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应用强调如何用交互设计留住用户,而下一步应该考虑如何抓住 AI 了;过去,人们对隐私问题心知肚明却视而不见,在 2018 年,隐私问题被扔到到台面上后,我们可以期待 2019 年吗?日本要如何应对中国科技企业的冲击,从习惯算法推荐减少焦虑感开始吧……这里是 TechBoard 第二十九期。 TechBoard 是一个全球视野下,甄选每周重要科技评论的栏目。我们将以摘要的形式引入值得阅读的科技评论文章,并鼓励读者去阅读原文。
a16z 合伙人 Connie Chan 近日发表文章,从海外版抖音 TikTok 入手分析了从中国开始的基于人工智能的应用程序推广,在她看来,人工智能并非为产品赋能,它本身就是一款产品。
TikTok 在 2018 年上半年 App Store 下载量超过 1 亿次,成为半年度下载量最大的应用,在 10 月份,TikTok 在美国安装量大于 Facebook、Instagram、Snapchat 和 YouTube。抖音在海外推广如此迅速的原因,在 Connie Chan 分析来看,和产品中融入的人工智能有很大关系。
比如 TikTok 的人工智能算法不是机械地要求用户给「赞」、「踩」来判断是否感兴趣,而是参考用户是能看完整段视频还是看了几眼就往下滑,TikTok 也不像 Netflix 和 YouTube 会有一个「为你推荐」的列表,它的算法不需要用户「主动」提供反馈,也不要求用户明确表达意图,而是试图去理解用户的心思。这不仅贴心,还加大了用户发现新奇短视频的可能性。同时,因为 TikTok 上的短视频控制在 15 秒内,因此对娱乐性要求很高,用户观看的内容又大多基于推荐算法,所以整个平台的氛围都把握在平台手里,也正是因为它的人工智能算法主导了产品本身,因此这个应用于其说基于用户创造内容(UGC),不如说是基于人工智能。
Connie Chan 举的第二个例子是社交应用 Soul,一款智能社交 app,通过回答预设问题,匿名 blog 结合人工智能来帮助用户寻找新朋友和灵魂伴侣。用户一开始需要回答六个问题和基于六个问题延伸的五十个可选问题作为 AI 匹配算法的基准线,然后人工智能来配对生成匿名的一对一聊天,在短暂聊天后双方可选是否取消匿名。截止至 2018 年 5 月,Soul 有超过 350 万个活跃用户。
另一个案例则是 LingoChamp,一个月付 99 元的 AI 英语辅导应用,用户先选择学习英语的目的,测试水平后开始课程,用户的老师就是一个世界上最大的专业数据库,它的老师是英语不同熟练程度的中国人,超过 13 亿分钟的会话和 175 亿句语音,用户任何的错误都会通过数据库来智能分析后给出改进建议。截止至 2018 年第三季度,LingoChamp 有 9700 万用户,其中 87 万付费用户,净收入 2630 万美元。
人工智能不止是这些产品的护城河,更是一个可复制成本趋于零的好生意。用一句俗话来说,基于人工智能且做的好的应用,对竞品而言,像是在降唯打击。因为它足够经济、足够有效、能覆盖到足够多的人。
智能语音助理或许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但人工智能融入消费级应用,并开拓出适合它的市场,已经是近在咫尺可以做到的了。内容消费领域今日头条和抖音的成功,在线教育领域 LingoChamp 的领先,社交领域 Soul 的尝鲜,都是在以一种「隐形」的方式,让人工智能落地。消费者只在意使用的目的和预期,具体如何实现他们并不关心。人工智能训练出的产品或许会让用户上瘾,让用户陷入算法的操纵之中,但也可以将人力成本拉低,减少更多的沟通成本,让更多用户享受到科技的红利。
过去,应用强调如何用交互设计留住用户,让用户耗时耗钱在应用上,而交互设计中的「技巧」已经被曝光,甚至到了用户会有意识防止自己「被套路」的程度,尽管目前算法也面临着用户的「觉醒」,但未来的应用,或许正如李开复所言,「是时候让算法落地为可持续发展的业务了」。
延伸阅读与参考:
我们曾在 TechBoard#26 推荐过 The Outline 这篇《TikTok「一点也不酷」》写得正是 TikTok 在北美市场的土味引得社交媒体上的吐槽。
TechBoard#20 中推荐的《互联网是如何改变约会方式的》和《我们需要软件来帮我们慢下来,而不是赶着我们走》则是站在人本位的角度来思考目前的软件设计,两篇文章都有反对算法导向软件设计的观点。
从「让世界更美好」到「让世界别出乱子」
硅谷那些知名的创始人们有哪些特点?独特的怪癖、简洁的穿搭、对「普通人」的傲慢、一言不合就开怼的暴脾气……究竟这是创始人的工作使然,还是说他们不过是在效仿最「经典」的那一位——乔布斯呢?但实际上,在乔布斯后的硅谷的 CEO 和创始人们,都在变得越来越「平淡和无聊」。
十年前,媒体和民众对科技新贵们的叛逆非常包容,甚至认为这正是他们「非同凡响」的原因。乔布斯的口出狂言、扎克伯格的《社交网络》、谷歌创始人的古怪行径……这些大胆且「狂妄」的创业精神被传为一段段佳话,但如今的硅谷弄潮儿们疏忽却都被「磨平了棱角」信奉者「平平淡淡才是真」的处事原则。
在上百位参议员面前,扎克伯格面不改色地回答了整半天的「基础」问题,压力之下,争议四起的 Uber 创始人卡兰尼克被迫离开公司,谷歌创始人们如今也不再抛头露面,还有领导风格严肃到近乎冷漠的杰夫·贝佐斯,接替了暴躁的鲍尔默的谦谦君子纳德拉,当然,还有著名的正能量「好好先生」蒂姆·库克......
这种整体趋向保守的风格其实是情理之中的,原因很简单,此时的这些科技公司,早已不再是当年刚刚声名鹊起的创业团队了,影响力拘束着它们,让它们难以「任性」。另一方面,社交网络和政治正确的风潮也使得创始人们越来越需要「谨言慎行」。有几位带「反骨」的 CEO,比如马斯克,正因为不慎的言论而让自己和公司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如今的科技创业,越来越从过去的创始人自带品牌推广转向到产品本身,如今的科技行业,也因牵扯到更多社会层面的事务而不得不去思虑更多。过去科技创业者们挂在嘴边的「让世界变得更好」至今快成了「让世界别出乱子」,创始人们的言谈举止不再只属于自己,也属于股东、员工、用户甚至是路人网民,他们在变得更无聊,也在变得更无奈。
延伸阅读与参考:
我们曾在TechBoard#26 推荐过《创始人在科技公司里的地位是不是太高了?》这篇文章认为目前科技公司的创始人权力过大,对于企业而言更像是一个定时炸弹。
2018 年,隐私不再隐形
关闭微信、淘宝、谷歌、Twitter,拿着手机走出家门,抬头走进电梯,不自觉地和右上角的监控摄像头一个对视。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手机,我们的信息也就此被收集。过去几年习以为常的状态,在今年再度被提起:显形或隐形「数字眼」正盯着你我,无形中收集走我们的隐私。
今年是科技公司,尤其是互联网公司印象急转直下的一年,它们纷纷跌下神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离不开互联网的网民,与他们被收集的数据之间的冲突摊开到了明面上。突然之间,我们意识到有多少种方式,可以绕过我们的许可来收集我们全方位的信息,整个行业,几乎在以月为单位,爆光着各种隐私和信息安全的丑闻。过去一年,联邦贸易委员会收到的消费者对隐私相关的投诉猛增 14%,达 8000 起。
在此势头下,网民、科技公司和立法者都在用力所能及的方式来抵御自己隐私被侵犯,开发者开发网站防追踪插件,公司招聘隐私法务专家,政客们试图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在突如其来的曝光时刻,各方都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中努力着。突如其来的剑桥分析丑闻,对应着欧盟不到两月内出台的史上最严个人数据保护条例《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简称 GDPR),同样对应着的,是纷纷转向使用更具隐私性的软件来保护个人信息的网民们。
弗雷斯特研究公司发现,今年有 79% 的美国成年人会使用至少一种隐私工具来保护数据信息。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还发现,在剑桥分析公司丑闻曝光后,美国超过一半的 Facebook 用户调整了他们的隐私设置。以隐私为重点的搜索引擎 DuckDuckGo 的 CEO 兼创始人 Gabriel Weinberg 表示,随着 2018 年 Facebook 隐私问题的曝光,它的流量一直在增长。Weinberg 称上一次出现这样的流量暴涨,是 2013 年,斯诺登曝光的「棱镜门」事件。
另一方面,良知尚在和被迫认错的科技公司们也纷纷站到「重视用户隐私」的一方。大如苹果公司,在 macOS Mojave 中,为了隐私安全直接砍掉了 Safari 上第三方插件的支持,把插件统一到经过审核的「插件商店」。蒂姆·库克更是直接在十月的国际数据保护和隐私委员大会上呼吁在美国制定联邦隐私法。小如 Pokemon Go 的开发商团队,员工扩增十倍,其中许多人都致力于安全和保护隐私方向的开发。仅去年一年,隐私权专家国际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Privacy Professionals,IAPP)就增加了 20000 人,目前 IAPP 共有 45000 名成员。
在过去,人们对隐私问题心知肚明却视而不见,在 2018 年,隐私问题被扔到到台面上,接二连三的数据漏洞和滥用丑闻,让每一个用户看到这些大公司能够对你的信息做些什么,我们无法再将隐私隐形化。GDPR 的出台使得互联网平台和产品集体更改用户使用条例,这或许可以说明,监管才是真正实现变革的最佳途径,立法需要时间才能通过,而即将到来的 2019 年,可能就是一个很好的起点。
延伸阅读与参考:
皮尤研究中心称 Facebook 丑闻爆出后,美国用户对它使用习惯做出了改变
《库克呼吁美国立法保护用户隐私,数据问题上苹果凭什么腰板这么硬?》 从另一个视角看待苹果这种级别的科技公司率先打响隐私保卫战的原因。
在更重视隐私的日本,要学会「温水煮青蛙」
推荐算法是好是恶?一直以来都有两派观点,一派认为这种功能十分便利,另一派则认为这种基于数据就能让「机器比你更懂你」的算法,会加剧人的不安和封闭。
在东京工作,从事广告文案的 Uedada 通过研究基于用户行为投放的「定向」广告,无意中发现原本的「不安派」也在日益接受这个趋势。他认为,这正体现着互联网时代下,日本社会中膨胀的焦虑感。
整体性的焦虑感来源于中国。曾经能和美国抗衡的 IT 大国日本,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软硬件上都遭受到了中国的冲击,尽管老牌硬件厂商如索尼、佳能还保持着领先世界级的优势,但无论是刚兴起的无人机还是电动汽车领域,中国厂商都已经打入了日本市场。再看软件,海外版抖音 Tik Tok 最受欢迎的国家之一就是日本,二维码、移动支付、共享单车都在从中国引入日本。
近两年来日本媒体对中国科技的发展和在日常生活中迅速普及的报道,也进一步加深了这种焦虑,这是一种原以为自己大幅保持领先,却突然发现不仅被赶上,还有可能被超越的焦虑感。Uedada 分析了日本近几年被迅速超车的原因,人口换算成用户的大基数、创业公司迅速的更迭速度、政府的强力扶持,在这三点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日本人对隐私的重视。
中国科技企业一方面收到政策扶持,另一方面也不得不配合政策,配合政策的代价,就是被蒙在鼓里或者被迫配合的用户隐私。但在日本,很多用户对企业收集个人信息的举动相当敏感,一旦政府介入甚至想要主导,很可能遭到民众的强烈反对。Uedada 并不认为这说明日本民众的隐私意识就很强,他更倾向是日本民众更为「古板」,对规则的改变必然会激起一时的「应激反应」。因此他认为,日本企业或政府或许更适合「温水煮青蛙」,就像不断给你推送越来越精准的广告,让你觉得「这功能还挺好用的」。
编辑:宋德胜
题图: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