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 | LOFTER 这个「奇葩」的产品

摘要

为什么这个同类都已经不在了的产品现在变得越来越有意思?

杭州似乎不是一个特别适合谈论爱好的地方。在这里我听到谈论最多的是「机会」,这从杭州的创业项目中就能看出来——电商、本地生活服务——都是所谓的「刚需」。爱好是那种有很好,没有也能活下去的需求。这让 LOFTER 这个关于爱好的产品长在杭州多少是件奇怪的事情。

如果你意识到这其实是一个上线于 2011 年的产品就更觉得奇怪了。那时候互联网上谈论最多的东西是轻博客,国外有 Tumblr,国内也有一批如点点、推他网的类似网站。2013 年 Tumblr 被当时刚刚上任雅虎 CEO 不久的 Marissa Mayer 花十几亿美金买了,国内这些则都早不见声息。倒是这个 LOFTER,这些年一直默默存在着,并且还在生长。

上周在杭州我见到了 LOFTER 运营总监车德,他告诉我现在每天有几百万人访问 LOFTER,其中 80% 的人通过移动端访问。他们主要来这里看发图片、看图片,偶尔发点文字、音乐。这些人以前大多看摄影类的图片,现在对二次元、时尚、明星有兴趣的人也过来了。这里女性特别多,占了七成,年轻人也特别多,一半都是 95 后。它俨然成了一个移动互联网上聚集一群年轻人的图片社区。

我很好奇这个过程是怎么发生的,为什么这个同类都已经不在了的产品现在变得越来越有意思?

2014-11-19 200058.jpg( LOFTER 运营总监车德)

先问一个问题,当年同为轻博客,为什么推他关了,点点也不怎么运营了,LOFTER 还在?

车德:我们团队比较稳重,对我们来说坚持比较重要。今天互联网思维特别求变,这个我同意,比如现在做打车这种事情,一开始商业模式就特别明确就是要快速。但在马斯洛需求模型里比较高级的那些,就需要坚持有些事情不做。如果一开始不淡定,很容易就死掉了。

举个例子?

车德:比如当时运营摄影这块的时候,我们自己的团队也是 LOFTER 的用户,我们会收到其他轻博客公司运营人员发过来的私信,里面说要我们过去那个产品里。我们也有一些作者跑到那些地方,但不会呆很久,因为那里主要为了数量,在内容和用户推荐比较随意,不像我们这边推荐的标准很高,于是那些作者觉得你不够逼格,还是过来了。

我们一直以来的运营思路是想办法让用户关注他们最值得关注的内容,如果关注效率变低,反过来创作者收到的反馈变少就不会用了。

具体怎么做?

车德:一个是产品上提供精准算法,另一个是在运营上吸引更精准的人群进来。这是我们不会大规模推广的原因,因为带来一大堆人而没有关注,这都是泡沫,就像新浪微博好多僵尸粉一样。在 LOFTER 里一个可能只有几千粉丝,但是热度可以是好几百的。

屏幕快照 2015-04-28 6.52.02 PM.png

(老相册,这个账号由一位业余摄影师运营,专门发布老照片。他曾先尝试了微信公众平台,但由于本身内容过于小众,用户数增长极其缓慢。之后尝试了豆瓣,还是面临同样问题,最后定居LOFTER。相册君评价:LOFTER的好处是,用户大部分是喜欢或从事美术、摄影等视觉艺术的爱好者、从业者、以及大量的学生,也算是属于小众内容的大众平台。目前LOFTER上老相册有六万二千粉丝,微信只有不到两千。)

LOFTER 这里没有对数量的要求吗?

车德:这就是我们在网易内部的好处。LOFTER 到现在三年多都没有盈利行为,我们集中精力考虑如何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这也是老板(编者注:指网易创始人丁磊)对我们的包容。他很清楚这个产品不像游戏能马上来钱,所以愿意给我们足够多的时间去做。LOFTER为网易带来的是游戏、新闻门户以外更多的用户群体,这是LOFTER对网易的价值之一。

你们这个产品在内部是怎样一个状况?

车德:我们属于博客产品部。其实一开始我们都在网易博客,经历了一段博客从顶峰逐渐往下降的时代。当时大家都在想怎么让用户继续活跃,如何把服务做的最好,刚好看到了轻博客。当时有两个想法,一个是在传统博客的基础上优化转型,我们做了一些,发现一个成功的产品已经有包袱了,它有自己的用户群和品牌,用户的认知很难改变。所以我们就想不如去面对新的需求和人群,做一个更年轻、更有趣、更有创造力的产品。所以一开始 LOFTER 的产品形态跟网易博客就非常不同,它极其简单,并且侧重于图片。

侧重图片其实是你们跟当时很多轻博客网站不一样的地方。

车德:对,早年在创建的时候我们也想了很多,我们觉得图片是未来的趋势,因为发布成本低,消费效率高。如果是轻博客的思路,图文并茂的话就太重了。

LOFTER 的第一批用户是哪些人?

车德:一些摄影师、画师,他们大量创作图片内容,并且对视觉体验要求比较高。

怎么找的?

因为我们的团队里就有很多这方面很了解的人,他们通过自己的人脉认识这些人。当我们把这些人需求解决好了后,他们会主动推荐自己的朋友过来。去年年底我们做了一个活跃用户调研,发现 LOFTER 里有一半的人都是通过身边朋友推荐过来的。

一直都是这种自生长的方式吗?

车德:对,去年我们在运营层面扩展到更多领域,比如二次元、时尚、美食,但仍然是这种增长方式。作为 UGC 产品,我们考虑的还是自传播,而不是投放广告或预装这种常规推广手段。我们通过各种渠道将 LOFTER 里好的内容传播出去,然后用户反过来使用 LOFTER。同时,用户也会帮我们传播。

abu.jpg(Abdela,摄影爱好者,他的作品即将出现在一本以手机摄影为主题的摄影集中。它是LOFTER与国家地理图书合作的项目。LOFTER 通过这种方式延展平台上摄影师的价值。)

LOFTER 在内容最大的特色是什么?

车德:LOFTER 创立之初,我们专注于原创作品。早年我们一直做保护原创打击盗版图的事情。我们一边会为原创作者提供法律支持,另外有一个非常严格且专业的审核团队去对每一个优质内容进行审核,将优质的原创内容推荐出来,把盗图的不好的内容踢出去,渐渐地社区里就自然形成了一个氛围,大家知道原创是被鼓励的,偷盗来的内容用户会一起去声讨。

最近两年我们在定位上更加开放,并不局限在小众原创上,而是欢迎多元的、有创造力的内容。我们从摄影、绘画、艺术扩展到时尚、二次元、宠物、美食等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实定位依旧坚持着「高品质的图片」,只是逐渐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

有一个疑问,这些人比如说二次元以前会在 B 站这些地方,或其他一些专门做二次元的网站,在这些垂直领域,LOFTER 能做得比它们好吗?

车德:需求不一样,看起来很相似,但其实不一样。在满足垂直领域具体需求的时候,LOFTER 一定不可能解决的比他们好,一定是垂直的做得最好,但实际上人的兴趣是广泛的,并且在审美、在追求品质生活的需求层面上可以有非常非常多选择,并且具有共性的,LOFTER 服务的是这个共性。

我们通过用户数据能够感受得到这点,直接告诉我们很多喜欢摄影的用户其实也特别喜欢看绘画,很多画师摄影拍的非常好,有很多玩摄影玩的非常好的人他会去玩二次元的 Cosplay,很多时尚界的模特他们很懂设计、绘画这些,其实这些人他们的创造力是相通的,审美需求、内容消费需求其实也是相通的,这是 LOFTER 的优势。

创造力其实是一个很宽泛的定义,各行各业都可以有创造力,现在 LOFTER 所选择的这些领域是出于什么考虑?

车德:现在选的二次元、时尚文化这些相对来说比纯艺术要大众,这是我们的目标。同时,在考虑领域是我们也要考虑原来的用户是否愿意消费这些内容,目前的产品形态是否可以满足这些领域的需求。

你们之前还做了一个叫 LOFTER Art 的产品,这个产品是怎么回事?

车德:我们当时在原创上遇到一些瓶颈,我们已经聚集了大量原创作者,他们有能力创作出好的作品,甚至也有一些个人品牌,现在我们已经为他们积累了粉丝和社交关系,但我们如何才能进一步帮助他们?所以我们想做原创作品产业链,帮他们赚钱。LOFTER Art 就是一次尝试,先以大众能够接受的艺术衍生品的形式出现,当时第一批就包括了框画和明信片。第一批我们找了 8 个作者,我们在社区内为每个人推广了一周到 10 天左右时间,他们通过这个赚了几万块钱。后来这个产品开放了,只要你授权自己的原创作品,在平台上上传高清大图就可以出售相关衍生品。目前只有框画和明信片,以后还在考虑有品质的笔记本、好看的手机壳等,甚至未来还可以提供摄影服务。

屏幕快照 2015-04-28 7.07.07 PM.png

你们还会进行其他商业上的尝试吗?

车德:今年我们在和一些汽车和相机品牌接触,可能会做一些市场推广。另外电商也可能是一种模式,现在还在讨论和研究,没有明确。

总体上看 LOFTER 还是一个相对小众的产品,这其实也是它吸引人的地方。在社交这件事上总是这样,总有一群人倾向于在一个相对小众的地方聚集。LOFTER 中应该会有不少有意思的群体吧。

车德:对,LOFTER 里面会自然产生一些组织,比如有一个叫 5447,这个组织当时我们在发现的时候其实已经开始逐渐形成。LOFTER 里有标签,一般来说就是摄影、纪实这种,但有人会在后面加上 5447,我们就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后来发现是一个私下形成的社群,组织代码叫 5447。摄影尤其明显一些,二次元也有很多,一个 CP 就是一个具体的文化的群体,很多同人画手都在 LOFTER 里。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