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快手正式上线了“萌面Kmoji”魔法表情,用户通过相机拍摄能够生成自己的专属脸部AR虚拟形象。同时,该功能可以捕捉用户表情,眨眼、张嘴、抬眉毛、吐舌头等细微动作都能精准还原。据悉,这是短视频平台首次实现用户自定义AR虚拟形象进行拍摄的玩法。
近日,快手正式上线了「萌面 Kmoji」魔法表情,用户通过相机拍摄能够生成自己的专属脸部 AR 虚拟形象。同时,该功能可以捕捉用户表情,眨眼、张嘴、抬眉毛、吐舌头等细微动作都能精准还原。据悉,这是短视频平台首次实现用户自定义 AR 虚拟形象进行拍摄的玩法。
快手「萌面 Kmoji」魔法表情(Kmoji 衍生自 emoji,emoji 来自日语词汇「絵文字」,意为表情符号)
无需 iPhoneX 实现 memoji 效果一键生成专属 AR 形象
「萌面 Kmoji」生成的虚拟形象表情生动逼真,与苹果今年推出的 memoji 效果观感几无二致。不过对「萌面 Kmoji」而言,iPhoneX 或更新型的苹果设备并非必需,在任意一部智能手机上都可以流畅使用。
另一方面,相比于 Memoji 复杂的捏脸步骤,「萌面 Kmoji」则简单得多:打开最新版快手 APP 的拍摄页面,在魔法表情「萌面」表情中选择「创建专属萌面」进行拍摄,系统就会根据用户面部特征,一键自动生成和用户肖似的 AR 形象。
「萌面 Kmoji」使用流程
当然用户也可凭喜好对虚拟形象的五官、皮肤、发型、装饰等进行自由调整,打造独一无二的 AR 形象,「萌面 Kmoji」的捏脸选项中提供了超过 160 余种素材选项,给用户更丰富的个性化选择。
自定义 AR 虚拟形象与短视频结合,带来的是极高的可玩性。「萌面 Kmoji」上线后,快手用户马上参与进来录制各种表情包,更有用户用「萌面 Kmoji」的捏脸功能制作了神似明星的卡通形象,加上原版配音玩起名人模仿秀,收获一众点赞好评。有网友用「萌面 Kmoji」捏出来了萌版李诞,五官、神情十分相似。
人工智能加持,快手实现技术普惠
「萌面 Kmoji」背后是快手技术团队大量的研发工作。首先,基于人脸关键点、图像特征提取等 AI 技术,「萌面 Kmoji」不需要 iPhoneX 等设备才支持的 3D 结构光信息,仅凭 2D 视觉信息即可识别用户的发型、脸型、五官形状、肤色、口红颜色、胡须等面部属性信息,构建用户专属的 3D AR 形象,并通过表情参数驱动 3D 形象做出各种细微表情,例如微笑、闭眼、张嘴、吐舌头等 50 余种表情,是多模态技术的成功应用。
此外,「萌面 Kmoji」采用了基于物理的真实感渲染算法,金属、皮革等模型材质更加真实更具质感,大大提升模型的表现力。同时,快手技术团队通过对算法的优化,大大降低了运行「萌面 Kmoji」对 CPU、GPU 资源的占用,提升了运行效率,普通千元手机也可顺利运行。
行业人士分析认为,快手「萌面 Kmoji」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将「黑科技」玩法的设备门槛降至最低,实现了技术对普通大众的赋能。另一方面,随着 AR、VR 技术的不断成熟,快手「萌面 Kmoji」率先打造 AR 虚拟形象的个性化定制,无疑是对新型交互的提前布局,再加上快手庞大的短视频社交生态,未来将拥有极大的发展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