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李国庆:关注不同行业需求,为用户提供软硬一体化解决方案

摘要

作为人工智能的「燃料」,数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 TechWorld 2018 上,我们和联想数据中心业务的相关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

如果把人工智能比作是推动人类社会进入到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引擎,那么数据则是其燃料。作为人工智能核心三要素之一,数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说,在整个人工智能普及的进程中,谁能够掌握数据,无疑将占得先机。

TechWorld 2018 第二天下午,联想数据中心集团副总裁,OEM/IOT 业务总经理 Wilfredo Sotolongo、联想集团副总裁,数据中心业务集团中国区销售总经理李国庆、联想集团副总裁,联想研究院企业服务云计算研究室、无线研究实验室负责人黄莹接受了媒体群访。

以下为采访实录,经极客公园整理(略有删减)。

Q1:联想数据中心业务近几个季度取得强劲增长的原因是什么?

李国庆:首先我觉得最重要的从去年开始打下了一个特别好的基础,去年我们把 DCG 的团队独立了出来,从而可以去做更深入的了解,不管从设备要求、数据中心要求还是方案要求,都能够更好地考虑我们的客户,他们去追求什么。

第二我们的全球团队也从一年半前也独立起来,累计了大概三年 IBM 的基础。大概三年前我们收购了 IBM,其拥有一个非常专业的团队。包括我们超融合、服务器、存储以及网络,我们都能够走到行业前列。

对于 DCG 我们的愿景非常清楚,特别是对于中国 DCG 的愿景非常清楚,我们要作为助力者帮助用户做数字化转型,要利用自己的经验,帮助我们的用户完成转型。我们也有一个专注的 DCG 全球团队,从产品,从研发各个方面,从传统的数据中心到上云,端对端的提供解决方案。

Wilfredo Sotolongo:从我们各种的统计数字来看,我们集团业务之所以能够有如此强劲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领域:超大规模、超级融合、超性能计算。这三大领域是目前我们看到我们的客户以极快地速度增加消费的技术和领域,因为我们的客户要利用这些全新的技术来更好地为他们的客户提供服务和解决方案。

另外在过去两年的时间里,因为有这样的趋势,我们就把整个数据中心集团的关注点从原来的方向调整到现在,物联网业务虽然规模相对比较小,但是它发展的速度会非常快,未来短期之内我们会看到一个业务高速地增长。

Q2:未来 AI 产品线的规划是什么?

Wilfredo Sotolongo:人工智能是最近一段时间行业当中特别热门的高频词,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说到根本,人工智能是一种高水平的编程模式,它是基于大数据用一些全新的算法实现的编程,使人类实现以前不能实现的计算方面的要求。

未来我们数据中心在产品线的规划上面是要让所有的产品都具有能够内嵌入人工智能的能力,我们所提供的全线的产品和服务都将具备全新的编程的模式或者说是机器学习的人工智能能力。

接下来你会看到我们会不断地推陈出新,能力会进一步提升,比如说,我们会宣布一些高性能平台,这些平台可以实现高密度 GPU 的计算负载,也会推出一个在边缘计算方面的服务器,会用在一些尺寸规模非常小的终端设备上,我们现在不断推向市场的家庭办公或者智能办公的设备当中也内嵌入这样的智能能力。

黄莹:针对 AI 的支持,联想不只是在硬件平台方面,还有软件平台。刚才讲到的 LiCO+AI,使这些企业上 AI 应用的时候,能够更好地更方便地把 AI 能力用起来,这是联想比较有特色的一点。还有一点我想强调的是,联想不仅仅把 AI 用到机器里面,还把 AI 应用到整个数据中心的管理,我们在用 AI 机器学习的方法来让它对大规模数据中心进行自动化管理。

Q3:联想如何看待即将到来的 5G 时代?

黄莹:5G 对于联想来说是一个战略性机遇,其不仅会极大增加我们的网速和带宽,而且它还会广泛应用在工业和社会,对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或者说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所以针对这种情况联想实际上对这一块是十分重视,不管是从我们的设备,还是从基础架构,你们不久会看到会有一些新的方向,这些都是联想在 5G 之前很难想象的进入新的领域,现在我们把这个看作是联想的战略方向。

具体来讲,比如说产品上,AI 目前的移动性和持续性是很差的,但是如果有了 5G 以后它可以让它整个用户体验发生根本性变化,从体验以及个人应用上都会有更大的发展。联想的 5G 手机会出来,这都是对 5G 在社会端的布局。

同时,5G 跟 IOT 服务器也是有极大关系。IOT 在 5G 里面有一个很大的架构上的变化就是,把它原来从核心网推到边缘,来更好地支持工业互联网,和边缘计算和边缘服务器直接相关,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有 IOT 的部门成立,还有团队方面我们会做更多的工作,这都是跟 5G 的到来有很大的关系。

Wilfredo Sotolongo:我用两个实际的例子来阐述一下我们 5G 时代的一些战略方面的考量。

我负责的目前规模还比较小的业务规模领域,明年我们会推出针对不同目标搭建边缘计算的服务器,什么叫针对特定需求呢?那就是针对特定尺寸的设备有这种特定的连接要求的,又或者说终端设备本身,边缘设备本身有极强的自我修复和自我诊断的能力等等,这些都是由 5G+LTE 混合支持的能力。

这种在制造型的企业当中会有非常好的使用的范例,利用这种边缘的服务器,工厂可以在不需要有线连接的情况下,在工厂里面布很多的摄像头采集数据,来实时监控整个生产的过程。所以我们会看到 5G 的到来是一个巨大的赋能的态势,它能够让人们做到以前因为成本㢧于高昂所做到一些新的使用的范例。

Q4:现在有些厂商在提全站云的概念,联想对此是如何理解的?

Wilfredo Sotolongo:我们现在经历的是回到一个分散化的趋势当中,你会看到计算也好数据也好,能力也好,包括决策的自主权也好,都在从中心向边缘在进行分散。其实这样一个分散化的趋势和过程以前也曾经出现过,因此,我觉得本质上其实谈不上一个全新的理念或者全新的解读,我认为这只不过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在如今我们可获得的技术基础之上我们搭建一些新的架构。

在过去七八年的时间里面,云一直是一个热门的话题,在云的时代计算是实现了一个集中化的过程,但是现在我们看到有一个新的反向趋势在出现,那就是边缘计算的崛起。我们认为,边缘计算的规模会比云计算的规模要大得多,因为你只需要考虑一下这些边缘的终端设备他们的智能的能力以及他们采集和处理的数据量你就很容易可以想象得到。

除了边缘计算之外,在包括中心和边缘之间的中间地带我们还需要有一些东西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提云计算,也提核心的计算,它是指我们有这样的一种功能,能够和边缘的设备来进行互动,来通过这两者之间的互动实现企业的某种流程或者商业上的应用。

联想所做的数据中心的技术就是不断地在技术上推陈出新,让我们的数据中心的整个的架构能够更加地先进化。就我个人来说,我是特别被边缘计算,或者边缘的大趋势而感到兴奋的。

李国庆:最近几年大家都在说公有云,但是如果看今天的用户,上公有云不是第一步要走的,我也看到很多用户都谈私有云,都推到说可能是安全各个方面的考虑,说我先上超融合的平台,把资源集中起来,这可能是第一步。

联想数据中心之后的方向是要看真正客户的需求,我们的目标是要做一个平台,一个独立的平台,看用户怎么能够利用 IT 作为他的竞争点,这就是我们的目标。

黄莹:其实我们现在看到的一个现象实际上就是计算极大的分布到各个领域里面去,但是归根到底到最后还是这些数据都会拿到某一个计算的平台上面对它进行计算,不管它是在边缘还是在云里面,互相之间可能都是打通的,最终上面所跑的那些内容,无非是传统的那些比如说 ERP 那样的,也有 AI 的,看模式的话进行各种搜集一定量地进行汇总和计算,最终产生智能,能够对整个原来的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

Q5:联想数据中心是如何为用户提供赋能的?

李国庆:从市场的角度,我们会非常细地去关注不同的行业的需求,例如在电信这方面,从软件到硬件我们希望能够提供一个解决方案,能够帮助我们的用户。

另外从智慧、智能这方面,我们通过联想创投公司,我们也投了蛮多 IT 业务,每次我们投资的下一步怎么能够形成一个比较全面地方案。所以第二方面我们会通过我们的 IT 投资,特别是在智能转型方向,我们会专注在某个领域,刚才我谈了像医疗、交通各个方面,所以这就是联想我们怎么能够更深入地帮助我们的用户。

Q6:有关数据中心的能耗问题,联想是怎么去解决的?

Wilfredo Sotolongo:我们做了一个专门针对能耗控制的叫调度器的这样一个软件产品,也就是说我们会在数据中心里面布上感应器,传感器会采集数据中心的温度以及数据中心运转的时候所消耗的能量,这是在服务器这一层的。

采集这些数据以后,会根据事先制定的相关的政策和原则来分配工作的负载。另外一个技术是关于整个数据中心冷却的基础架构的,这方面的技术已经非常非常多了,但是,能够对调度器进行调度和管控的技术是非常有限的。

联想和一个公司一起合作,做了一个听起来很炫酷的词叫计算应用平台,说白了就是给每一个小小的服务器里面它都能够有这种传感的设备。不管数据中心工作负载怎样,冷却情况怎样,消耗电力等等,所有的信息都会得到信息的采集汇报回来给后台,做一个负载的具体的优化。

通过负载的优化降低整个数据中心的能耗,就是你说到的节能的问题。我给你举的这两个例子都是软件层面的例子,也是过去几年的时间里面联想开发并且广泛使用的技术,能够很有效地帮助我们提升数据中心的能耗水平。

Q7:在如今物联网时代,联想在数据安全方面有着怎样的思考?

Wilfredo Sotolongo: 数据安全性是整个行业面临的最为棘手的问题,也是在物联网解决方案方面,可以说是比较扯后腿的问题,联想的做法是要从所有的各个角度一起来处理。

首先从设备终端层面上,在我们数据中心的集团来说,长久以来我们在安全,在硬件的安全性和认证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 DPM 的芯片,加密的框架,加速的管理等等,已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这对于整个 IOT 来说还是不够的。

因为 IOT 就是物联网的脆弱性,易攻击性是体现在终端层面上,我先说的是设备端,我又说了我们 IOT 部门以前已经做的一些什么加速、加密等等,现在我要提到的第三个层面,或者第二个角度就是整个系统各个环节相互的协同,因为安全的风险点是存在于最终端的那些点位上,因此我们需要由整个行业希望全生态系统的配合,来针对 IOT 的平台制定一个,部署一个全行业都能够接受和执行的标准,所以是三个角度,我们从三个维度做这个工作。

黄莹:联想未来在 IOT 领域不仅要在硬件上发力,还会在硬件上搭出一定的平台以后,能够保证它比较有效地运行,跟不同的环节之间有很好的连接,像今天早上提到的整个私有云的方案,未来我们会把私有云的边缘靠近,让它们之间很好地连接在一些比较极致的场合里面,像之前提到的高清的视频环境,此外,我们也还会做一些专门的工作能够让这方面的 IOT 可以做得更好。

最后,要做成 IOT 不仅仅是靠联想一家,还有很多方案提供商和我们一起来做,我们会推出一个开放的平台,让各个方案提供商和我们一起把这个平台做大做强。谢谢!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