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并不担心 iPhone 销售逐年趋于平稳,因为它们在计划实现「硬件做软件的载体」的宏伟蓝图;为什么专家和权威日益失去公信力,社交媒体平台是系铃人,如今也要做解铃人;《MIT 科技评论》要在数字出版大潮下押注纸质出版,这会是最后的「挣扎」吗……这里是TechBoard 第十四期。 TechBoard 是一个全球视野下,甄选每周重要科技评论的栏目。我们将以摘要的形式引入值得阅读的科技评论文章,并鼓励读者去阅读原文。
《苹果在建立一个前所未有的媒体平台》
近几年来,iOS 上新特性的创新日益放缓,iPhone 的销售在财报上的曲线逐渐平稳,但这不一定是坏事。或许 iPhone 已经覆盖了它能覆盖到的用户群体,苹果下一步考虑的是基于 iPhone 能延伸出哪些其他硬件(如 AirPods、Apple Watch)以及 iPhone 上要搭载哪些软件。就像乔布斯曾主张的,「硬件是软件的载体,软件才是关键」。而就目前来看,苹果有望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家市值破万亿美元的公司,令其不断增值的,从财报看来,是近年来持续增长的内容和服务领域。
本文作者 Ryan Christoffel 认为苹果是在建立一个从未有过的媒体平台,这个过程看似没什么关联,但实则是把各要素逐渐拼凑起来的过程,就像一座大楼在盖好前,除了建筑师外谁也不知道封顶是什么形态。
三四年前,苹果主要的媒体平台还只有 iTunes 一个,而如今苹果的分发平台有应用商店、音乐、图书、新闻、播客……不仅数量增多,还做出了差异化。Ryan 认为苹果的目标是将硬件、软件、服务三者结合,从内容分发到内容探索,苹果想提供给用户一种全套、完整且自洽的体验。
绝大多数苹果提供的软件和服务都建立在用户使用苹果设备的前提下,反之亦然,如果你拥有苹果设备,你也更可能会优先选择苹果提供的服务或软件。另一方面,苹果也逐渐在把跨平台的用户体验做得统一,比如苹果在这届 WWDC 上强调 macOS 不会和 iOS 互通融合,但给 macOS 新增的几个应用却都是「iOS 样式设计」。当你和苹果生态连接得越紧密,就越倾向使用其原生的服务或应用。而在每一代系统更新中,从手表到 HomePod,苹果都在把原生应用优先跨平台整合,试图提供统一且无缝的体验。一旦用户融入了苹果生态,为内容和软件付费就像定期换新款设备一样自然。苹果也不仅是要整合软硬件,更重要的是深耕媒体平台。自去年以来,苹果大力投资视频领域,不仅优化了 tvOS 和整合视频内容,还要充实原创内容。而前不久苹果又全资收购了在线杂志订阅服务 Texture,此举也被视为苹果要在新闻分发上有所行动。
互联网上的内容越来越多,有时发现好内容比创作好内容还难,因此除了内容分发外,苹果还通过人工推荐、个性化选择以及社交分享来聚焦在内容探索上。无论是 Apple Music,去年 iOS 改版,还是今年 macOS 改版的 App Store,苹果都特别强调了其人工推荐的特性。而在播客、TV、图书等应用上,过去算法和榜单呈现的推荐也在加入越来越多的「人工干预」。不同于其他内容平台会根据用户的浏览历史用算法推荐所谓的「定制化内容」,苹果的个性化推荐则是结合了算法和用户自主的选择,比如 Apple Music 的「For You」和 iOS 12 新设计的 Books 应用,都是需要用户手动标注「喜爱/不喜爱」来告诉算法自己的偏好。社交分享也是发现新内容一个重要的方式,过去苹果使用的是算法综合得出的「排行榜」,但在 iOS 11 的 Apple Music 上,苹果提供了丰富的分享选项,分享的场景也更为「私人」,不再是「大家都在听什么」,而是「我朋友在听什么」「我关注的人在听什么」。这样的社交特性可以直接套用到苹果其他的内容平台上,而这样的社交特性又是建立在喜好鲜明的一个个用户上,以用户而非某一内容形式为单位去关注,这样利用社交的内容探索功能只有苹果能做得出来。
苹果早已不只是一家硬件公司,也不只是软件和服务公司,它还逐渐在成为一家媒体公司。但它也不同于其他媒体公司,它自带庞大的用户和产品基数,并正在利用其优势来统筹硬件、软件、服务和内容,试图创造出以每个用户为单位的个性化体验,这种体验将被苹果打磨成「唯有苹果可以提供」的程度,而苹果在未来要做的,或许就是让这种整体的体验足够好,好到让用户难以脱离也无需脱离苹果的「生态系统」。
延伸阅读与参考:
TechBoard#12 中推荐过的《苹果在探索中的下一步》,那篇文章中预测苹果下一个跨时代的硬件产品可能是智能眼镜,同时,现在的苹果在创新上或许考虑的不只是某个产品,而是通过多个硬件、软件和服务统合进而创新出某种使用范式。
TechBoard#5 中推荐的《苹果找到了给华尔街的「说辞」》,作者认为资本配置将取代 iPhone 销售量和苹果生态圈成为应对华尔街的新说辞。
《没有一个解决方案能让互联网更去中心化》
无论是技术还是理念,去中心化在近几年都是互联网上一个重要议题。除了各种加密货币外,还有周期性发布的文章提醒网民「勿忘开放互联网(Open Web)」。但《经济学人》这篇文章则给互联网的去中心化下了个更为悲观的论调。
去中心化的反面是互联网巨头的垄断,但作者认为,没有人真正地会觉得互联网能回归到诞生期时完全分散的状态,分散的反面或许不是聚集,也可能是混乱。比起拆除巨头们建立起的数字围墙和数据高塔,开辟一块新的多元化的数字广场更为重要。那作者眼中的「数字广场」是什么样的呢?不妨回看消费者级科技和互联网的发展,以史为鉴。
若不是美国通讯业垄断巨头 AT&T 在 1956 年被迫开源其部分关于晶体管的专利,就不会有后来奠定了现当代硅谷气质的科技公司英特尔;若不是 IBM 在 1969 年因被指控垄断大型计算机,因此没有将软硬件分离开发,那可能就不会有后来统治了 PC 系统的微软;若不是微软面对 2000 年左右欧洲和美国推行的反垄断热潮,不得不让第三方浏览器在 Windows 上「畅通无阻」,那谷歌可能不会只用了二十年就攀爬到如今的地位。因此,打破垄断的方法或许不是将巨头耗时耗力精心建起的围墙或高塔推平,而是要求其开放,从而降低其他尚处萌芽的初创公司进入市场竞争的门槛。降低门槛不只要靠网民的呼吁和去中心化的技术,回看历史,政府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也非常重要。
有时政策一心想矫正这种情况,但要么是跟不上时代,要么是不够了解行业,反而帮了倒忙。比如美国的数字千年版权法和计算机欺诈和滥用法案,在当时是为了保护数字版权,在如今却使得小公司接入大公司数据被判为违法犯罪的行为。抑或是前不久欧盟推行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我们曾多次在 TechBoard 中提到过它对大公司隔靴搔痒的影响和对小公司的打击。还有今年美国议会投票要废除「网络中立」,至今各州还在抗议和拒绝该政策的推行。
如今,不同于互联网诞生期时线上线下的分明,数字技术早已深入渗透到社会之中,权力下放最终是一个民主问题。随着数字技术越来越深入地渗透社会,两者变得越来越相互交织,回顾信息技术发展史,往往是小调整能威胁到大巨头,技术和监管也必须要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调整,而不是寄希望于一步到位。我们不是要消灭某个巨头,而是要把制定规则和玩法的权力从巨头手中夺回来。
延伸阅读与参考:
我们曾在 TechBoard#6 中推荐的《开放、封闭、隐私》,其中提到 GDPR 对小公司与大公司竞争的不利影响;TechBoard#7 中推荐的《如何对待隐私悖论》;TechBoard# 10 中推荐的《为什么互联网巨头们担心 Web 3.0》,文章作者认为去中心化的技术将颠覆如今被互联网巨头垄断的 Web 2.0,从而进入 Web 3.0 时代。
硅谷著名风投 Om Malik 的观点:参与隐私监管立法的团队中应该加入更多有技术背景的专家。
华尔街日报:《谷歌和 Facebook 很可能从欧洲的隐私监管中获益》
纽约时报:《正在逼近的隐私监管如何强劲了 Facebook 和谷歌的实力》
《我们正处于对不信任科学的「流行病」中》
近日,罗马尼亚麻疹患者人数激增,较之前两年,今年欧洲整体统计的麻疹病例增加了 400%,而大洋彼岸的美国也难以幸免,堪萨斯州刚刚遭遇了近十几年来最严重的麻疹爆发,而患者中绝大多数是来自未接种疫苗的家庭。同样的病症,同样的根源,罗马尼亚和美国的部分父母都被「打疫苗会诱发自闭症」的谣言所蛊惑。哪怕 18 年前麻疹在美国就被基本消除了,但这几年谣言和麻疹都再次肆虐,其背后所折射的,在本文作者 Gleb Tsipursky 看来,是科学机构近年来遭受的信任危机。
文中列举了几个数据来佐证这一观点:2006 年,全美民意调查中 41% 的受访者对高等教育「很有信心」,到 2014 年,这个数字掉到了 14%。学术界之外,公众对科学的态度也发生了掉转,2009 年到 2015 年,认为「科学让生活更艰难」的人数增长了 50%,到去年只有 35% 的受访者对科学家「充满信任」。越来越多的人称,他们个人的观点和专家观点同等分量,《联邦党人文集》的撰稿人 Tom Nichols 还在去年出版了《专家的消逝》,集中展现了专家和权威机构近年来在美国不断衰落的公信力,以及公众反专家、反智潮的兴起。
Gleb 认为科学及专家在近十年的社会公信力不断下降的重要原因就是移动互联网及社交媒体的兴起。在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大范围普及前,公众对一个专业领域的了解多来自于主流媒体上侃侃而谈的专家,但随后社交媒体的出现使得每个人都可以发表意见,发声者观点能抵达多少的受众,考量的不是发声者的权威性,更可能是其传播度和在搜索引擎上的排名。另一方面,权威本身和有辨识权威能力的人之于整个用户群体而言是少数派,社交媒体平台又对不实内容管理甚少,导致读者更可能选择符合其直觉和偏好的信息,而不是事实。这些信息多是用耸人听闻的标题、断章取义甚至凭空捏造的观点和加工过的图片作为工具,再利用证实偏见、过滤气泡等人类思考过程和大众心理中的漏洞,结合算法,得以让不实信息在社交媒体上比可靠信息在传播速度和广度上都快得多。这也就使得小到家里要不要打疫苗,大到国家选举都深受不实信息的误导。那么专家和权威机构如何重塑公信力?公众又如何不受不实信息之欺呢?
一是平台监管,无论是用户情绪还是社会影响,各大平台都在打击不实信息,YouTube 在试图把维基百科融入视频边栏以做参考;Google 重推 News 给一条新闻呈现出多家权威媒体的报道;扎克伯格将 2018 年的目标定为「防止 Facebook 被当成错误的工具使用」。二则是专家要主动站出来树立权威。在文章中作者提到了几个项目,如去年开始举办的「三月科学运动」街头游行;鼓励学者普及他们研究的「学者战略网络」;呼吁公众人物、组织和公民签署「Pro-Truth 承诺」,其中列举了 12 项辨识信息可信度的基本步骤。
最重要的还是公众是否能建立起对来源不可靠信息的怀疑态度。我们不能因为某一两个专家被揭露出是「砖家」就否定所有的学术权威,也不能听风就是雨偏信一家之言。在这场科学和学术权威的信任危机中,最大的受害者是受蒙蔽、被欺骗的公众,而唯一的获利方,则是骗子和造谣者。远到人类的未来,近到你我的日常生活,不实信息就像蛀虫一样,随时侵蚀人性这根曲木。
延伸阅读与参考:
文中统计数据的参考来源:《社会语境如何影响了公众对于高等教育的信心》
研究机构称不实信息在社交媒体上传播速度比可靠信息快 10 倍
一种关注:《比起放弃印刷出版,119 岁的〈MIT 科技〉评论选择加倍下注》
大多数纸媒在向数字化出版靠拢,「温和派」如《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近年来大力推广线上订阅电子版杂志、建立网站付费墙来作为盈利手段。「激进派」如创立于 1922 年的《哈佛商业评论》去年起彻底放弃纸质版。在这种潮流下,创刊 119 年且主题围绕「科技」的《MIT 科技评论》却决定加大对纸质版的投入,还要和电子版做出差异化。但这本两个月才发行一期纸质版的科技和商业主题杂志,要做出怎样的翻新才能让其克服两个月内容的时间差呢?
近日《MIT 科技评论》重新设计了其纸质版杂志的版式和内容编排,旨在不让纸质版只成为「一个月前网站文章的打印版」,而是要彰显出其独到的立场和讲故事的方式。在内容长度和出版频率都没变的前提下,翻新的纸质版用纸更厚,也更强调其版式设计,新版《MIT 科技评论》把使用了六十多年的 Helvetica 换为了 Neue Hass Grotesk。首席内容官 Mongeon 表示,《MIT 科技评论》曾在五十多年前曾是美国平面设计中的先锋,如今翻新也是想重回荣光。
在内容编排上,两月一期的《MIT 科技评论》将把内容更集中在一个主题上(比如新一期将是「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化」),并且将一个主题拆解为三个板块:How、Now、Next,让无论是对主题一知半解的读者还是业界人士,都能从每期杂志中有所获益。至于上文所提到的「内容时间差」,CEO 和发行人 Bramson-Boudreau 认为,印刷不仅使其历久弥新,还能从多方位且有深度地阐明一个复杂棘手,让大众难以理解但又与未来息息相关的主题。至于《MIT 科技评论》大张旗鼓翻新纸质版的原因,CEO 表示他们视纸质版为一款产品,并且有信心将其投放到这个竞争激烈的内容市场中。
在当下,数字化订阅「愈演愈烈」,富媒体与电子版相辅相成逐渐成为主流的内容分发形式。这本两月出版一期,厚重的纸质杂志能否凭其平面设计和内容编排理念来让读者关掉网页和平板,重拾印刷杂志?这也许是一种重当先锋的创新,但也可能只是老调重弹无人买账。
延伸阅读与参考:
《哈佛商业评论》去年起放弃纸质版的表态:《放弃纸质版,〈哈佛商业评论〉在寻找在线杂志最好的出版形式》
《MIT 科技评论》首席创意官编写的《〈MIT 科技评论〉重新设计面面观》
Q&A:为什么 Google 和 Facebook 这类公司会提供免费食物?
几十年前,英特尔在硅谷树立了科技公司沿袭至今的「打破层级、鼓励创新、非流水线」的企业文化。近十年来,以谷歌为首的硅谷科技公司们则在前人基础之上,打造了令其他行业艳羡的工作环境:开放式办公、丰富的娱乐设施,还有免费自助餐和小食!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硅谷的科技公司会纷纷开始打造这种舒适宜人的办公环境呢?从事三十多年软件开发的工程师 Barry A Dobyns 在 Quora 上回答了这个问题,他的答案也收到了一干谷歌员工的赞同。
Barry 认为绝大多数的公司都秉持着 19 世纪工业革命后沿袭的办公准则;定点上下班,公司不会考虑员工工作是否愉快,它们视绝大多数岗位都是可替换的「螺丝钉」。而这些公司内部有形资产无非就是办公室、办公桌和电脑,无形资产则是一套考核员工工作情况的指标和记录,公司内不同岗位的职责等。因此在这样的公司中,哪怕有了创新的想法,也难以令其通过工作流程的考验。这可能并不是因为公司死板,而是因为公司的类别不同。你不能要求银行动不动就创新,随意开启新的实验性项目,或者柜台员工可以随意离岗去喝咖啡。
谷歌这类科技公司,它们眼里最重要的资产不是舒适的座椅、自助餐点、新款电脑甚至其中的代码,而是人。它们所在的行业要求它们需要不断创新而不是维持流水线,而创新的源头就是人,因此为了留住人才,就需要打造能让员工开心满意的工作环境。
无论是免费咖啡和食物还是健身房、淋浴室、通行车……这些服务和设施都是用外部刺激来让员工保持愉快的心情,这些设施还很可能会让员工待在公司的时间更长,而不是让员工到点就想走或被迫加班。更何况许多创新,也都源于遍布公司的「零食角」、「放松角」中的一次次闲谈。
其实这也可以映照科技公司的投资模式,即「广撒网,捞中就是一条大鱼」。若一次突破性创新的获益就能覆盖掉所有日常的「小恩小惠」,无论是初创企业还是大公司,这都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编辑:克里斯
题图:Z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