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我们经常看到「2.5D弧度」「3D打磨」「曲面玻璃」这样的宣传词。手机厂商掰弯的玻璃给我们的使用体验到底能带来怎样的改变呢?
三四年前,手机厂商对屏幕保护玻璃的宣传大多集中在用的是康宁大猩猩还是日本旭硝子这个问题上。而这两年,我们看到的更多是「2.5D 弧度」「3D 打磨」「曲面玻璃」这样的宣传词。那么,除了给供应商增加额外的工序,给工艺工程师提供加班的理由之外,厂商掰弯的玻璃给我们的使用体验到底能带来怎样的改变呢?
直边玻璃
顾名思义,指的是边缘保持直角边的保护玻璃。使用过程中直边玻璃会阻断用户左右滑动的操作,造成操作上十分突兀的段落感。「戛然而止」的体验在如今配置比电脑高的智能手机上是十分让人烦恼的。
还有一件更让人遗憾的事。为了能顺利通过各种跌落测试,绝大多数厂商会在屏幕玻璃周围包一圈塑料框以增加强度,这圈塑料框很多时候是高出屏幕表面的。因此在这些手机上滑动操作至边缘时,不仅操作会被突然打断,用户还会感受到凸起的塑料框「割手的感觉」,一点儿也不 smooth。
2.5D 弧度打磨在正面
边缘 2.5D 打磨的玻璃本身是平的。屏幕保护玻璃的厚度基本都会在 0.3mm 以上,是能够允许在玻璃边缘一圈打磨出 2.5D 弧度的。
视觉上,边缘 2.5D 打磨的玻璃更容易折射光线从而产生「亮」的感觉,光泽感也会让人觉得手机更加圆润剔透。2.5D 弧度打磨过的玻璃手指划过会很顺畅,不会产生强烈的阻碍。划入与划出都有了一个十分自然的过度,大大减弱了段落感和突兀感。如果再搭配上本身圆弧的金属机身(比如 iPhone 6),整个手机从视觉到触控体验简直就浑然一体了。
但是有一类手机,屏幕玻璃边缘 2.5D 弧度打磨是没能提升划触手感的,比如 Note 4。Note 4 的金属中框高过屏幕边缘一截,导致滑到屏幕边缘原本顺着弧度下行的过程突然被阻隔,手指还会在金属中框上刮擦,更痛苦了。
2.5D 弧度打磨在反面
边缘打磨过的玻璃放在手机背面,作用就没有在正面那么大了。典型代表如锤子 T1,虽然在发布会上老罗宣称背面用的是「3D 打磨的玻璃」,但实际上它还是 2.5D 弧度打磨。视觉上 2.5D 打磨过的背板玻璃依然是闪亮晶莹,给人精致高雅的感觉。可是手感上就几乎没有什么帮助了。因为手机背面是握持而不是划触。使用玻璃背板的手机,背面玻璃在握持时几乎是悬空的,手掌和手指感受到的依然是棱角锋利的中框。
3D 曲面玻璃在正面
3D 曲面玻璃本身是弯的。3D 玻璃加工的工艺有两种,一种是把厚玻璃磨薄,边缘留出弧形,另一种是热成型。目前厂商基本都是采用热成型工艺生产的。
将 3D 曲面玻璃用在手机正面的厂商只有三星。Note 4 edge 和 S6 edge 上均采用了曲面玻璃。S6 edge 算是进阶版,因为它两侧都是曲面的。第一眼看到这个两边曲面的屏幕,我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科技感」。曲面屏幕带来的视觉冲击让人对它的印象远超过了「一台手机」,而上升到了「很酷炫的科技产品」。S6 edge 的热卖也印证了这种「科幻」的视觉享受还是吸引了很多人的。
至于划触的手感,跟很多评测里说的一样,我也觉得「十分微妙」。手指沿着曲面屏幕边缘,经过一个类似爬坡的过程滑到屏幕正面,是个十分真实而立体的过程。同时,屏幕显示的内容顺着屏幕的弧面运动,卷轴似的摊平或收起,也算是从未见过的「裸眼 3D」效果了。这是一种从没有过的体验,所以我无法将其归类和比较。
但是曲面屏幕除了让三星恣意炫技之外,功能性是很弱的。目前除了快捷联系人和息屏信息提示之外,两侧的曲面屏幕并没有别的功能。不仅如此,曲面屏幕区域的触控灵敏度也比较低,点按的操作在这一区域失败的概率很高。
3D 曲面玻璃在反面
小米 Note 在背面用了一块 3D 曲面玻璃。小米 Note 机身尺寸比较大,采用的又是铝合金中框,锋利的棱角本身会给手掌握持带来不适。3D 曲面玻璃在两侧的弧度能让整个背面更加贴合手掌,大大提高了舒适程度。这一点比 2.5D 打磨的玻璃要强不少。另外,弯曲的玻璃极易折射光线,搭配收窄的金属中框腰线,将大家的注意力吸引到了中框之上,从而实现了视觉减薄的效果。
总结
2.5D 弧度打磨的正面玻璃是「不可或缺」,3D 曲面的背面玻璃则是「锦上添花」。如三星一般采用曲面屏幕,现在还有很多问题,不过貌似目前也只有韩国厂商能做曲面屏幕。如苹果一般 2.5D 深度打磨的玻璃,加上侧面圆弧的金属机身是整体性最强的组合。
最后小贴士,给屏幕玻璃有弧度打磨的机器贴膜,都很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