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ruDigger:靠数据帮工程师找创业团队,是如何做到的?

摘要

传统招聘网站已经无法应付创业公司和人才对接的细分需求,而这家靠数据为工程师排名的网站,正在悄无声息地参与到这场变革中。

设想一个场景,早晨起来你接到一个创业团队邀请入伙的电话,你将会作为他们前 20 名员工之一,允许一周有 3 天时间在家工作,甚至还答应了你「编程时可以喝酒」的怪癖。你说「Yes」。

挂了电话,回忆起来,你在一家名为 GuruDigger 的网站注册了一个账号,填写了一下要求,这家公司号称没有人工筛选,而是通过机器给你的能力排名,帮你找到适合的创业团队,你觉得挺不可意思,自己憋在大公司多年却也兼职加入过几个项目,但最终都是不了了之。

在上海市静安区延安路一栋不起眼的楼房中,4~5 个年轻人,正在一间老式阁楼里讨论这网站下一步的计划,除了和房间风格不搭的体恤和牛仔裤,或许几块显示屏才能反映出他们的职业,老式的大玻璃窗向屋内撒泄出午后的柔软,此时 GuruDigger 的爬虫们正在不知疲倦地在各个工程师可能出没的网站上抓取他们的踪迹。


信任的鸿沟没有被互联填平

「我不相信你会用其中任何一个产品。」

在被问及对常常在地铁公交里打广告的智联招聘和前程无忧等老一代招聘网站的看法时,GuruDigger 的联合创始人 MIke 反问我。 

GuruDigger 作为一个面向互联网工程师和创业者的求职招聘社区。通过爬取用户在互联网上留下的「脚印」分析其职场基因及技术能力;再分析用户与每一支创业团队的匹配度,来帮助用户找到最适合的团队。

信任成为了创业者和创业公司之间最结实的桥梁,有一个朋友作为保荐人,让彼此都更加信任,甚至可以让整个面试环节彼此更加舒服,此外,客观上来说,有专业朋友来引荐,确实比一些猎头或者普通网站靠谱。

这也就导致为何大而全的招聘网站不再被互联网圈重视,拉勾、哪上班这类垂直 IT 人群的招聘网站,开始撬动招聘的门栏,今年 Linkedin 进入中国市场,为了迎合中国用户的习惯,命名为领英,然而垂直 IT 人群的新招聘网站,依旧延续着收发简历的老模式,绑定了人脉关系的领英,更适合交际性强的职业,用代码说话的工程师依旧默默地潜伏在角落里。 

垂直社区兼顾招聘,这种类似于 Stackoverflow 或者 Dribbble 的商业模式,曾经一度收到追捧,你的用户群是否够大?粘性是否够强,在招聘入口配置了多少员工?最终招聘成为了一种导流方式。 

通过爬虫量化你的能力 

现在大家找工程师都有看他的 Github 代码的习惯,如果这个数量乘以 5 乘以 10,则让人疲倦不堪。通常来说,找到一位心仪的工程师至少要面试 3-5 个人。

GuruDigger 把这些代码进行合理的分析,比如说他用什么语言,每个语言下面用了什么技术,以及一些代码方式、习惯等等,展现在你的面前,你可以很方便的了解这个人的情况。


通过你的 Email 或者进行社交账户授权后,GuruDigger 的爬虫获取一些数据,并确保这些数据是该用户的。

再通过爬网页,API 调取获取用户在互联网上留下的「脚印」,并且之前获得的 Email 以及用户授权确定这些数据的真实性。

例如 GuruDigger 会通过 Github API,去调取你写的每一行代码,每一个 commit,每一个 pull request,每一次 fork,每一名 follower 来计算你的一个能力。你的项目有多少人 fork,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你的这个项目的实力,通过你有多少这样的项目,就可以进行判断你的实力。

此外,写的每一行代码,是否符合该语言的 coding standard,在社交网站上,有谁在 follow 你,也会成为考核的标准。

最终这些数据将被引入到数学模型中进行计算,不断迭代后给出评分。

工作找人才的时代

这些爬虫 7X24 小时的在网络上工作,而你所要做的只是填写自己的职业需求,职业规划情况、期望做的产品类型、团队规模、劳动报酬和地域等信息。

GuruDigger 会根据你所填写的信息以及创业公司的情况计算出「创业团队匹配度」。你可以选择「约见邀请服务」,你的资料会被以匿名的方式推送给匹配度高的创业团队或初创公司。

创业公司对你发送约见邀请后,你可以选择接受或者拒绝邀请。如果接受对方公司的邀请,你的联系方式就会被发送给对方。 

然后?bingo。

X-440.jpg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