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中的信息分享和过滤

摘要

信息的分享和过滤是社交网络中的两个重要机制,在具体的场景,具体的应用中,又是分别怎样体现的呢?

社交网络,通过信息的传播认识更多的人,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通过信息的互动,增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得关系更加紧密和牢固。所以说信息的传播和流动(分享),是社交网络的血液,一旦信息分享出现了障碍,就会导致整个系统瘫痪。

社交网络中,人与人(用户与用户)之间的关系,形成了信息流动的管道,同时也成为信息过滤的一个重要条件。只要人与人之间建立了关系,社交网络就可以让信息在依赖“关系”建立的管道中流动,什么样的关系建立什么样的管道。单向的关系形成了单向流动的管道,双向的关系形成了双向流动的管道;只有在建立了关系的基础上才能够让信息进行流动,在社交网络系统中没有关系的人与人之间无法形成信息流动的管道。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来讲,就是一种信息过滤。

信息的分享和过滤是社交网络中的两个重要机制,信息分享是为了让信息能够传播和流动的重要手段,但是过度的分享,就会造成信息泛滥,因此也就有了信息过滤这一与之对应的机制。在社交网络中的过滤手段主要依赖于关系过滤。

在社交网络中,我们都假设用户之间建立“好友”关系的基础是有共同的爱好、兴趣,认为具有好友关系的两个用户会关注同样一个话题,即好友关注的话题也是我所关注的,这个假设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是作为每个用户来讲都可能会有好几个兴趣取向,或者说关注的话题,这些兴趣点即使两个好友,也不可能完全重合,可以说基本上是不可能完全重合。好友间的信息分享必然会导致一些无用的、无聊的,甚至厌恶的信息肆意展现在用户的眼前。

2010 年以新浪微博为标志的微博元年开始,受到了中国人的热捧,这种关注与被关注的单向关系模式,更容易让中国网民接受,中国人终于有了一个可以随意发表意见的平台了,并且很容易受到别人的关注,激发了用户积极发言的热情。但是随着微博的发展,微博用户也逐渐认识到很多问题,与自己无关的信息充斥这屏幕,重复的信息不断浏览,信息的关联度很低,说法也不尽相同,无法辨别事情的真伪,扰乱了自己的视听,甚至扰乱了判断和思维。2011 年的微信朋友圈成为下一代的信息传播机制,吸引了大量的用户,为了防止信息的同质化,微信朋友圈禁止了转发机制,但我们可以看出很多从其他网站转发的信息,仍然能够被转发,但不管怎么说,重复的内容降低了不少,但是垃圾信息的问题仍然无法过滤。

这是什么问题造成的呢?我们的信息过滤机制仅仅简单地依赖于人与人之间的“好友”关系,把父母、兄弟姊妹、同事、朋友等等关系统一简单地归类为“好友”关系。“关系”过滤是社交网络的主要过滤方式。微博就是一种明显的人对人的迷恋,明星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粉丝,这就是微博的最大市场,也是微博当时在快速发展期是用的一个最有效的噱头。那是一种无条件的迷恋,这种虚幻的迷恋满足了粉丝的精神需求,但是对大多数理智的人,对明星的关注只是对明星在本行业内的行为感兴趣,对他的生活起居并不感兴趣,因为这些人的生活起居根本不会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微信的做法是利用“公共账号”和朋友圈将用户关系进行了分类,朋友圈仅仅显示了朋友分享的信息,可以看到周围的人的最近动态,因为这些人有可能会影响到你的生活和工作。

但是正因为这一点,很多人在朋友圈分享的都是一些不疼不痒,没有价值的公知信息。因为中国人都是在为别人活着,很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甚至还会担心影响到别人。

无论是微信还是微博,就有点类似于一次大型的聚会,大家在一起闲聊,如果有人提起了感兴趣的话题,就凑个热闹聊一聊(评论或者赞),如果提起的话题没人感兴趣,就会随着时间淹没。微博是一个全民性的聚会,微信只是好友之间的聚会。无论怎样,这种场景下也只能是一种闲聊的场景,不是一个谈正事的场景,所谈之事大都是不疼不痒,价值不高的话题,或者说微博和微信就是一个新闻、娱乐、休闲性更强平台。

有价值的信息分享和传播,一定是在一定的范围内的分享,或者是可控范围内的分享,这种范围本身也是一种过滤。在中国人的文化中,讲话或者闲聊都要注意场合,在一定的场合下,有些话可以讲,有些话就是不能讲。场合是什么呢,这里所说的场合就是互联网属于中所说的“场景”,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地点,和一定的人群在一起做一件“事情”,形成了“场景”。微博形成的一个场景是全民参与的场景,微信朋友圈的场景是好友参与的场景,Pair 形成的是情侣参与的场景。

不同的场景下,参与人会分享不同价值的信息;信息的价值是针对不同个体而言的,某些信息对一个人有价值,对另一个人可能就是无价值的,甚至让人生厌。只有看到有价值的信息,用户才会感兴趣,才有可能互动。分享后的价值能够得到认可,才会有分享的动力。

我们的父母只有我们做孩子的关心,我们的孩子只有我们做父母的关心,我们的爱情只有爱人才会关心,我们的友情只有珍惜这份友情的人关心,其他人并不关心。如果我们能够为我们的亲情创建一个信息分享的应用,那么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对我们都是有价值的。

子女可以创建一件“事情”,邀请兄弟、姐妹等家庭成员参与,共同记录下我们的父母生活瞬间,每个人用“花絮”记录下父母的微笑,记录下父母的欢乐时刻,记录下父母忙碌的身影,记录下父母和我们在一起的日子,让远在异乡的子女也能看到父母的近况,也为我们逐渐老去的父母留下更多的记忆。

父母可以创建一件“事情”,可以邀请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共同用“花絮”记录孩子的第一次微笑、第一次爬行、第一次走路… …我们生活都十分繁忙,大家一起带孩子的时间不多,甚至于孩子都不在身边,任何参与人都可以把孩子的动态分享给“事情”的参与人。

情侣可以创建一件“事情”,两个人之间分享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共同用“花絮”记录下我们的爱情。爱情的独占性,也要求这类信息不能随意分享给其他人。

这些“事情”对参与人来讲都是十分有价值的信息,然而对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价值和意义,我们不愿意分享在微信的朋友圈,更不愿意分享在微博上。

几位好友出去郊游,每个人都用手机记录下很多有趣的事情,互相拍摄了一大堆的照片,最后发现我的手机中拍的照片中没有一张有“我”的,而在其他人拍的照片才会有“我”。如果能够创建一件“事情”,每个人都能够参与记录和分享郊游过程中的“花絮”,而这些“花絮”只有我们的一起郊游的人才能够看到。

当下这个社会受到互联网文化的冲击,很多人其实都很茫然,并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在互联网上做什么。时间的碎片化,让我们无法专注某思考某一件“事情”(问题),有些“事情”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考虑清楚,我们经常会在有空的时间(碎片化时间)突然灵光一现,产生一些零散的想法,当这些想法聚集在一起时,会有助于我们深度思维。也就是说,我们会经常需要将一个碎片思维串成一条线,也能够充分利用我们的碎片时间。这就需要我们创建一件“事情”,用“花絮”的方式将碎片思维记录下来,这种“事情”并不需要我们分享给其他人,只要能够在多个设备间共享即可。

有些人有记日记的习惯,我们知道日记并不需要分享给别人,只是自己对生活、工作和思维的一种记录而已,同样只要能够在设备间分享即可,不需要和其他人分享。我们可以把记日记作为一件“事情”,每天发表一个“花絮”作为一篇日记,只限于自己参与即可。

对于信息的接受方来讲,很多信息脱离了场景,对信息的理解也是不利的,甚至会曲解,只有“事情”的参与人才会真正理解信息的价值。在创建一件“事情”时,我们也就创建了一个“场景”,在这个场景下的参与人之间,信息可以任意分享。基于“事情”的分享,才是有意义的分享,因为“事情”本身就具有严格的过滤作用。

如果说“微博”、“微信”分享的信息以新闻性、娱乐性和休闲性为特征的信息分享;而 PathPair、Between 这类应用属于单一场景、特定人群的私密、单一价值性为特征的信息分享;那么“微秘”应用就是一个以可变场景性、私密性、价值性为特征的信息分享应用。“微秘”应用可以在指定人群范围内创建“事情”,参与人均可以通过创建“花絮”的方式分享整个“事情”的过程。每件“事情”只是在指定的人群内分享,会让用户分享信息时,不会有太多的顾虑隐私的泄露,势必会产生更有价值的信息。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