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在针对谁,我只是说,在座的各位……恩
实话实说,作为一个户外娱乐方式只有电影和逛街的人,我已经有一个多月没进过电影院了。
不是我不想看,实在是七八月份的国产电影清单,光看名字和阵容就能让人打消一半兴趣。对于这些清一色的小说改编+鲜肉主演的 IP 电影,我已经有些审美疲劳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IP 改编电影在我心中就变成了一个尴尬的存在,如果是 IP 改编电影再加上当红小鲜肉加持,那就更加尴尬,我通常会下意识就觉得这是一部难以值回票价的粉丝电影。
这是我一个人的个例吗?或许不是。数据为证,截至七月底,全国电影院单月总票房约为 45 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 10 个亿,降幅达 18.2%,这是近五年来中国电影暑期档首次出现票房负增长的情况。
七、八月国产IP改编电影一览
看着这份惨淡的国产电影暑期票房成绩单,我不禁怀念起去年《捉妖记》、《大圣归来》、《煎饼侠》这三部「暑期档的三驾马车」联手创造国产电影暑期档票房纪录的日子。然而回头看看,这三部没有一部是 IP 改编电影。
市场在发展,观众的观影标准也在上升,随着电影工业的日益成熟,到最后影响观众决策的一定是口碑效应。过去人们看电影是到了影院再选,现在则会先看看豆瓣评分和社交网络上的反馈再决定要不要去影院观看。「人傻钱多」的中国观众似乎终于不再那么好骗,这也是为什么单纯的 IP+明星的制作方式没有以前那么好用的原因。
然而我们还是要理性的看到,IP 改编电影和烂片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只是说过于追求超级 IP 这个概念,确实会让烂片的产生几率大大提高。至于原因,我梳理了以下几点:
开发阶段的 IP 筛选缺乏合理的评估机制
不管一个 IP 先前基础多好,在开发阶段,它都需要另一套评估标准。例如,故事线是否清晰,有没有深刻的故事内核,人物能不能立起来,逻辑上是不是假大空,当然还有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个 IP 与影视语言的契合性到底有多大。
并不是所有小说都适合改编为电影,但是现阶段大部分开发商对于 IP 的评估还是用文学的流行指数去判断,他们看得仅仅只是这个 IP 的阅读量和粉丝量,但这些都是小说的评估标准,它并不能直接套用在影视剧剧本的评估上。
七月上映的IP电影《致青春原来你还在这里》豆瓣评分仅有4.1
而且,仅仅用流行程度来评判一本文学作品的价值本身也不是很科学,事实上,很多所谓的网络小说大 IP,原作故事就不见得有多么饱满。例如现在市面上充斥着的青春小说改编电影,虽然它确实承载了很多人的青春,但……想想我们青春时期的阅读品味,改编成烂片好像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改编阶段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越是宏大的 IP,改编起来就越是困难。这类优秀的原作 IP 通常都具有繁多的人物,广阔的世界观和庞大的剧情容量。而一部电影能够承载的长度却只有短短的一两个小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说清一本书的故事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种时候,制作方就要对情节做出取舍,而为了讨好原著粉丝,保留 IP 中的经典元素又必不可少,几番博弈下来。最后的成品往往既没有原作的厚重,又没有传统影视语言的流畅。
蝙超就是典型的为讨好观众而舍弃了故事流畅性的典型,片中随处可见得DC小彩蛋对剧情其实并无帮助。
与这种情况对应的是一些缺乏明确故事主线的 IP,这类 IP 通常需要在改编阶段自行填充内容,此时制作方出于对热点的追逐就不免会将 IP 往热门的题材类型靠拢,于是,最终我们就会看到一部集合了诸多网络热埂的大杂烩电影。
制作阶段因 IP 加持而降低标准
有四个字能很好的形容当下超级 IP 的影视改编生态,那就是——「杀鸡取卵」。无论是投资方、改编方还是拍摄方都抱着「反正有 IP 加持,无论怎样都能赚钱」的心态去处理大大小小的 IP,这也使得部分优秀的 IP 到最后沦为了元素堆砌的三流电影。
确实,一个好 IP 对于票房的拉动作用是极为明显的,它既能为投资方省去前期市场验证,又能节省后期宣传成本。而因为超级 IP 本身就具有的良好的粉丝基础,这使得制作前就已经能保证这部片子的粉丝流量。
改编自超级IP《鬼吹灯》的《九层妖塔》,上映后既遭到原作者天下霸唱起诉过度改编
对于投资方来说,既然随便拍一拍就能赚钱,为什么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精雕细琢呢,如果花的时间过长,错过了这个 IP 最热的时间,最后还可能会赚的更少。资本永远是逐利的,你不能要求他们多么有情怀,对他们来说,只有最低的成本,最短的时间,最高的回报才是最切实的东西。
电影是一门综合的艺术,IP 除去附加的影响力,只是一个快捷的故事来源,但它是否符合影视,以至于是否能够成就一部好的作品,更多的还是要看后期的制作。
如果说有一天 IP 改编终于退烧了,那一定是 IP 带来的粉丝红利逐渐退去,资本越来越难单靠一个 IP 就稳赚不赔的时候。
从这个角度来看,现阶段的暑期档票房遇冷,或许不是一件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