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用户月均消耗流量,看网易云音乐表现出的三大优势

摘要

 中国联通日前发布了今年10月的沃指数,数据显示网易云音乐的“户均月消耗流量”达到234.2M,在“户均月消耗流量”总排行中排名第十,是唯一跻身前十的音乐APP。

 中国联通日前发布了今年 10 月的沃指数,数据显示网易云音乐的「户均月消耗流量」达到 234.2M,在「户均月消耗流量」总排行中排名第十,是唯一跻身前十的音乐 APP。

  用户在网易云音乐的月消耗流量为什么那么多? 本文将尝试对此进行分析。

  「户均月消耗流量」高说明了什么?

  所谓「户均月消耗流量」,指的是联通用户平均每一个活跃用户单月所消耗的流量。

  在沃指数中,活跃用户是指一个月内至少产生一次使用行为的联通用户,并按中国联通移动电话用户时长份额转换为整体移动网活跃用户数量。

  根据中国联通日前发布的沃指数,今年 10 月,网易云音乐的「户均月消耗流量」是 234.2M,根据数据所列出的排行,排在沃指数「户均月消耗流量排行」第十位,是前十名中唯一一个音乐 APP。如下图。

  网易云音乐排在沃指数「户均月消耗流量排行」第十位

  从排行榜上我们可以看到,排在前列的都是不同品类里的明星 APP,作为音乐品类里的明星 APP,网易云音乐能排进前十说明获得了用户的认可——「沃数据」统计的是联通手机用户的使用行为,手机流量对于用户来说是一种「投入」,手机用户的流量消耗量多少,无疑可以代表他们对于某个 APP 的认可程度的高低。

  同时,在「沃指数」的音乐类 APP 的排行里,我们还可以看到网易云音乐的活跃用户量排在行业第三位,而户均月流量排第一,且大幅高于同行。

  2018 年 10 月沃指数之移动应用 APP 音乐排行榜

  而且,从数据上看,联通用户对于网易云音乐的「认可」并非偶发现象。

  来看一下新音乐产业观察整理的数据。

  《2018 中国联通沃指数网易云音乐户均月流量趋势》

  新音乐产业观察根据联通的公开数据整理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从今年 1 月开始,网易云音乐的联通用户「户均月消耗流量」大幅上涨,在 6 月达到一个小高峰,且至今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而且,今年十个月来,网易云音乐的「户均月消耗流量」排行保持在前十左右,由此可见,网易云音乐的用户已经形成了一个流量消费的习惯。

  那么这个习惯是怎么养成的呢? 取决于三点:好听、好用、好玩。

  用户选择音乐 APP 的三大条件:好听、好用、好玩

  上文中提到,手机用户的流量消耗意愿代表了一种「认可」:流量消耗越大,意味着用户耗费在 APP 上的时间越多,投入的成本越高,他们从中也能获得更高的愉悦感——不然他们也不会「投入」。

  而对于一款音乐 APP 来说,决定用户「投入」的程度则取决于三点:好听、好用、好玩。

  首先,音乐内容是音乐 APP 的核心,能够满足用户听歌的需求,才会消耗流量,也就是「好听」。

  近年来,网易云音乐通过战略合作,获得众多的音乐版权方的支持,优质音乐内容库越来越大。尤其是今年以来,网易云音乐先后与华研国际、B2 音乐、乐华娱乐、KING RECORDS(日),NBC 环球娱乐日本公司、BigHit(韩) 和 Loen Entertainment(韩) 等达成合作,表现抢眼。

  此外,网易云音乐通过「石头计划」建构了一个强大的原创音乐生态,每天有大量优质原创音乐作品源源不断的上传到网易云音乐平台上。截至今年 9 月,网易云音乐平台入驻独立音乐人总数超过 7 万,是国内最活跃的音乐社区和最大的独立音乐人平台。同时,平台已与包括万晓利、陈鸿宇、花粥、房东的猫、谢春花、Jony J、徐秉龙、金玟岐、AY 楊佬叁、木小雅等众多独立音乐人达成了深度合作。

  其次,作为 APP 用户,选择一款 APP,除了核心内容,体验也是重要的考量标准,也就是「好用」。

  一款 APP 体验好,用户爱用,就会在使用时长或打开次数累积时长等指标上看出来。网易云音乐的用户体验质量在业内是获得普遍认可的,这一点也是有迹可循的。

  据 Trustdata 发布的《2018 年 Q3 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分析报告》,2018 年第三季度,网易云音乐的日均启动次数在音乐 APP 领域优势明显,最高达到 6 次。由此可见,网易云音乐用户相对较活跃。

  Trustdata《2018 年 Q3 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打开次数并不意味着流量消耗就大,但用户愿意打开 APP 本身可以部分说明对于体验的认可。

  再次,这个 APP 上有足够多的功能可以让用户更长时间的使用,也就是「好玩」。

  音乐 APP 已经不仅仅只是听歌用的播放器,除了听歌,看视频、刷评论、看专栏文章等都会消耗流量,而网易云音乐无疑已经建构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内容群落」。

  网易云音乐内容群落

  在这个内容体系中,「评论」已经成为听歌之外一个重要的「用户据点」,网易云音乐用户已经养成了边听歌边刷评论的习惯,比例高达 50%;同时,随着今年网易云音乐越来越重视视频的使用和推荐,视频播放量在网易云音乐整个内容体系中的比重也在不断提高,首页推荐的视频播放量在 300-500 万量级的比比兼是;另外,不可忽视的还有以动态为代表的社交功能,和以专栏为代表的自媒体内容也已经成为网易云音乐用户喜闻乐见的内容消费点。

  用户为什么愿意在网易云音乐上消耗流量?

  上文提到,「好听」、「好用」和「好玩」构成了用户选择使用一款音乐 APP 的基本要求。同时,每个音乐 APP 又会在上述三点的基础上表现出自己独有的特色和优势。

  那么,从各种不同的数据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出网易云音乐在刺激用户投入上表现出哪些优势呢? 新音乐产业观察认为主要有三点:

  1. 用户忠诚度高

  上线伊始,网易云音乐就以强调体验著称,优质体验帮网易云音乐积累了一个巨大的重度用户群,而且用户忠诚度很高。

  比达咨询《2018 年第 1 季度中国数字音乐 APP 市场监测报告》

  从上图中比达咨询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对于不习惯使用多个数字音乐服务的用户中,网易云音乐用户最多,这部分用户无疑是网易云音乐用户中的核心层。

  用户的忠诚度也可以从「留存率」上看出来。在 QuestMobile 去年发布的《2017 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年度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网易云音乐 30 日留存率行业最高。

  QuestMobile《2017 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年度报告》

  2. 挖掘细分市场潜力

  上文中提到,「好听」是用户选择音乐 APP 的基本要求,但是,音乐又是一个典型的细分市场,不同风格的音乐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圈层」。充分挖掘细分市场的潜力,提高曲库的利用率,帮不同类型的音乐找到自己的听众,也可以让用户更愿意消耗流量。

  这一点网易云音乐无疑做得比较突出,借助优秀的智能推荐、专业的编辑推荐以及多种方式的深耕细作,网易云音乐在说唱、民谣、电音、国风和禅音等细分市场表现出色。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 的《2016-2017 年度中国电子音乐市场研究报告》

  以电音市场为例,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 的《2016-2017 年度中国电子音乐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在中国电音爱好者在线音乐平台 TGI 中,网易云音乐 TGI 居首,达到 122.2,网易云音乐的电音爱好者占比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随着网易云音乐获得中国电音社群的认可,网易也建立自己的电音品牌 FEVER 放刺,推动中国电音生态建设。

  3. 用户年轻化

  互联网是年轻人的世界,年轻用户的线下消费能力也许不如年富力强的 70 后、80 后,但是在线上流量消费上却是主力军,年轻人越活跃,流量消费量就越大。极光大数据发布的《2018 年 4 月大学生群体 app 行为研究报告》显示,网易云音乐在大学生人群 APP 偏好指数中排名第 3,是榜上唯一的音乐 APP。

  另外,根据 QuestMobile 的《2018 中国移动互联网在线音乐行业报告》,网易云音乐和哔哩哔哩以及抖音的用户高度重合,二次元、年轻和潮流特质突出。

  这种「重合度」也可以解释用户在网易云音乐上的高流量消耗。抖音和哔哩哔哩在联通的「户均月消耗流量排行」第三和第四,这个排行说明了抖音和哔哩哔哩背后的年轻用户在移动互联网上的活跃度,对于网易云音乐来说,抓住这些年轻的互联网重度使用者,就是抓住了未来。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