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tagram 成功的关键节点

摘要

从 2010 年秋天诞生至今的不到两年时间里,Instagram 从创始人最初设想中的类 Foursquare 地理信息分享应用,发展到今天最受欢迎的移动图片分享平台,Android 版的推出必将其推向又一个高潮。下面是我个人眼中,Instagram 的成功之路上,最重要的关键节点。

 Instagram 很火,如果你还不了解 Instagram 是什么,你可以先看看  Instagram 完全新手指南

在本月初的 2012 SXSW 上,Instagram 创始人 Kevin Systrom 分享了这款著名手机照片分享应用的最新数据:注册用户 2700 万;周活跃用户中,67% 的用户在此前一日有使用 Instagram;Android 版本即将推出,相比 iOS 版其在一些地方更具优势。

从 2010 年秋天诞生至今的不到两年时间里,Instagram 从创始人最初设想中的类 Foursquare 地理信息分享应用,发展到今天最受欢迎的移动图片分享平台,Android 版的推出必将其推向又一个高潮。下面是我个人眼中,Instagram 的成功之路上,最重要的关键节点。

时机的最佳把握

手机拍照的转折时刻

说到底,质量太差的照片是没有人会喜欢的。虽然在此之前,其他厂商也推出过众多高像素的拍照手机,但受制于软硬件的限制,其高像素并未带来更好的成像效果。iPhone 4 第一次使大众手机的拍照质量开始可以与普通相机相提并论,Instagram 正好抓住了 iPhone 4 发布的这一时机。

社交网络的引爆时刻

另一方面,让我们看看传统的照片分享流程:用相机拍摄完照片 –> 回到电脑上将照片导入 –> 上传到 Flikcr 等图片分享网站、或邮件发送给好友、甚至冲印出来见面分享。一步步的繁琐流程让人们分享照片的热情全无,而 Twitter、Facebook 这样的社交网络的出现改变了分享的思路,人们开始强调更加实时的、更加方便的分享体验。虽然 Twitter、Facebook 上也可以进行图片的,但相对来说仍然不够方便(Twitter 也是不久前才加入了原生的图片分享功能),更不用说图片分享并非它们关注的重点。

在文字和核心的第一代社交网络引爆市场后,市场急需一个专注于图片分享的社交网络, Instagram 的推出同时也抓住了这一时机。

对于社交网络这种网络效应明显的应用领域来说,推出的时机可谓最重要的因素。在积累了足够数量的早期用户群以后,虽然 iOS、Android 上随后众多同类型应用纷纷推出,但始终无人能够撼动 Instagram 的地位。

时间流的成功运用

在 Instagram 之前,无论是图片社区 Flickr、Google Picasa、还是普通的图片搜索引擎,查看图片的方式大都是简单的整屏的图片方格。在桌面电脑的大屏幕上这个设计可以理解 - 让用户能够更快的获得更多的信息,但过多的干扰却让我们无法真正的专注于某张照片,也很容易错过很多原本非常有趣的、优秀的照片。

受制于手机平台的局限性,Instagram 在分享和查看照片时采用了时间流的形式,一次仅仅呈现一张照片。乍一看这仿佛是个缺陷,但实际使用的时候并非如此。由于我们一次只能看到一张照片,每张照片的重要性在这样的呈现方式下得到了大大的加强。Instagram 的时间流形式强迫我们更专注于每一张照片,这不仅使用户围绕图片的互动大大加强,也让分享者在拍照时更加关注自己的照片质量。

成功引导用户行为的界面设计

Instagram 的核心是照片的分享,这在其界面的设计上得到了明显的体现。

进入 Instagram,应用的第一屏是关注好友的时间线,这凸显了 Instagram 的社交属性,让用户能够直接浏览好友的最近动态,进行“赞”或“评论”,同时也会激发其上传照片的冲动。那么就拍一张照片吧,拍照按钮在哪儿呢?在 1.0 的时代,Instagram 采用了拍照按钮放大居中的设计,而 2.0 的时代则更改为高亮拍照按钮的设计,两者都用明显的风格让用户能够清晰应用的功能定位,并方便其点击进入拍照模式。

相较下,Flickr 姗姗来迟的手机 App 采用了将拍照按钮放在屏幕右上侧的设计,拍照时略显不便,个人感觉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我拍照的积极性。(这也许与 Flickr 定位为高品质图片分享有关,其手机 App 更多的强调社交性。)

在首屏的图片时间线,结合明显的拍摄按钮引导下,Instagram 用户社交参与度与照片拍摄行为都获得了极高的活跃度,丰富的互动引发的心理满足感又进一步引导用户分享更多的照片,形成了一个心理循环。这一设计风格也被众多类似应用所采用。

不过另一方面,在 Instagram 2.0 加入如实时滤镜等新功能的同时,其 UI 更新却受到了众多用户的非议,如新版导航菜单文字说明的去除、图标的更换、拍照界面功能按钮的混乱等。功能的丰富与界面的清晰如何权衡和两全,这是 Instagram 需要关注的问题,在 Android 平台上更是如此。

激励用户的特色功能设置

滤镜的物理激励

我们必须承认,大多数用户拍摄的照片质量并非尽如人意,在手机上更是如此。如何鼓励人们更多的分享自己的照片呢?让他们的照片看起来更好看。

滤镜的加入正是这一目的。大多数情况下,用户只需要简单的选择一个滤镜就可以实现不错的照片效果,免去了用户对相机参数设置和拍照环境调整的麻烦,降低了普通人拍照的门槛。

这对 Instagram 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简单的一个滤镜效果就可能让原本一张非常普通的照片变得艺术性十足,同时还能掩盖照片本身的不足,这使普通人分享照片的动力大大加强。

分享的社交激励

Instagram 另一个成功的地方在于与其他社交网络的整合。我们在 Instagram 上拍摄的照片没有被局限在这个应用的封闭花园里,而可以方便的分享到众多社交网络去,获得更多好友的关注。

一方面,这对于用户来说是更好的一条内容发布渠道,可以按自己的需要将合适的照片分享给不同的好友;另一方面,这对于 Instagram 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推广方式(在 Instagram 发布前的内测中,众多测试用户将图片分享到 Twitter 造成的宣传效应为 Instagram 的火爆发布提前打造了强大的用户期待环境。这一方式现今也已经是众多应用推广的一条重要途径。)

自身极简与 API 的开放

Instagram 沿袭着与 Twitter 非常类似的发展轨迹,考虑到创始人 Kevin Systrom 曾与 Twitter 的创始团队共同工作,这也许并不意外。

一方面,Instagram 到目前为止仍没有推出完整 Web 界面的计划,万众期待的 Android 版也是珊珊来迟,这一方面与其小团队规模有关,方向过多难免分散精力,因此团队在这之前都采取了专注于单一平台,完善产品的态度;另一方面,毋庸置疑的是,用户对 Instagram 的需求必然会延展到其团队本身能够提供的范围以外,因此 Instagram 在 2011 年初正式发布了其 API,供第三方开发者使用,以扩展 Instagram 本身的功能。这不能不让人联想到 Twitter 的发展之路。

移动为核心

Instagram 并没有开放上传图片的 API 接口,这体现了 Instagram 以移动为核心的战略。与 Twitter 的文字分享不同,Instagram 正因为其强调的移动图片分享获得了用户的欢迎。当我们看到别人用与自己相似的设备拍摄出漂亮的照片,并获得好评时,我们才更有动力去进行尝试,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看到的热门图片都是高端 DSLR 的作品,那么普通人的分享热情必然会大受打击。(虽然现在的很多的热门图片确实是 DSLR 相机拍摄后导入的,但对于我们关注的大多数好友来说,手机上拍摄的照片始终占了大多数。)

当然,Instagram 可以通过标签的方式对专业相机拍摄的作品进行区分,确实也有很多用户自觉的将自己 DSLR 导入的照片加上了对应的标签,但写入 API 权限的控制对于维持 Instagram 的氛围来说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许有一天,Instagram 会想要向 Flickr、500px 这样的专业级图片分享道路扩展,但目前显然还不会如此。

此外,像 Flipboard、OS X Mountain Lion、Windows 8 一样,Instagram 最近也加入了面向中国用户的新浪微博分享功能,这种对于用户需求、本地市场的关注和把握也是 Instagram 成功的重要因素。

Android 对 Instagram 意味着庞大的机会,海量 Android 用户有望为 Instagram 带来新一波的增长;但 Android 复杂的开发和市场环境对开发者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不过既然 Instagram 已经放话说 Android 版将会“比 iPhone 版更好”,那我们有理由期待即将到来的 Instagram for Android。

Update:Instagram 与 Hipstamatic 近日宣布合作,在新版的 Hipstamatic 中加入了分享到 Instagram 的功能,这是 Instagram 的一次值得关注的转向。未来像 Camera+ 这样的优秀拍照应用也许也会慢慢加入分享到 Instagram 的功能,Instagram 的未来仿佛正在向移动设备上默认的图片分享平台演进。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