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估值500亿的「菜鸟」,你真的知道它在做什么吗?
一家已经成立近 3 年的公司,很多人却并不知道它在做什么。这就是马云手中继「淘宝天猫」和「蚂蚁金服」之后的第三张王牌——菜鸟网络。而如今,它的估值已经达到 500 亿元。
3 月 14 日,菜鸟网络宣布完成首轮融资。官方未公布此轮融资的具体金额,但可以知道参与投资的机构包括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淡马锡、马来西亚国库控股公司、春华资本等众多机构,其中不乏主权财富基金,整体投资金额或在百亿人民币左右。
对于阿里来说,介入物流是迟早的事。电商在物流环节的痛点太深切,也正是物流背后巨大的优化空间给了京东一个与阿里在电商业务上「两分天下」的机会。3 年前,马云也终于意识到了这一点,用他的话说,「我们发现大量的抱怨和投诉几乎都是关于物流的,所以我们必须自己参与进来」。
但是,菜鸟并不打算自建物流。与阿里电商业务的逻辑一脉相承,菜鸟做的是平台,一个由数据驱动的社会化物流协同平台。马云希望它能像水和空气一样,成为中国商业的基础设施之一。而这背后,是众多来自第三方的快递、仓储、落地配、末端网络资源的整合。因此,菜鸟在 3 月 28 日正式启动了「菜鸟联盟」,投入 10 亿,呼吁「有开放和协作精神的第三方」加入联盟,与菜鸟一起织起这张物流大网,并且共同实现物流服务的升级。
如此看来,菜鸟的野心并不亚于当年的淘宝。但在「数据」、「协同」、「服务升级」这些略显空洞的描述下,菜鸟到底在做什么?菜鸟这张网络里都有哪些角色?菜鸟的大数据能实现什么?菜鸟的想象力有多大?这是我们试图想要解答的。
一、「菜鸟」的生态
2005 年,中国全年电商包裹的数量是 8.6 亿个,10 年后的今天,这个数量达到了 206 亿,而这 206 亿个包裹带来了 3.8 万亿网购零售额,是 10 年前的 250 倍。面对这样的增长速度,菜鸟 CEO 童文红表示:
自建自营不是电商在未来可持续的一个物流解决方案。自建物流虽然可以做到高效,但这种模式的成本很高,侵蚀了大部分利润,需要依靠持续补贴,并不适合电商爆发式增长的趋势。
那么菜鸟要怎么做?做生态。也就是说,菜鸟自己只负责搭建基础设施、提供信息系统和服务标准,邀请合作伙伴接入,但各个环节的具体服务则仍由合作伙伴来完成。所以,菜鸟的生态是需要覆盖物流全行业链的。
(菜鸟网络生态图)
- 接入快递公司,推物流信息化
快递公司是与「卖家」和「消费者」这两端直接接触的角色,也是菜鸟背后最重要的支撑。
大部分快递公司在「效率提升」这件事情上一直没有好的表现,重要原因之一在于没有一个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菜鸟搭建物流生态的第一步就是要输出一套「端到端」的物流管理系统,让合作快递公司以此为适配标准开发或更新自己的后台管理系统,并接入其中。在此基础上,菜鸟可以将快递环节中原本低效的「手动作业方式」一步步电子化。
举个例子:原本快递公司取件都是上门后让用户手写快递单,回到配送站后再把信息手动录入到系统中。但菜鸟推出了一个「电子面单」系统,它可以自动串联发货商家和快递公司:卖家直接在电脑上将包裹的地址信息输入到电子面单系统中,这不仅省去现场手写快递单的时间,也让快递员在上门前能提前预知揽件的数量、规模等信息,提升打包效率。
据菜鸟提供的数据,截止 2015 年 8 月,国内排名前 15 的快递公司全部实现了电子面单的普及使用。使用电子面单后发货速度能提升 30% 以上。
此外,菜鸟结合了高德地图的算法将所有地址分拆为结构化的「四级地址」,在此基础上能够实现「路由分单」,以此取代人工分单,提升分拨中心的效率。原本,分拨中心流水线上会有大量分拣员,他们需要看着包裹上的地址信息凭记忆确定包裹的下一站到达哪个网点。当地址都经过「四级结构化」后,快递公司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实现包裹与网点的精准匹配。
- 布局仓储,做仓配一体化
作为物流网络中的节点,布局仓储可以看作是菜鸟在搭建整个物流网络的骨架。更重要的是,菜鸟想要实现「仓配一体化」。
菜鸟这两年做的最引人关注的事情之一就是「拿地建仓」。但这么「重」的做法只是第一步。据菜鸟副总裁万霖透露,菜鸟现阶段主要在包括北上广深在内的全国8个关键节点拿地建仓,面积皆为 10 万平方米以上,其它仓库则由仓储合作伙伴提供。目前,菜鸟在国内已经有 128 个仓库,近 200 万平方米。未来,菜鸟还会更多的整合闲置的小型社会仓储资源,将网的分层做的更密。
菜鸟并不介入仓库运营,包括自建仓在内的所有仓库运营均外包给广州心怡科技公司、百世汇通、日日顺等第三方仓配管理公司,这些公司多已获得阿里投资。
(菜鸟的仓库内)
仓配一体化是菜鸟网罗商家和快递公司的关键一步。对于仓储和集货能力不足的商家,菜鸟将帮其管理商品库存,让商家依赖菜鸟继而继续使用菜鸟平台上的快递服务,也由此吸引快递公司入场。
目前,菜鸟已经与上述第三方公司实现了仓库管理系统的深度打通,菜鸟可监控所有订单在仓储流程中的每一环节的实现情况。由于商家的货物在菜鸟的仓库里、仓库的信息已经打通,菜鸟就可以实现「智能分仓」,即通过分析消费者数据提前对商品的走向做出判断,将库存和消费者做智能匹配。这也是京东已经尝试的做法。
- 布点菜鸟驿站,建末端网络
万霖告诉极客公园:「社区范围内的投递是物流链路中最接近消费者的环节,直接影响到用户的最终体验。但传统的投递方式难以面对消费者端的多样化需求和多种突发状况,这‘最后一公里’的物流投递成本不可避免的会上升。」
所以,菜鸟也必须介入物流的末端,建一个能够更接近消费者的末端网络。目前,这个网络的主要承载者是菜鸟驿站。一方面,菜鸟驿站可以提供代收包裹服务,避免用户不在家时带来的落地配时间成本的上升,类似自提柜的作用。另一方面,菜鸟驿站还可以替快递公司揽件,整合零散的寄件需求,提高快递公司的揽件效率,驿站经营者可以按件分成。
菜鸟驿站的布点主要在社区和高校里,总量达到 4 万个左右。菜鸟在社区内的思路是和邮政、连锁便利店、连锁超市、小区物业等达成合作,以便批量获取网点。目前,跟菜鸟合作的便利店有全家、美宜佳、喜士多等。除此之外,菜鸟也有自己的渠道商,它们会按照一定的标准帮菜鸟拓展驿站站点。
与社区相比,校园的不完全市场化使得校园布局会更困难。类似「小麦公社」这样的创业公司一直在做针对校园市场的最后一公里物流服务,与菜鸟校园驿站的性质类似。不过,菜鸟在规模上已经取得了优势,据菜鸟提供的数据显示,菜鸟的校园驿站约 1500 个,覆盖全国 60% 的校园。并且,菜鸟也会接入符合自身服务标准的第三方校园配送服务商已经落地的校园站点。
二、「菜鸟联盟」是怎样的一个利益共同体
(「菜鸟联盟」发布现场)
对于阿里来说,菜鸟联盟是它以「做生态」的思路转型「电商物流一体化平台」的解决方案。
用张勇的话来说就是「形成一套从前端下单、到运输配送、再到收货售后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是端到端的全链路优化」。它最直接的目的就是通过完善物流服务,提升淘宝天猫用户的购物体验,并逐渐在用户心中形成一个统一的物流标准和品牌,类似京东多年在物流上的耕耘所形成的品牌效应。
对于商家和快递公司来说,菜鸟联盟是它们完成服务升级的一个契机。
国内快递行业现有的生态其实是难以持续的。童文红给出的数据显示:美国的快递均价为 5 到 10 美元之间,而中国的均价仅为 13.5 元,长三角地区更低。同质化竞争激烈、价格低廉,快递行业无法健康发展。万霖也表示,「商家愿意为好的物流服务付费,但现有的服务还不够好;而快递企业在长期竞争下导致利润微薄,也难以自己进行大规模的服务升级投入。」
因此,商家和快递公司都需要服务升级,而现在菜鸟向它们提供服务升级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和品牌背书,甚至还拨出 10 亿元作为联盟的启动资金,用于补贴合作伙伴以及补偿投诉的消费者。在这个「利益共同体」中,菜鸟负责做好大数据平台和协同化枢纽,具体的服务实现则交给行业。
具体来说,菜鸟会做这几件事情:
- 基础设施:比如全国仓配网络、电子面单等。
- 网状供应链:商家的需求是多元的,有自营或经销、有线上和线下,这背后需要强大的供应链整合能力,菜鸟会将手中的供应链资源串联起来开放给有需求的商家。
- 云计算:让合作伙伴节省物理机成本、提升计算能力。
- 服务表达:在前端为合作伙伴做品牌背书,菜鸟会在使用了菜鸟服务的商家页面中做特别标注,比如标出「次日达服务」,并标明合作物流公司的名字。
- 服务稳定性:通过云客服等基础服务保障服务的稳定性。
而合作伙伴则需要是要做好内部的精细化运营、数据化管理,有开放、协同的心,并且有意愿对服务的确定性做出承诺。
目前已经加入菜鸟联盟的企业包括:申通、圆通、中通、韵达、天天和百世汇通这6家物流公司;心怡科技、日日顺、苏宁物流等仓配公司;万象、晟邦、黄马甲等落地配公司。
最后,物流服务的升级会以「产品化」的方式呈现出来。产品的设计不仅局限于「快」,在张勇看来,「物流服务的确定性比速度更为重要」。
目前,菜鸟联盟已经推出了次日达、当日达、橙诺达(预订时间)、上门取退、夜间配送、开箱验货等服务,其中,当日达服务已覆盖 12 个城市,年内计划达到 20 个以上;次日达服务已覆盖 90 个城市,年内计划达到 150 个城市以及1000 个区县。这些服务会优先在天猫自营业务(如天猫超市)以及天猫商家中开展。
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是对于阿里还是合作伙伴来说,协作带来的好处是将更有机会去拿下「跨境」和「农村」这两个未来电商业务的重要增长领域。
阿里有跨境出口业务「速卖通」以及跨境进口业务「全球购」和「天猫国际」。这些业务的国外物流段大多由境外物流公司承担,而国内段就是本土快递公司的机会。想要获得阿里跨境电商的订单,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跟菜鸟合作。除了订单量的吸引,菜鸟已经布局了 30 万平米的保税仓,打通了电子清关、出口专线等基础服务环节,为之前没有跨境业务经营的快递公司降低了入场的门槛。
而农村电商业务是阿里今年的重点战略方向。目前在农村市场唯一占有资源优势的物流服务商是中国邮政,背后还存在巨大的市场空白。菜鸟在区县自建仓储,然后组织运力负责县级到村级的配送落地。菜鸟联盟内的快递公司(包括落地配公司)不仅能优先获得农村配送上游环节(城市到区县)的订单,还有机会进一步介入农村段的配送。
三、「菜鸟」手里的数据能做什么
目前,中国每天的快递包裹有 70% 都运行在菜鸟的物流系统上(仅指数据服务,而非货物的实体流动),日处理数据 7 万亿条,这其中包括:
- 18 万个物流快递网点信息(超过 50% 可实时监控)
- 全球 200 个仓库覆盖,包括仓储全流程信息化后产生的数据
- 4 万个菜鸟驿站站点信息,包括 1500 个校园站点
- 170 万快递员共 609 万条物流配送路线
如此体量的物流数据恐怕没有第二家能做到。而手握海量数据的菜鸟希望基于数据、基于协同让一切变得智能,智能带来的最直接的效应就是「全链路的效率提升、成本降低」。
前文提到的「电子面单」、「四级地址库」是菜鸟平台自身的数据基础设施,以此来对接快递、仓储、落地配公司,实现对它们的数据采集,从而向它们提供数据产品。万霖表示,「今年首先要落实的两个大数据产品是智能分仓和大数据路由。」
- 智能分仓:前文提到过,仓配一体化是实现智能分仓的前提,而智能分仓使得商家更有可能实现「当日达」、「次日达」。具体来说,菜鸟通过历史消费数据的预测将货物提前前置到离消费者近的仓库里,一旦用户下单,就可以由落地配公司从就近的仓库直接配送到用户手中。智能分仓已经运用在了天猫超市等天猫自营业务中,下一步是天猫平台上的大商户,优先选择家电、生鲜、美妆、快消等领域。
- 大数据路由:当最初「单点发全国」的模式演化到「多地分仓」的模式之后,整个物流网络的复杂程度是呈几何纬度上升的。怎样在复杂的网络中完成时效的优化?菜鸟通过四级地址库以及高德地图的算法支持,帮助快递公司在复杂的网络中选择最佳路径。目前菜鸟已经匹配了 600 多万条线路。
另外,菜鸟还想通过数据服务帮助快递公司改善日常的运营和管理,典型的两个产品是「菜鸟鹰眼」和「菜鸟天地」。
- 菜鸟鹰眼:菜鸟会把快递公司超过48小时仍未完成派送的包裹订单数据筛选出来,及时推送给快递公司总部,帮助总部及时了解自己产生了多少「超时异常件」以及各个网点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并通过订单及时了解原因,有针对性地着手改善。
- 菜鸟天地:菜鸟会监控快递公司的实时单量、揽件派收速度等基础数据,这些数据除了能在「双 11」这样的日子为快递公司提供预警之外,还能形成行业对比数据,让各家企业了解自己的服务水平与行业平均指标之间的差距。
下一阶段,菜鸟还想依靠数据做更多维度的事情,比如从物流环节向产业链上游的纵向延伸、由单纯的物流服务横向拓展到更多需要依赖物流网络实现的服务上去。下面是两个例子:
- 供应链管理:C2B 是阿里近两年非常推崇的生产模式,其核心就是由消费指导生产。菜鸟的供应链管理服务思路也是类似,也就是「做精准的销售预测——物流公司知道要配备多少仓储和运力——各环节生产商知道要如何调配生产资源」。目前,菜鸟的供应链管理服务还没有正式推出,但已和金龙鱼等企业进行过试点。
- 精准线下投放:由菜鸟驿站织起的这张末端网络除了可以承担最后一公里的收件寄件,还可以成为最接近用户的线下渠道网,这跟「达达」等 O2O 即时配送服务的配送员所能实现的效果是类似的。菜鸟能够根据驿站数据将用户以特定社区、商圈、学校为单位进行精准定位,很适合那些想要在线下做精准投放的天猫商家。最近,欧莱雅就通过菜鸟驿站在特定地区发放了20万份新品促销礼包。
四、「菜鸟」做众包的野心
菜鸟不仅想与物流链路上的公司合作,还想把一个个快递员也拉到平台上来,用众包的方式把末端真正盘活。这会是一张比菜鸟驿站更灵活的网,而众包的背后或是菜鸟想一统物流江湖的野心。
2015 年 6 月,菜鸟推出了一个叫「菜鸟裹裹」的 app,当时其主要功能是各大快递公司物流详情查询、附近快递员电话查询这样的信息服务。今年 1 月,菜鸟裹裹宣布启动基于专业快递人员的「揽件众包计划」,用户可以通过菜鸟裹裹在线发起寄快递的请求,快递员最快可在30分钟上门揽收。
出于时间成本和效率的考虑,大部分快递员只注意维护与淘宝商家的关系,普通用户突发性的、零散的寄件需求往往得不到满足,或体验很差。菜鸟裹裹要做的则在兼顾快递员时间成本的同时满足这部分长尾需求。目前,菜鸟裹裹已经整合了百世汇通、天天快递、德邦物流、指尖快递、财神到家、快递兔这 6 家公司内约 20 万专业快递人员,其中前 3 家是专业快递公司,后 3 家是专注于写字楼揽件的公司。
菜鸟裹裹跟滴滴的逻辑一样——在用户下单后将基于地理位置实时推送给附近的快递员,由其抢单。当订单无人接应时,菜鸟则会指派给离用户最近的配送站点。模式并不新鲜,这里要说的是,既然菜鸟已经靠菜鸟驿站搭起了一张末端网络,为什么还要做快递员众包?可以说,菜鸟裹裹想做个人消费者线下寄送包裹的入口,并借此带动阿里自身业务,或许还能衍生出新的业务。
虽然菜鸟现阶段的核心目标是提升淘系商家和物流公司的服务能力和效率,但它也不想放过网络的另一端——个人消费者。个人寄件的背后有两大细分需求:二手商品交易和电商退换货。其中,二手商品交易(闲鱼)是阿里近两年开始不断注入运营资源的业务,菜鸟想通过完善个人寄件体验来降低闲鱼的使用门槛。而电商退换货业务则是淘宝天猫业务中的售后环节,直接关系到用户的购物体验。目前,菜鸟裹裹已打通闲鱼和淘系产品退换货系统。
现阶段,菜鸟裹裹与达达、京东到家等众包业务的定位存在差异,但这并不能保证菜鸟裹裹在未来不会介入更高频的O2O即时配送领域。菜鸟的合作伙伴中包括万象、黄马甲、晟邦等落地配公司,这些公司本身就整合了一部分做日常即时配送的小团队。若菜鸟裹裹将这些落地配公司的快递员整合到平台上来,理论上是具备做O2O即时配送业务的能力的。
菜鸟的野心是什么?不仅仅是做阿里电商生态中的一部分,而是要在传统的物流行业中建一个新的数字化生态。但这并不容易: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金投入、海量的数据需要与之匹配的计算能力、产品化的服务需要足够的履约能力。与早已开始自建物流的京东相比,菜鸟的体系和口碑都还有待建立。但是若干年后,如果商家、物流公司、消费者都开始依赖于这张网络,数亿包裹的仓储、运输、配送都在这张网络中进行,它们所贡献的海量数据能够让这张网络更高效率、更低成本运行下去,菜鸟的价值就不仅只是在商业层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