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O的收购站队就像击鼓传花,这次轮到了达达

摘要

创业公司一旦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烧资源换市场、靠融资来跟巨头拼时间差这件事上,就等于把前途交给了资本。显然,资本没有那么多的耐心。

4 月 15 日,京东集团宣布与达达——一家众包物流公司合并。合并后,京东将以京东到家的资产、京东集团的业务资源以及两亿美元现金换取新达达约 47.4% 的股份,并成为单一最大股东。

根据公布的通稿,合并后的新达达,将包含两大业务版块:众包物流平台及超市生鲜 O2O 平台。

众包物流平台将整合原有达达和京东到家的众包物流体系,并继续使用「达达」品牌,超市生鲜 O2O 平台则会继续沿用「京东到家」的品牌,「派乐趣」品牌和业务将并入京东到家平台。通过与线下商超、零售店和便利店等多种业态的深度合作,在超市生鲜领域持续深耕。

让人惊呼想不到的点在于,达达,这家在 2015 年拿到 3 亿美元融资,被看成是独角兽的创业公司,在宣布 D 轮后不到半年,倒向了巨头。

这背后,是整个市场格局博弈和竞争的结果。

两年融 4 亿多美元,为什么达达还是没有成为一家独立的公司?

达达,这家众包物流平台于 2014 年 7 月成立,彼时,O2O 的概念正火,打着「让 O2O 没有难做的生意」的口号,切中城市物流中个性化配送的需求,达达在短短近两年的时间内,拥有了 700 名员工和超过 130 万名众包配送员,在全国近 40 个城市服务着数十万家商户,达到日均百万级的订单规模。

高速增长的背后和一年半以来持续不断的融资不无关系。

屏幕快照 2016-04-15 下午7.15.54.png

(图为达达过去一年多的融资记录)

尽管前前后后拿到了 4 亿多美元的融资,达达的优势仍然没有维持太久。

此前,达达订单的起步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些外卖平台。根据 i 黑马的报道,初期,在共同投资方红杉资本的牵线下,达达与饿了么达成合作,饿了么从品牌馆的订单中,每天分出 10 单给达达配送,之后每周增加 10 单。

这种订单的接入成为达达快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随后,美团、百度外卖等平台也相继接入达达,之后达达成为 O2O 市场最大的第三方配送平台。

不过,2015 年上半年开始,百度外卖的骑士、京东到家、饿了么、点我吧、美团众包等先后上线了自己的配送系统,达达遭到了巨头的合围。

而且,达达这种面向 B 端的 3 公里配送是补贴驱动的市场,补贴一断,订单就会迅速下滑。

在这种形势下,达达需要寻求突破。

2015 年 8 月,达达注册了外卖的商标:派乐趣,并在极短的时间内上线、推广。

达达依旧采用了补贴的方法来推广新品牌,寻求短期内获得大量用户。在接受小饭桌采访时,达达 CEO 蒯佳祺表示:「要把足够多的商户和用户拉上来,形成规模和流动性,就需要用补贴来加速这个过程,补贴更多地是达达的一种战术,本质上还是花钱买时间。一方面是买入场时晚于竞争对手的时间,另一方面则是买派乐趣着陆时的缓冲时间。」

但这种做法引来了巨头的强烈不满。美团、饿了么、口碑等平台联合起来给商家发通知:发现达达外卖派乐趣泄露外卖类软件用户信息,严重影响商家利益和公司利益,现决定如发现商家私自上线派乐趣,饿了么将联合百度外卖、美团外卖、口碑外卖让商家在其平台店铺进行下线处理。

不管是众包物流还是外卖服务,达达都在几大平台的竞争中艰难前行。靠融资来跟巨头拼时间差,就等于把前途交给了资本,显然,资本没有那么多的耐心。

京东到家和达达为什么能看对眼?

遭遇外卖巨头封杀后,达达难以在场景上进行扩充。

不管是美团外卖、饿了么还是百度外卖,他们的配送服务都是基于外卖的需求场景而产生的,达达希望通过派乐趣建立和外卖平台一样的场景,却没有如愿。

根据极客公园梳理发现,达达主要投资者红杉资本和 DST,也曾是京东集团早期的投资人。很可能红杉和 DST 牵引了达达和京东到家的合并。

京东到家是京东集团从去年开始一直力图发展的业务。2015 年 3 月,京东集团推出 3 公里内 2 小时上门的京东「拍到家」,4 月后更名为「京东到家」,并成为独立全资子公司,希望在本地生活领域分得一杯羹。

那么,京东的众包物流团队发展得怎么样呢?

根据京东官方的数据,以 2015 年的双十二为例,截止当天下午 17:00,京东到家日订单再创记录,突破 25 万单。

相比于达达日均百万级别的规模,25 万的峰值并不算一个很优秀的成绩。

达达.jpg


物流配送较弱的京东到家和在场景上举步维艰的达达,在这场合并中其实完成了优势互补。

资本的多米诺骨牌一直在倒,这次轮到了达达和京东

达达与京东合并一事并不是本地生活领域的孤案。前不久,阿里巴巴、蚂蚁金服作为战略投资方,将 12.5 亿美元资金注入饿了么,至此,饿了么也完成了站队。

事实上,从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开始,站队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就已经缓缓拉开。新美大合并,引入腾讯投资,明确独立发展之后,早先战略投资美团的阿里巴巴就丧失了本地生活领域的一枚重要棋子。

无奈之下,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用了 10 亿美金复活口碑,希望口碑成为阿里巴巴在本地生活领域中的重要阵地,新口碑沿袭阿里巴巴的作风,更加擅长营销和造势,但在地推团队的搭建上,却不及美团。

与此同时,引入腾讯资本的新美大的出现也让饿了么感到尴尬。饿了么曾在 2014、2015 年接受大众点评的投资,被大众点评看成是制衡美团的重要力量。新美大合并之后,饿了么需要重新找到一个可以站队的巨头。

在饿了么倒向阿里系之后,新美大、口碑和饿了么,和京东到家成为本地生活领域的三个重要的变量。

但是相比新美大、口碑和饿了么,京东到家其实还缺少更有力的物流能力。达达加入之后,将直接缩短京东到家构建自己物流能力壁垒的时间,更好的配合京东到家从物流的能力开始延展,连接到商超和商店,拓宽服务的场景的战略。

很显然,多米诺骨牌这次倒向了京东和达达。那么,留给创业者的问题在于:在本地生活领域,能否还有可能长出一家独立的平台级创业公司?击鼓传花的下一个,又会是谁呢?

(编辑:崔婧)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