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台火星车正式亮相,预计 2020 年上火星 | 极客早知道 2016 年 8 月 25 日

摘要

中国第一台火星车正式亮相,预计 2020 年上火星;三星Galaxy Note7用户因充电不当导致手机爆炸;新iPhone双摄像头细节曝光:尺寸一大一小;谷歌用AI模拟人脑去压缩照片 效果超JPEG;比头发细6000倍的生物电线 可提升手机内存

中国第一台火星车正式亮相,预计 2020 年上火星

来源:Engadget

等到 NASA 下一代的探测车去火星的时候,估计就不会像之前的好奇号那样孤单了。因为同样在 2020 年,中国也会将自己的首台火星车送去红色星球,而上面这张,就是由电脑生成的初期渲染图了。按照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的说法,火星车将会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直接带入地火转移轨道,发射时间暂定于七、八月间,官方希望能一次达成「环绕、着陆、巡视」火星的三大目标。

RTX2MRUT.jpeg

具体来说,探测器在与火箭分离后要经过七个月左右的巡航飞行才会被火星捕获,接下来环绕器开始环绕火星飞行并与着陆巡视器分离,前者负责环绕探测的同时也要扮演通讯中继点的角色,后者在进入火星大气着陆后,会对火星的土壤、环境等开展观察、记录。

值得一提的是,跟之前的「玉兔」月球探测车相比,这台六轮火星车的体积要来得更大一点。为了更好地吸收太阳能驱动整车,它比「玉兔」多装了两块太阳能电池板。除此之外,科学家还为其配备了包括地下探测雷达、远端感应相机等多达 13 种不同的装备,希望它能在三个月的计划探测期内,尽可能多地搜集各类火星数据。不过,说是说三个月,但以「玉兔」的经验来说,搞不好一呆就又是几年了...

点评:就好奇上月球的叫「玉兔」,这次国家宇航局会怎么命名。火鸡?……

三星Galaxy Note7用户因充电不当导致手机爆炸

来源:安卓中国

近日某位三星Galaxy Note7用户在为手机充电时没有使用原装的充电插头导致手机爆炸。据悉这是首台Galaxy Note7发生爆炸的案例,幸好这次爆炸并没有导致人员伤亡。

1.jpg

根据这位用户上传的图片我们可以看出这位用户并没有使用三星原装的充电线为Galaxy Note7进行充电,而Galaxy Note7是三星首台采用了Type-C接口的手机,用户想要用一般的数据线为其充电就需要另外添加一个转接头。而这位用户使用非原装的充电线以及转接头或许就是Galaxy Note7发生爆炸的主要原因。

8459e89e991fe8e.jpg

这件事情发生后立马引起了三星的注意,目前三星已经安排技术人员去调查这起事故,所幸的是这次爆炸案并没有任何人员伤亡。

点评:不敢乱下水了,更怕变成深水炸弹……

新iPhone双摄像头细节曝光:尺寸一大一小

来源:cnBeta

现在基本上可以确认的一点是,新一代 iPhone 的 5.5 英寸型号将会配备双摄像头技术,无论是供应链消息还是曝光谍照都在不断证明这一点。如今,市场上已经出现采用双摄像头的智能手机,苹果的是不是也一样呢?5.5 英寸型号的新款 iPhone 并不是采用像华为 P9 那样的黑白双摄像头技术,从技术角度来说更接近于 LG G5。

fd955bab62499f4.jpg_600x600.jpg

所谓黑白双摄像头技术,就是指两个镜头的尺寸完全一样,其中一个负责色彩,另外一个负责画质。至于 LG G5 的双摄像头系统,则是两个摄像头拥有不同焦段的技术。

虽然 4.7 英寸型号的新 iPhone 不会配备双摄像头系统,但是据传该手机的拍摄性能也会有所提升,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增加了光学防抖功能。

点评:华为P9的双摄像头确实效果惊艳

谷歌用AI模拟人脑去压缩照片 效果超JPEG

来源:腾讯科技

谷歌工程师似乎正在借鉴HBO美剧《硅谷》中的灵感。谷歌的团队正在开发新技术,利用神经网络模拟人脑的工作方式去压缩照片。相对于传统照片压缩技术,这种技术的效率更高。

137800644.jpg

研究人员利用600万张参考照片去训练人工智能系统(基于谷歌TensorFlow,谷歌去年已将其开源)如何进行照片压缩。这些照片被分解成32x32像素的小块,而研究人员从中选出100个最难压缩的小块让系统去学习。谷歌的想法是,通过用难度较大的小块去训练,图像其他部分的压缩将会变得很简单。随后人工智能可以预测,在经过压缩后图像会变成什么样,并生成结果。压缩后文件的大小要小于JPEG图片。此外神经网络可以判断,对给定图片的不同部分,什么样的压缩方法最优。

点评:看看别人家的AI……

比头发细6000倍的生物电线 可提升手机内存

来源:威锋网

来自美国马萨诸塞州阿姆赫斯特分校的微生物学研究团队已经找到了一种新的方法,能够打造出比人类头发细 6000 倍的生物电线,它被称为「微生物纳米线」。

研究人员表示,这种微生物纳米线由基因改良之后的土壤细菌——地杆硫磺还原细菌制成,它们的直径为 1.5 纳米,约为人类头发的 6000 分之一,但是导电性增强了 2000 倍,并且非常耐用。

该研究团队的首席研究员 Derek R. Lovley 博士表示,这种微生物纳米线可以进行大规模生产,因为它们是由廉价的材料制成的,比如氨基酸就可以通过发酵细菌来获得。Derek R. Lovley 博士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说:「我们对于合成生物电线的可能性感到非常兴奋,它们可以应用到新型柔性电子产品甚至是太阳能设备中。」

点评:这样的电线技术和柔性电子产品简直绝配!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