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种子习惯这个不知名App中,有着中国数量最大的“活的强迫症标本”,他们构建了一个超级正能量的社区。
你认识那种每件事都要「记录一下」的强迫症吗?吃早餐、做题、看剧、敷面膜……不管做了什么事,不记一下心里就发慌。你可能觉得这种人不存在,那仅仅因为——他们早就不用小本子了。
豆瓣有个名叫「每月养成一个好习惯」的小组,成员每人开一个帖子,日复一日地记录自己每天那些鸡毛蒜皮……这么一个小组,你觉得大概有多少人?结果一定让你惊呆:40 万。比著名的「咆哮组」还多 10 万。
不过,在以后想找这类人,恐怕还得去离手最近的移动应用上找。比如这个还不太知名的「种子习惯」,上线三个月就积累了 52 万活的强迫症标本。他们分门别类,把习惯精细化,比以前的记录癖更上一个新台阶,当我看到有人「每天存 5 块钱」都拍照留念时,不醉也醉了,这群怪人究竟要做什么?
诞生于毕业季的产品
「种子习惯」创始人&产品经理卢松林卢松林是 91 年的,在中山大学读商科,今年刚毕业。大三时,他在学校遍贴小广告,招人做互联网创业。今年 4 月,「种子习惯」的 DEMO 一上线就受到了应用商店的推荐,这让他信心倍增。在之后的毕业季,他拒掉了腾讯的 Offer,希望和团队一起专心做产品。然而,不是所有年轻人都自信到可以轻易舍弃来自大公司的邀请,转眼间,核心技术走了,即将到手的投资也随之告吹。
在一筹莫展之际,卢松林收到了之前谢金伦热情洋溢的来信,谢金伦当时也在大学城创业,做一个叫「那天」的大学生约会网站,他感到「种子习惯」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产品,随后他加入成为团队运营。更幸运的是,一位投资经理表示愿意以个人身份友情资助他们。在短短一周后,一支新团队复活了,并于 8 月在深圳成立了公司,发布了 Android 正式版,10 月又推出了 iOS 版本。
以往,习惯培养类的 App 往往是以纯工具的形式出现。但也不尽然。2011 年 8 月,Twitter 的前母公司 Obvious 重启后宣布投资孵化的第一个项目 Lift,就是一个拥有社区功能的个人激励服务。现在,Lift 极简的设计仍旧令人称道,可惜社区同样冷若冰霜,所有人格式统一地打卡,支持和评论如同虚设。
「种子习惯」拥有社交标配功能:关注、点赞、评论。俗是俗了点,但卢松林认为,形式暂时不重要,重要的是已经形成了热闹的社区氛围。
两种用户:玩工具的和玩社交的
「种子习惯」对打卡的要求并不严苛,连续坚持打卡只关乎一颗发芽的种子能否长成大树。「我们不想把产品做得太偏时间管理,如果只是在时间和工具上强调每天坚持,一旦中断就会给人带来挫败感。」卢松林说。
在研究用户习惯时,他发现有两类典型用户。
一类是时间管理控,个人自制力强,把「种子习惯」当作工具来用。针对这类用户,团队打算未来在图文记录方式以外,开发一些实用的功能模块,如计时(运动了多久)、计次(挥拍多少次)、计量(喝了多少水),把 App 玩法丰富起来,节省记录成本。
而另一类用户是偏感性的社交动物,对这类用户就要通过社群,满足他们「晒」和相互支持的需要。
「画画」圈子的浮现是团队始料未及的事。目前这个习惯只有 2000 人参与,每天上传素描、水彩、勾线、SAI 等却令人眼花缭乱,其中不乏一些野生大触。ID 为「坏人」的姑娘已经坚持了 156 天,她画的大多是美漫同人作品,每张图都能获得二三十个赞。「种子习惯」目前的社交功能已经不能满足画手之间的交流了,他们另外组成了 QQ 讨论群,所以,卢松林还考虑今后在产品中加入群组讨论功能。
受到画圈的启发,「种子习惯」团队开始主动拉拢下一个可能成为圈子的习惯——瑜伽。之所以选择瑜伽,谢金伦告诉我,同样做一些瑜伽动作的身体感受,过来人和初学者容易产生圈内互动,并且瑜伽入门动作并不难,有兴趣的人多少都可以参与进来。他们邀请了一些瑜伽教练和学员,记录每日的练习。即使单纯围观,那些优美柔韧的体态也足够吸引一般用户了。
记录不是目的,改变生活才是
除了起到激励和交流的作用,卢松林认为,圈子可以助力将用户从某一习惯引导向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
在和用户交流时,他发现,好的习惯往往不是独立存在的,习惯像星座一样,彼此相连,构成了几种典型的生活方式。如,习惯早起的人往往把晨光用于阅读和跑步,坚持每天练字的人可能会更喜欢古诗词。
未来,「种子习惯」会将这些生活方式进行梳理,给有着不同习惯的用户呈现不同的热门消息,通过这种有力的提示,用户可能会发现更多感兴趣的事,并去尝试。
「我们的目的,并不是戒掉或是标记什么,而是激发你身体里最正向的一面,从而带动相关方面,最终你会发现自己最擅长、最热爱的事情。」卢松林说。
社会哲学家列斐伏尔认为,「日常生活」(everyday life)既是重复、刻板的生活过程,同时也有惊人的活力与瞬间式的创造之力。我们的日常生活曾长期被遮蔽、异化,而通过审视挖掘日常生活自身蕴涵,使积累在日常生活中的神奇性、创造力、美感爆发出来,将其打造成一件艺术品,我们才能摆脱一地鸡毛式的无意义的日常生活,并在这一过程中感领悟到人自身的本质力量。
今年夏天,一个 ID 为「saya」的用户在得知可能面临癌症时,建立了一个名为「如果我还能活着」的习惯,记录自己在住院手术期间那些平静、温暖的瞬间。现在,她已经康复出院了,虚惊一场后,她还会偶尔来更新这个习惯,即使是一束花、一碗鸡蛋羹,也充满了如获重生的幸福。
吃蔬菜、刷牙、背单词……这些琐碎的习惯可能微不足道,但人的每一种生活习惯都意味着一种可能生活,幸福也无非是全部生活行为所追求的持续性状态,这些最终汇集成我们对生活的爱,也许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