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Board#9:科技的两种哲学;付费订阅制噩梦;科技大亨们的「准慈善」;硅谷公司员工平均在职时间……

摘要

这是 TechBoard 的第九期,我们推荐了 Ben Thompson 阐述的他眼中当下科技业两种不同的行事方法和其反应的理念;付费制支持者对当下「步子迈大了」的付费订阅制的批评和反思;科技大亨们「神眼观」下的「让未来世界更好」;常视屏幕给我们带来的「世界致盲症」;David Brooks 看他眼中两次改变世界的人:Stewart Brand;硅谷大型科技公司的员工平均任期时间及《连线》制作的两分钟短片:我们对手机上瘾了吗?

TechBoard 是一个全球视野下,甄选每周重要科技评论的栏目。我们将以摘要的形式引入值得阅读的科技评论文章,并鼓励读者去阅读原文。这是 TechBoard 的第九期。


《科技的两种哲学》

去年至今科技业风波不断,近期科技公司大会频发,这使得今年各公司在大会上都不得不表个态,无论是通过言说,还是发布融入其公司理念的产品。跳出公司进展、新产品、态度口号之外,我们还可以以更大的视角来观察引领世界的这几家大科技公司,既 Ben Thompson 阐述的他眼中当下科技业两种不同的行事方法和其反映的理念。一是以谷歌和 Facebook 为主的「电脑为人办事」;二则是微软和苹果引领的「电脑不为你办事,但它能让你把事办得更好、更有效」。

上周谷歌的 I/O 大会上最亮眼的产品是什么?不是 Android P 和 Google News,而是帮助甚至替代你预约服务、解决「琐事」的 AI 服务 Google Duplex。CEO 桑达尔·皮查伊诚言:「我们想让助理(Google Assistant)帮你把事做完。」无独有偶,I/O 大会前一周,F8 大会上扎克伯格也称:「我相信我们需要设计出能帮助人们更紧密连接的科技。」

本文作者 Ben Thompson 称,引领谷歌的理念是「电脑为人办事」,Facebook 则是其更极端的版本。与之对照的,是 Ben 划分的以微软、苹果为代表的「科技赋能给人而非取代人」一派。

在今年的微软 Build 大会上 CEO 萨提亚·纳德拉说,「微软有责任确保技术能赋能给每个人,我们致力于开发那些能帮助他人再开发出更多技术的科技。我们的使命、产品、商业模式要保持一致,这样你们的成功才能让我们也成功。」比起皮查伊和扎克伯格近乎忏悔式的「我们深感到有责任要纠正它」,纳德拉则认为「这些科技使得各行各业都能从中获益,但我们作为科技行业仍有责任要建立对科技的信任。」或是说这份责任是科技业要共担的,只是不同公司有不同的要求。

而微软曾经最大的对手——苹果,也秉持着类似的理念。这种理念可从乔布斯多次在采访和演讲中使用的「大脑的自行车」比喻中看出。乔布斯称是自行车的发明,让人类从所有物种里最慢速的物种之一,变成了比最快的秃鹫还快两倍的物种。这也是苹果要做的:「制造出能让人更高效的工具」。

(以微软和苹果为代表对「平台」)

Ben 认为这种理念上的分野源于这几家公司不同的运作机制和商业模式。微软和苹果无论是开发软件还是制造硬件,它们都是一个往外发放的平台。而谷歌和 Facebook 则是互联网的衍生品,它们是需要向内聚集的聚合器。平台需要通过建立一套生态来持续吸引用户,而聚合器则需要尽可能地聚集信息和用户,聚集效应越大,用户和内容提供方就越没得选。这也使得平台不能也无法以广告为商业模式,因为怎么用工具是用户自己的选择,但建立在用户规模、信息量上的聚合器,「免费」的广告是唯一可能的商业模式。

(以谷歌和 Facebook 为代表的「聚合器」)

在最后,Ben 强调他不认为这两种理念可以分出谁对谁错,「打造」和「收集」这两种理念我们都需要。但当下的问题是,后者是否应该交由某家科技公司来完成?Ben 认为这是我们需要警惕谷歌和 Facebook 这类公司的原因。「收集」历来是由政府来做的,「收集」的范围会权衡大众的意愿,但谷歌和 Facebook 需要对谁负责吗?而站在发展的角度来看,平台是在创造更多可能性,这是我们未来应对机器人取代当前人类工作的重中之重。

这两种理念就像阴阳一样相生相成,我们需要平台来开辟新的路径,但也需要人工智能来帮我们「争取」一些时间。

《付费订阅制噩梦》

在 Facebook 被爆出数据泄露后,越来越多的人呼吁重新审视我们多年来习以为常的「内容免费看,赚钱靠广告」的商业模式,无论是平台自身的成功(如 Netflix、HBO、Spotify)还是从业者的呼号, 内容付费似乎被捧到了「商业模式正确」的高度。两周前 Bloomberg「迟来」的宣布启用付费墙,然而本周 Medium 却决定取消会员付费的商业模式「实验」。更多的观点也在从付费墙那端渐渐发出,从选择订哪些信息源(我们曾在 TechBoard#8 中提到过 Om Malik 他的观点)到如今开始怀疑这个模式是否偏离了预期。TechCrunch 的这篇文章用了一个惊悚的标题——《订阅地狱——如何不建付费墙》(Subscription hell)就是想说明后者:付费制步子迈得太大了。

本文作者 Danny Crichton 是付费制的支持者,他认为付费订阅是远胜于广告的一种激励机制,同时能避免广告模式引发的隐私和道德问题,内容方也能「挺直腰板」生产优质内容。但付费制已经给他带来了困扰。他认为最先出问题的是定价,Bloomberg 启用付费墙不意外,意外的是它从免费到一个月 35 美元(标准账户)的定价策略。不只是媒体,App、云盘存储服务、电视电影、电商网站会员……各种月费不胜其扰,且都没有要降价的趋势。Amazon Prime、Netflix、YouTube 等平台纷纷提价,越来越多的媒体进入付费墙,付费订阅带来的负担远超于消费者收入的涨势。内容方「不加思考」地选择进入付费墙是症结所在,目前新进付费墙的内容方通常就是把以前免费的内容变成付费可看,而非提供比原先质量更高的原创内容,且定价不参考其他同质媒体,非常任性。作者称这种趋势必须悬崖勒马了,别毁了原本前景一片光明的付费制。

Danny 认为,良好的为内容付费的订阅制应该像「可选升级」而非「收人头税」,付费订阅应该提供以前没有的新功能、新内容和新特性,同时过去提供的内容照旧采用过去的模式提供。Danny 以期以颠覆院线行业的 MoviePass(每月 10 美元,在参与项目的影院随便看电影)举例。MoviePass 的用户可能会因为订阅了该服务培养出新的观影习惯,比如过去只看好莱坞大片,现在既然可以随便看了,不妨去看看艺术电影呢?这就是付费订阅提供的「新选项」。不只是媒体平台付费订阅跨步太大,作者也点名了近两年一次性买断的 App 变成付费订阅的趋势,最典型的就是热门写作软件 Ulysses。Danny 曾花了 70 美元买了 macOS 和 iOS 平台的 Ulysses,结果现在 Ulysses 转 40 美元/年 的订阅制了,但软件的开发成本和功能更新与定价相差甚远。

作者在最后指出,要建立良好的付费订阅机制,营销人员不应该让 1% 的读者付出高昂的代价,而是如何让可以接受更低价格 20% 的读者去乐意付费,重点是更多人的参与而非用价格门槛排斥大多数。实际上,多家内容方打包合作的付费订阅制已经在发展了,如 Spotify、Hulu 和 Scribd 的联合订阅,100 多个 macOS 应用每月 10 美元的捆绑订阅服务 Setapp 等等,近日京东 Plus 会员也与爱奇艺会员联动销售,这不仅对消费者更加公平,也更可能让小公司得以与大公司自带的平台压价优势竞争。

付费墙不是说进就进的,内容方要思考自己的内容是否值得付费、消费者是否有能力、同质产品所提供的内容和定价策略……盲目的跟风只会让墙内越来越拥挤,当付费墙倒下的时候,一些内容方可以回到过去当作没发生任何事,但另一些却只能选择消逝,这无论之于用户还是内容提供方,都是遗憾和损失。

延伸阅读和参考:

我们曾在我们在TechBoard #3中推荐了 Medium CEO Ev Wiliams 的文章《内容分发模式的合理化》,其中 Ev Wiliams 阐述了他对内容付费趋势的洞见和 Medium 模式的理解。

《马斯克、扎克伯格、贝索斯及其不确定的慈善事业》

近百年来,挖石油的洛克菲勒、卡内基,开铁路的范德比尔特,造汽车的福特、斯隆等富豪们在生时或死后处理其巨额遗产的方式,多为建立慈善基金会、捐赠大学、图书馆等公共事业。如今科技行业是诞生亿万富翁最多的行业,但科技大亨们的慈善方式却不同寻常。

传统比如,比尔盖茨建立的全球最大的慈善基金会开启的全球疫苗与免疫联盟项目(Gavi),在世界上 73 个最贫穷的国家避免了近千万人死亡,成立 16 年来把这些国家的疫苗接种率从 1% 提高到 76%(2016 年),说这是迄今为止二十一世纪最伟大的公共卫生成就也不为过。但 Gavi 得以取得该成就的原因,不是出于乌托邦的一揽子解决计划,而是到一线的最偏远和危险的地区一点点改变的,Gavi 目前还致力于对毒蚊进行基因改造使其无法传播疟疾。

反观另一派慈善家,比如由马斯克、里德·霍夫曼、彼得·蒂尔等硅谷大亨们为了防止人类不被天网(《终结者》电影中挑战人类的人工智能超级电脑,原本是一个由美国政府研发出来的国防电脑系统,因产生自我意识后判定人类是威胁它们的物种,所以将其人类设定「毁灭」而发动核战)灭绝而建立的人工智能非营利组织 OpenAI。杰夫·贝索斯出于对人口扩张的担忧而建立的太空公司蓝色起源。2015 年承诺捐赠出 Facebook 99% 股票(约 450 亿美元)的扎克伯格在给女儿的信中写道「我们相信众生平等,未来将有更多的人如此。现在,我们的社会有义务去投资,改善后来人的生活……当我们意识到你这一代人和你的下一代人可能不再受疾病困扰,我们都有责任更多地投资于让此成真的未来。」作者指出,以上所列乃至整个硅谷都弥漫着一类慈善观:「如果现在你做的事未来能让亿万人受益,那现在区区百万人的困境可以先放一放。」作者称这是一种出于「先见之明」的「准慈善」。

本文作者 Felix Salmon 认为科技大亨们不在乎大多数人所追求的「让自己、邻里、社区更好」,他们立足的是全世界甚至是假想的未来世界。科技大亨们的「上帝之眼」能使他们居其高位,但远见的另一面是「好高骛远」,常挂嘴边的口号「让世界变得更好」变成了「让未来世界变得更好」,这种慈善观不应该被抵制,但应该被检视。

延伸阅读和参考:

拉里·佩奇曾称他死后要把大部分财产都捐给马斯克

杰夫·贝索斯在采访中表示为什么要花十亿美元去建立蓝色起源,这是他人生中最重大的使命。

《名利场》对埃隆·马斯克围绕「防范未来人工智能灭绝人类」的 OpenAI 项目长篇报道,在引言处直点马斯克以「和未来赌博」出名。《埃隆·马斯克耗资数十亿美元努力阻止人工智能末日》

《屏幕对我们的眼睛和视力做了什么》

你一天要看多久的屏幕?你的眼睛一天有多长时间只盯着从 27 寸到 4 寸的显示屏?你有没有时常觉得屏幕不够亮?除了像素游戏外你是否难以忍受「不够清晰」的显示?

我们是否不知不觉的患上了「手机致盲症」?

就像作者 Virginia Heffernan 在文中以蒙古牧民举例,牧民们平时就盯着一望无垠的草原上移动的羊群,这让他们视觉敏锐的同时,视野也变宽了,但时间长了,牧民们视力上对三维空间里的「深度」感知能力也越来越弱。作者指出,长期从事某项工作后,都会给视力带来「职业病」,比如冰钓渔民可能有雪盲症,焊工会有电焊打眼,最常见的就是大多文职工作者的近视眼。《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称有两例病症可称得上是「手机致盲症」,患者多是在黑暗环境下,一半脸埋在枕头里,一半脸对着手机。医生称这是因为两眼光适应不同步导致的短暂眼盲。

其实长期面对屏幕造成的视力问题医学术语为「计算机视觉综合症」,症状为眼睛干涩、模糊并伴随头痛。治疗该症状也非常简单:每看 20 分钟屏幕就休息 20 秒,看 20 英尺(约 6 米)外的东西。然而作者认为,这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无法解决屏幕对视力的负面影响。

科学作家 Gabriel Popkin 在华盛顿开展了「带常看屏幕的人观赏树」的活动,作者指出,这不是一种「治疗手段」,而是唤醒了我们逐渐丧失的,对周围自然环境的观看、欣赏的能力。计算机视觉综合症也好,手机致盲症也好,或许都不会让我们彻底失明,但眼睛和视力是为了观赏而非只是「看得见就行」,当我们思考屏幕是否损害了我们的视力时,我们也应该想想应该怎么用好视觉这个能力。

正如 Gabriel Popkin 在开展了赏树活动后,他从一个「一树不识」的树盲,成了一个能认出几十种树的业余树艺家。他感叹道,「花一点时间观察一棵紫荆树,聆听在采花的雄峰,我保证你不会觉得无聊的。」

不要只让密集的像素和表情符号进入你的视野。

人物:《两次改变世界的人》

《纽约时报》著名专栏作家 David Brooks 近日发表了篇讲述 Stewart Brand 如何两次改变世界的文章,准确地说,是 Stewart 如何有所为,引领了社会变革。


第一次是 Stewart Brand 游说 NASA 发布一张地球全景的照片,这张照片后来成了环保运动的标志性图像。然后他创建了《全球概览》(Whole Earth Catalog),并选用这张照片作为封面。 这是一本反主流文化杂志、产品目录、百科全书……乔布斯曾称它为「我们那一代人的圣经之一」,而那句「Stay Foolish,stay hungry」就出自 1974 年《全球概览》封底的告别语。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全球概览》通过其传达的「个人工具来建立精神家园」,小众的反主流文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 80 到 90 年代的网络文化。1972 年,Brand 给当时如日中天的《滚石》写了篇文章,称一种新的文化在形成,即黑客文化。他把鼓捣电子设备的怪咖和日益衰微的嬉皮士文化联系在一起,最好的能反映这种连结的人是乔布斯,或许说他是受到了这种连结的影响。

Brand 引领的第二次社会变革是在 1985 年,他和 Larry Brilliant 创立了最早的论坛之一 The WELL,科技从业者、黑客、小众文化爱好者得以在上面交流,同时他还帮助 Kevin Kelly 组织各种线下交流会议,在互联网诞生前和早期,这种面对面交流对互联网文化的建立影响深远。

正如 Franklin Foer 在他的新书《无意识的世界:宏大科技下的生存威胁》对 Stewart Brand 的评价:「他表达出了他那一代人的精神渴望,然后解释了如何通过技术实现它们。创新不能只是靠科学,文化推动了它们成真。」

数据:硅谷大型科技公司的员工平均在职时间

Business Insider 根据职场社交平台 LinkedIn 的数据,共分析了优步、Dropbox、特斯拉、Square、Facebook、Airbnb、Box、Twitter、Netflix、谷歌母公司 Alphabet、Salesforce、苹果、Adobe、甲骨文、思科共 16 家公司,总结出了这篇关于硅谷响当当的科技公司们员工平均在职时间的文章。尽管免费餐饮、开放办公空间、交通和托儿服务等福利快成了硅谷公司的标配,但就数据来看,这些似乎已经无法吸引员工「扎根」在一家公司了。

Business Insider 介绍每家公司的最新估值及特殊福利,以垫底的优步为例,优步最新估值为 720 亿美元,公司特殊福利有免费餐饮和零食、无薪休假、健身房会员、叫车和外卖(UberEats)折扣,但优步员工平均待了 1.8 年就离职了。苹果公司表现不错,员工平均在职时间为 5 年,在报告的公司里仅次于 Adobe、甲骨文和思科。而员工最「忠诚」的公司是思科,该公司提供健身房、每年 5 天带薪休假、进修学费报销、社会活动经贴,员工的平均在职时间为 7.8 年。

         (以高时长、周末无休、老板带头不休息闻名的特斯拉以 2.1 年排在倒数第三)

延伸阅读与参考:

我们曾在 TechBoard#7 中推荐过《一图胜千言:对十大知名科技公司的岗位描述所用短语的分析》Textio 发布了对十家知名科技公司在公开招聘的岗位描述中短语的分析报告,从报告中可以窥见不同公司的不同「性格」和公司文化。

科技影像:你对你的手机上瘾吗?

在人人皆有、人人皆用智能手机的时代,似乎用手机是家常便饭,但《连线》这个 2 分多钟的小视频点出了一个问题:「我们是在用手机,还是已经对手机上瘾了?」

每人平均每天要查看手机 85 次,有一半以上是出于「一时兴起」,每次查看要花 30 秒左右。每人平均每天花费 5 个小时在手机上,是我们自己以为的时间的两倍。

为什么我们热衷于查看信息或刷新网页呢?因为这种行为可以刺激大脑释放多巴胺。尽管有 46 个州立法禁止,还是有 48% 的美国人在调查中表示会在开车时发信息,而车祸原因调查显示,有四分之一的车祸源于司机被手机分神。

美国心理学协会认为全球有 6% 的人口患有网瘾,美国一所大学学生研究称这个数字最高可达 26.3%。

延伸阅读与参考:

我们曾在TechBoard#8中推荐过《技术是如何嵌入我们身体的》这篇文章,在其中有关于「人机合一」至今延伸的程度讨论。

以及同期的文章《对儿童开战的科技行业》这篇长文也阐述了新一代青少年对手机的「欲罢不能」以及其上瘾缘由。


编辑:克里斯

题图:《连线》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