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执着和远见,让百度成为了那个「打不死」的巨人。
题记:致敬中国互联网三十周年,所有的伟大源于一个勇敢的开始。
正如凯迪拉克所代表的精神那样:所有的伟大,源于一个勇敢的开始。
年轻的李彦宏在华尔街和硅谷踌躇满志的时候,互联网在中国开始了真正的萌芽。机敏的山西人选择了回到北京,在一间招待所宾馆里,创立了一家名为百度的公司;两年后,他又在几乎所有股东反对的情况下,勇敢地将这家公司转型为搜索引擎公司。
于是,他的「任性」在之后的历史里被传颂为「决心与远见」。
李彦宏的决心和远见,让百度在 2017 年这个 AI 时代的黎明赢得了一个好开局。
这不仅是百度彻底转型的一年,更是李彦宏完成自我「救赎」的一年。在经历了近三年的低迷后,百度终于在 2017 年 10 月完成了反弹,股价突破 260 美元,创历史新高,市值超过 900 亿美元。
孤注一掷转型 AI 的百度,赢得了这场对赌。
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 DNA,从搜索起家的百度有着与生俱来的 AI 基因,而这一点李彦宏比谁都清楚。果断转型 AI,李彦宏的远见无疑是令人钦佩的,更关键的是,这系列转型过程中,李彦宏表现出的坚决和魄力。
有人统计,李彦宏在 2016 年在公开场合一共提到了 513 次人工智能,而进入 2017 年伊始,李彦宏迅速开始了百度 AI 体系的整体构建,前后迎来了陆奇和马东敏两位最高管理层,并在年初的内部《迎接新时代》分享演讲中将人工智能作为重点促成的业务方向。
在把百度的核心业务「移交」陆奇管理之后,李彦宏将把更多的经历放在管理集团投资、公司文化方面,而对陆奇的充分信任也很快收到了成效。
今年 7 月的百度 AI 开发者大会上,自动驾驶和自然语言处理成了李彦宏的新赌注。Duer OS 和 Apollo 这两个百度的未来引擎则全都出自年初李彦宏亲自从微软「挖」来并移交大权的陆奇。
对于 AI 这个未来,李彦宏的决心从未动摇过。2014 年到 2016 年,百度在技术研发的投入接近 300 亿人民币,即便在最艰难的 2016 年,百度全年的研发费用也接近 101.5 亿人民币,几乎和百度全年净利润相等。而李彦宏自己也曾经说:「利润率下降这么厉害,说明我愿意砸钱、我愿意投入,我不在乎华尔街怎么看,一定要把人工智能这事儿做成。」
最终,这所有的坚持和孤注一掷换来了百度在 AI 时代的重新崛起,也借此恢复了百度在国内科技公司中的优势地位。
在今年推迟到冬季召开的百度世界大会上,李彦宏又一次在公众面前聊起了百度的 AI 战略,只不过这次不再是愿景和期许,而是一份份亮眼的成绩单。包括 Duer OS 作为开放平台不断上升的普及率,Apollo 和众多车场的合作也在稳步推动无人车的落地量产,百度更是通过收编的渡鸦推出了自己首款智能音箱 Raven H。
借由软硬产品和大小终端,百度的 AI 战略逐渐落地,并开始悄然「入侵」人们的生活。就目前看来,李彦宏「All in AI」的赌博,博出了一个全新的百度。
所有的伟大,源于一个勇敢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