东西搞成「传统」了。(笑)

我的看法是,按照生物分类的纲目类似概念来看待传统货币的话,由贝壳到骨头,再到近代的黄金,再基于黄金发的纸币。在数字领域也可能经历这样的过程,最早是公司自己发币,形态不一定一样。公司发币发现行不通,只能自己用,可信度也很难搞定。再到数字货币比特币出来,它想用于支付的功能没有形成,变成一个储值增值的投资品,它的 utility 一直没有在数字领域得到实现。再到后面稳定币的产生,稳定币的产生,有可能一家创业公司出来我锚定美元发一个这样的币,我觉得这是一个有益的尝试,但信任度的形成也是很有问题。就像前一段时间的 USDT,有各种各样事情出现。

再到后面,有个新的类别出来了,我称 Facebook 为「联盟稳定币」。它不止是一家,联合一大批,锚定到一堆货币上。出生的时候,就含着金钥匙,很多机构给它背书。这样的稳定币,它的可信度大大增强。它没有瞄定比特币这类一揽子货币上,还是对底层逻辑不信任。数字时代的好处在于,有物理世界可以借鉴,干脆它瞄定物理世界相当于黄金的东西。

但我觉得这只是一个开始。再往后看,连这个瞄定的标的都没有了,比如今天美元所处的状态。我觉得在数字世界,这样的发展过程是完全有可能的。人类社会,在不同程度都是重复自己,但是依赖于技术的创新。

最后回答你的问题,我认为在未来 Libra 这类更聚焦于应用型的联盟稳定币会变成主流,因为它的特点是能用。像比特币这类会变成玩的性质,用于收藏,因为它到今天都没法用。当一个可用的东西出来,一定会大幅度干掉原来只能拿来玩的东西。这个东西在数字世界就会分化,我认为比特币不会消亡,它一定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空间。就像今天黄金不可能拿来支付,大部分是作为资产储备来对冲风险,就是一个收藏储值的效果。在数字货币世界时代,比特币这类货币有可能慢慢趋向于那个功能上,而大体的价值使用会到达这种联盟稳定币这些货币上。

覃超:对于投资的数字货币没有影响反而是利好,如果大家拿着比特币和 EOS,建议继续持有,因为它能得到更高的曝光率。因为 Facebook 的原因,大家持续关注的话,对于币价有利好。

但对其他稳定币来说就比较危险了,我个人持一些保留看法。对于 USDT 的影响不是太大,因为 USDT 是比较野的一种币,是野蛮生长。对于其他的正规军,比如币安上面的稳定币、USDC、瑞波都会有一些负面影响。


Libra 会冲击主权货币吗?

蒋长浩:我并不觉得 Facebook 的 Libra 在承担一个美联储或者网络央行的角色。

首先,Libra 并没有凭空发行货币,所有的虚拟货币都有对应等值的法币作为抵押的,不是自己凭空创造出来的。它对一些主权货币会产生冲击,当然它现在体量很小。第一期 2020 年刚开始上线的时候,只会有 10 亿美金的盘子,这对于任何一个国家的主权货币来讲都是很小的体量,还谈不到冲击阶段。

如果事情一切往正反馈的方向发展,用户越来越多使用 Libra,在 Facebook 平台内完成支付、交易、转账,慢慢延伸到生活场景,比如去线下便利店买东西,或者朋友之间吃饭结算,当它的支付场景越来越丰富的时候,冲击到实体生活场景一定程度已经开始冲击到法定或者主权货币的地位了。所以从政府角度来讲,一定会比较敏感,会有监管。

相对来讲,冲击比较大的还是本国金融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或者监管比较弱的国家。比如津巴布韦、委内瑞拉,他们的本国货币受到到的本国居民质疑,甚至本国居民不愿意持有本国货币,而愿意去持有比特币或者达世币这样的加密货币。如果 Facebook 这样带有全球影响力的企业,有联盟背书,这种稳定币慢慢在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承担了法币交易角色的话,会有一定的冲击。

当然从监管角度来讲是一个挑战,要想一下怎么去应对。包括对 Facebook 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课题,怎么和各个国家去沟通,从主流国家,像美国和中国,它去监管 Facebook 的话,主要不是从发币被冲击的角度,因为像中国、美国这种经济体量太大了,而且本国的金融基础设施也非常发达。这些国家监管的主要动机是金融犯罪,从洗钱、反恐等角度出发,也需要非常强的监管,对 Facebook 来说也是一个挑战。

王淮发言 | Cobo

王淮:我觉得这是一个博弈的过程。我看问题的视角是商业价值的视角更多一些。

我一直觉得往前看,五年、十年、五十年以后,很多历史上的预设在未来回头来看都是不成立的。当然这个有点夸张了,但这个冲击有可能是刚刚开始,但是它冲击的出发点是从商业价值的角度去冲击的。有些国家会进行合作尝试,有些国家自己的公共服务提供得不好,像一些南美国家。政府一个重要的职能是提供公共服务,如果提供得不好,有另外一个新时代的商业机构、集团来提供一个更好的公共服务。很多事情从商业角度,最终还是商业价值对用户产生的价值有没有意义,可能是作为一个很大的推动和博弈力量。

往后看五到十年,因为历史的惯性低估了很多新型科技、新的商业价值,对未来生活形态的改造。

我预想有什么样的方式,可能会让 Libra 的用户越来越广,大家越来越多存储和使用。但这只是我的想象,只要这些实现了,监管过程中就是一个博弈。国家维护主权和稳定要做的事,跟 Facebook 带来的价值,如果一棒子打死,这不是最好的方式。中间有什么样的博弈,让这个事情的价值被体现的同时被监管。这是美国,中国还在后面一点,还有一些愿意跟 Facebook 进行沟通的欧洲国家,是这个国家的一个重大课题。新事物在美国和欧洲,很多国家还是愿意去沟通交流的,所以我保持一个谨慎乐观态度,看待它和监管之间的互动方式。


覃超:第一,我个人觉得对于它背后锚定的发币,无疑是增强了它们在国际上的地位。现在它锚定了四个,包括了日元,这很奇怪。

第二,对美国本身没有太大,反而在国际上会增强美元霸主地位。对银行有一定的冲击,因为它的节点来分享钱的利息,所以这些利息在这个节点上。同时对于没有银行账户的人,与其千里迢迢开银行账户,不如直接用 Libra 和 Calibra 钱包,所以这对于银行是削弱的。

第三,对于小国家,它们主权货币弱,会有更大的冲击。这些国家很反感。大家去过东南亚会知道,东南亚一些有钱的家族持有的是美元债或者海外房地产。柬埔寨当地都是用美元更多,而不用本国货币。这不是一个太坏的事情,这样反而很多人去柬埔寨做生意,直接用美元不用担心当地的金融体系。

所以各有利弊,看怎么去适应这样的趋势。


Libra 最先的落地场景

蒋长浩:Facebook 的第一个应用场景,是跨境汇款。这个事情是一个很大的痛点,也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从全世界来说,每年的跨境汇款至少有上万亿美金的转账额,平均一笔长是 7% 的手续费,光手续费就是 700 亿美金的蛋糕,Facebook 去年一年的营收也才 400 亿美金。这打掉了传统旧世界的成本,一定是 Facebook 第一个会去落地或者想要落地的应用。

第二,如果跨境汇款发展顺利的话,就是基于 Libra 的支付。先购买一些商品,先是线上的数字商品服务,比如听一首歌打赏或者购买 Facebook 的广告,这也是一个很大的市场。Facebook 的广告收入有几百亿美金,光中国广告主的买家需要在 Facebook 投放做出海的推广,就要花几十亿美金。如果这块通过 Libra 产生线上支付的应用场景,这也是一个很大的市场机会。

在这个下面会细分,包括虚拟商品、电商、阅读、娱乐、音乐,其实都是线上支付的一些具体的应用场景,当然第一步还是解决跨境转账。


王淮:说一下我的想象,补充一个品类。

货币的功能,支付,储值,投资。一个有趣的品类是,Libra 可以用来投资,未来会出现锚定在 Libra 上面的资产类型,这取决于将来会不会出现一些金融机构。如果里面有金融机构的话,作为一个货币使用品类上的拓展,我觉得这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应用空间,就是锚定在 Libra 上的投资品类。

很作人讲,为什么一上来要用 Libra 呢?它背后有 visa,mastercard。有一个可能性,比如说在各个国家只要接受 visa, mastercard,他发一张卡,都能用这张卡,在当地的是完全一样的。只要在它的清算网络用的是 Libra,假设有用 Libra 的人,假设要去 Libra 被禁掉的国家,因为一开始就算商家想要用,也不一定可以。所以干脆就用 Visa Mastercard,给你费率低一点,增加 Libra 的可用度,打通 Libra 跟现有货币之间的沟通,站在现有系统的巨人肩膀上。这是一个非常自然的,马上把 Libra 的可用度,愿意用的程度,大幅度提高了。


巨头入局对区块链和数字货币行业会带来哪些影响?

蒋长浩:Facebook 这个事件会对一些互联网巨头产生一些冲击。很多互联网企业,像阿里、腾讯、京东、IBM、微软,很早在区块链领域有一些投入使用,但 Facebook 这次是大规模、高调地向全世界推动一个具体落地的项目,这对于还在小型试水的互联网企业一定会有很大的刺激和推动。对他们的启示,区块链作为一个技术并不是特别高深,像火箭科技这样难掌握的技术。它很大的挑战来自于,如果是 To C 的话,是来自于监管。如果是 To B 的话,来自于推动一些行业要做的改造。作为科技型企业,它的行业整合能力,要找到应用场景,首先要有应用场景,科技型企业要有优势可以找到自己推动这个行业改造当中,自己能够发挥多大的作用,找到一个巧妙的结合点。让区块链的应用可以落地。

区块链技术本身并不难,但是它怎么和行业结合做成规模。区块链跟传统行业行为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它是从第一天起就要有生态建设的视角,而不是自己一个人可以做起来的。所以第一天就要有一个生态建设的角度,怎样去设计一套制度,设计一个模型,让尽可能多的人装进来。这不光对于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对于全世界的企业来讲,也是一个很新的挑战。当然也有很大的机会,就看谁能抓住了。

蒋长浩发言 | Cobo

王淮:我看过去三天,Facebook 的消息出来之后,第一天偏中立,第二天偏乐观,到了昨天和今天上午,悲观的很多,尤其是大佬的各种解读,发现朋友圈的心态变化蛮大的。

我自己是积极乐观的,如果要分类的话,我是属于积极乐观的。我作为 To  科技的投资人,普遍是偏乐观类型的,我对 Facebook 做的这些事,和对扎克伯格这个人的理解,对这件事本身我是积极乐观的。

但最大的考量,作为中国的创业者,中国政府,在这当中有什么可借鉴的,这个更重要。因为别人成功了,不关我们事。待会儿看一下 Facebook 股票这两天的涨跌,资本市场会形成一定的态度的,我自己是非常积极乐观的。重要的是咱们能借鉴什么,利用它带来的给世界的冲击压力,这是各位去思考,政府去思考的,这里面积极的供我们可参考的点。


覃超:我先说一个前置的条件。

之前说 17 亿人没有银行帐号,这是 2017 年的统计结果。这 17 亿绝对数量最多的国家是中国,2.24 亿没有银行帐号。在国内的比例并不高,但是是绝对数量最高的。可能各位很难想象,因为大家在一线城市,也不知道快手上面的人在干嘛。第二名印度 1.9 亿,然后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全国人口 2.7 亿,有 1 亿人没有银行账户,也就是 40% 的人没银行帐号。还有尼日利亚、越南、巴西、菲律宾等等。

中国有两家公司做得很好了,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微信红包以及支付宝让很多人开了银行帐号,如果要收红包的话。还有一些直接用支付宝付款了。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中国的超级银联做得非常好了。如果你们在美国待过的话,强如美国这样的资本主义国家,如果是银行之间转行的话,需要两天。如果是周六周日的话,他们还要休息,这个体验就很差了,所以中国银联已经做到世界前列了。

中国另外两家公司支付宝和微信做得更好,信用卡中国的普及率更低,美国很普及。中国落后有落后的好处,很多三四线城市的小商贩贴一个二维码,直接绕过了电子刷卡的时代,直接用手机。这两者都是中国的公司在支付上面,在中国国内跑得特别好的,所以要给他们嘉奖。

但中国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在国际上不受其他国家信任。你要做「一带一路」的话,更好的机遇就是技术革新。就好像 CNBC 问 Marcus,你们对用户数据保护这么差,半年前被骂得这么惨,现在搞这么一个货币,谁相信你们呢?是不是把用户的钱偷跑了,或者用户的银行帐号都公开了呢?Marcus 是这么讲的,讲得非常好。这个时候恰是最好的时机做这件事情,因为 Libra 并不是 Facebook 全部主导,我们只占 1%。他的原话是说,这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治理机制。各个利益方一起来维护。中国在「一带一路」上面,至少和东南亚那些国家,像越南、印度尼西亚,用区块链的方式跟他们说,虽然你不信任我,但是我们的整个技术方案和数字化货币,大家愿意在「一带一路」用的话,这是更好可以推广出去的,这是其中一个想法。

在国内的话,本身的电子货币已经做得非常好了。


监管干涉对 Libra 整体的开发进度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蒋长浩:刚刚提到的最大的挑战就是监管,Facebook 需要花很大的功夫跟各个国家去沟通,它会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对于一些小的国家的主权货币会产生冲击,对于一些主流国家,这些主流国家名面上比较担心的是反恐、金融犯罪,会不会由于 Facebook 推出 Libra,导致恐怖分子或者贩毒的人更容易在互联网上进行金融犯罪。所以这需要一个说法,Facebook 有很大的工作和挑战需要去说服和沟通。

短期会有什么影响,不是特别好判断。长期来讲,因为它是从一个商业角度提升全世界人民的生活福祉,包括商业行为、效率有巨大的提升。它带来的好处是非常巨大的,能够极大促进全世界的经济一体化,包括数字经济的全世界的分工协作,加速交流。

但是短期内来讲,由于沟通还没有完全做到位。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复杂、非常有挑战的工作,有可能是一个持续、长期来回沟通,甚至会遇到一些挫折,有一些停滞甚至是倒退。但长期来讲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非常佩服扎克做这件事情的勇气。推出这个项目,覃超也提到了,对于华尔街传统的金融机构,对它们原有的利益格局会产生巨大的冲击。会导致整个金融行业原有的利益分配重新洗牌,他一定会收到很多阻力。包括政府监管部门,从政府角度来讲,有很多东西不是立刻能看清楚的。哪怕是中立的人,也不会立刻会支持你,所以是有挑战的,这是我的看法。


王淮:总体上影响不大,会有两点。

第一,这是一个明显信号,告诉他这个事情要做好,做不好有一堆人会追着你。首先,美国国会质询不代表美国政府的统一意见,最后除非投票,投出多与少。当中有一些议员,对这个事情有顾虑,要过来听证,这是非常正常,这只是一个信号。比起之前的 data privacy(数据隐私事件),说最后 Facebook 会有些内部改变,但最后也是 nothing happened(什么也没发生)。我不觉得这个比那件事更加严重。所以对于整体的大势影响不会太大,但一定是迫使 Facebook 把这个事情想得更加周到,跟监管的关系要处理得非常好。

第二,从长期的角度来讲,美国政府一定会支持,这是另外一种影响力的往外输出。虽然短期内不一定明显,Facebook 也想做得非常中立。只要 Facebook 建立在美国,扎克是美国人,这是跑不掉的,对美国只是有好处,没有坏处。所以我们国家应该想想这个方面,怎样在这个方面有所思考,做一些能让我们国家的影响力越来越强。


覃超:
美国的各大公司每天会收到各种传票,这是很正常的事情。Facebook 不光是收到了美国,还收到了法国的传票,说要来解释。Facebook 早就做好准备了,我知道的是 220 人的团队,60 个人技术,剩下的都是商务和合规的团队。做 Messenger 点对点转账的时候,他们巨大的合规团队,当时要拿 50 个州的许可证,要一个一个去拿。当时他们花了两年时间,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这帮人在加州、海外有监管经验,组成了一个很大的团队,准备好和世界各国的监管机构慢慢谈,所以这个方面,只是时间的问题。


责任编辑:克里斯

题图来源:Cobo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