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交互设计体验周上微软梁山鹰分享了他关于设计与技术的思考,本文主要根据其演讲内容以及青蛙设计的一些理念,来讨论设计师该如何让技术发挥的更好。
在互联网时代,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去掌握、去了解、去运用技术,技术的可易用性、可操作性可以让设计师了解作品到产品的实现过程。在由 IxDC 主办的2013中国交互设计体验周上,微软的用户体验总监梁山鹰分享了他关于设计与技术的观点。从史前到近代,设计与技术的关系不断变化,一直以来我们直观感受到的都是技术在改变世界。我们会看到很多由工程师创建的公司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习惯,直到近二三十年,设计与技术的关系才稍稍融洽,我们不断看到设计与技术的融合,打造出精致的产品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作为设计师,如何通过运用技术来表达和实现自己的创意,在这里通过吸收梁山鹰和青蛙设计的一些观点,来谈一下自己的理解。本文中的技术不再局限于互联网技术,扩大一下范围,但并不是想要强调设计需要研究技术,而是去了解、去运用。主要有三个角度:重新解读来应用现有的技术;设计需求来推动技术的前进;无限创意来表达未来的科技。
重新解读来应用现有的技术
这里分享一个青蛙设计的案例。我们在乘坐地铁的时候,进地铁前要左翻右翻找地铁卡,尤其是带着包包的女生,从大包翻出小包,找到地铁卡刷卡。这一系列的过程只有一个目的:刷卡进站。
青蛙设计的创意总监 Rainer Wessler 在交互设计体验周上分享的是把上海地铁卡下中的芯片提取出来,并加以改进,做到手环中。现场没有拍到图片,找了一个同样是青蛙设计的作品,但是这个作品要复杂的多,这里只讨论地铁卡的情景应用。如下图,被称为 Relay 的纽约地铁系统向导手环。
青蛙设计将地铁卡中的芯片融合进漂亮的手环或者戒指中,进地铁只需要一抬手便可,缩短了整个刷卡进程,并且简化了操作方式,而且还把手环做的很漂亮。对于现有的技术,设计师可以通过重新解读产品的使用场景、使用方式、交互行为、用户动机,来重新定义产品,让复杂的技术更简单的应用。生活中有不少产品在技术实现上没有问题,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让其更人性化更方便。随着可穿戴设备的发展,接触式体验也将会成为设计师的关注点。把现有的技术迁移到可穿戴设备上,就需要不一样的角度去思考用户体验,全新设计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设计需求来推动技术的前进
在网页发展前期,标准还是 CSS 2 的时代,CSS 3 还未定义,网页设计师们很喜欢用圆角矩形,但是为了达到圆角的效果,用一般的CSS写出来会非常麻烦,而且还有很多问题,Google 第一位 Visual Designer Douglas bowman 推出了一项技术叫 Sliding Doors of CSS,把这个问题简化并解决了。
Douglas bowman 本身是一名设计师,但是他想出了一般的工程师想不到的解决方案。当技术发展遇到瓶颈,限制设计的时候,设计师可以去思考和解决技术上的问题。
在整个技术发展的浪潮中,设计师还起到的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选择合适的规范。
我们都知道 JavaScript 是由 Netscape 公司发明的,在 CSS 还没有成为标准的时候,他们推出了 JavaScript-Based Style Sheets,希望 W3C 能够批准这个标准,当时制定标准的会议中有一半的是工程师,他们看了之后觉得很有道理。幸好还有另一半是设计师,他们就看了之后就一头雾水。我们就是想要人人都可以很简单的写出来的 CSS,可以很方便的运用它。而 JSSS 搞的这么复杂、麻烦,由于设计师的选择,幸好这个标准没有通过,才有CSS的标准统一方便设计的表达。在同一时代可能会有很多种相似的技术出现,作为设计师要去选择更为有利的技术方案,去推动技术的前进。
传统印刷行业里面,我们想用什么字体就用什么字体,07 年之前,在网络字体上我们的选择有限,在网页设计上挑战就很大,由于设计师的推动,网络字体这项技术才应运而生。而我们的电子设备越来越多,屏幕大小不一,网页设计师想要在不同的设备上提供一致的内容,保持风格统一,于是自适应网页设计(Responsive Web Design)也有设计师和工程师一起推动来提供的解决方案。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在技术的发展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他们和开发人员一起合作,共同打造产品、制定规范。设计与技术双剑合璧来引领科技发展。
今天来看 HTML 5 和 CSS 3 的很多规范,其中很多是设计师在设计中遇到瓶颈,需要这样的技术出现,进而推动技术前进,技术发展也是为设计服务的。设计师不一定非要用代码来具体实现,但可以了解一些技术的作用,以及最新的技术会带来哪些特性,这些新的特性将会给用户创造怎样的新颖的体验。在技术的发展方向上,选择更有利于设计实现的方案,这就需要设计师来推动。抛开不谈互联网产品设计的遇到的技术,在硬件产品上,现在也有很多自适应自学习的产品,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来自行调节,智能控制,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应充分思考该怎么运用这些技术,把交互做的更人性化,怎样更好的运用这些特性来为用户服务。技术具体实现的原理不需要设计师掌握,但是技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能更好的表达是设计师的选择。
无限创意来表达未来的科技
设计师们是一群有创造力的人,可能在面对不同的资源,不同的老板,不同的开发团队,会做出很多妥协,创意会由于各种情况而被限制,资源是有限的,协调是要有成本的。设计师既要戴着枷锁跳舞,又想突破技术制约。对于设计师而言,概念设计的不确定性就显得颇具价值,把新兴理念和现有知识的整合、交融及再创造,包含了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产品体验。概念作品也许还不能马上走向市场,但是当你在做概念设计或者寻找灵感的时候,概念设计依然可以带给人们启迪。这些设计也许在有点不切实际,但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设计理念是如何逐渐演化和成长的。
做创造性的概念设计,设计师需要考虑更多关于用户-产品交互情景方面的信息。比如青蛙设计提出未来的人们将有更大的能力来解读数据,并且会善于利用自己的数据。我们每天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走过的路,吃过的饭,逛过的店……设计师要看到数据背后的价值,并且让数据的呈现方式更简约,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可以由技术来实现,那么在什么场景下,用户会用到这些数据,我们该用何种方式来呈现数据处理的结果,这都需要设计师去思考。同时针对这一点,设计师如何设计出产品来让用户更乐意收集和解读自己的数据。设计师不给自己一个实现老板的需求的限制,去尽情的表达创意,最后再收缩,由粗到精,由模糊到清晰,由抽象到具体,不断进化自己的 idea。
在做概念设计的时候更多的从人们的感受和动机出发,而非产品本身。苹果的首席设计师 John Ive 在接受采访时曾说,他的设计方法是打破原有的框架,比如设计一个饭盒,就先抹去饭盒的概念,只想这个器皿的最佳使用方式和设计形式。我们做了大量的用户需求分析,用户体验调研,但是创造性的产品往往是调研不出来的,iPhone之前没有用户会想到我以后的手机是这个样子的,Facebook 之前也没有用户迫切的需求从社交网络上看到自己朋友的每天的生活状态。在一个新兴理念还没有完全确定的时候,设计师的概念性的表达将会影响其发展。永远别忘了 Dieter Rams 设计十诫的第一诫:Good design is innovative。我们始终是需要创意来前进的。
那么对于设计师而言,面对技术,要思考现有技术在表达上有哪些不人性化的地方,了解并把最新的科技带到自己的产品中,影响并推动技术向前行,用创意来表达对技术的需求。最后是梁山鹰这次主题演讲deck(下载地址)的最后一页,供各位设计师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