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为什么可以成为硅谷?
初到旧金山,阳光扑面而来,驶出机场不久就能看到 SuccessFactors 的大楼竖立在高速公路左前方。紧接着,从机场到市区中心,再到南湾,道路两旁时不时冒出以 Oracle、AT&T 等科技公司命名的球场,这就是云集着全球最多科技公司的旧金山和硅谷。
旧金山(San Francisco),又译「圣弗朗西斯科」、「三藩市」,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太平洋沿岸港口城市,也是加州人口第四大城市。在旧金山的市中心汇聚了 Salesforce、Twitter 等大批科技公司的总部。旧金山往南就是高新技术产业区硅谷(Silicon Valley),苹果、脸谱、谷歌,以及老牌科技公司甲骨文、英特尔等,每天都在这里迎来络绎不绝的朝圣者。
想知道公司文化,办公区溜溜就门清了
无论是抱着棉花糖的安卓机器人,还是色彩斑斓的办公区,谷歌带来的最大冲击力就是开放。而这家公司也是硅谷最为开放的公司之一,游客可以自由在谷歌的几个大楼间穿梭;在 Google 商店买一款 T 恤或者某些新奇的纪念品。
极客公园来到 GoogleX 总部时,体验了热气球项目 project Loon;还有想象力爆棚的风筝发电;以及这款很 Q 的自动驾驶汽车,而且在车库里看到了十多辆这个家伙,自动驾驶可能来的比我们想象的要快。
谷歌提供给内部员工的免费自行车
汽车充电桩已经很普遍,图中的汽车左侧正在充电。
在安卓家串完门,不如就来苹果总部转一转。苹果与谷歌车行大概 20 分钟。与谷歌的开放办公区不同,苹果的办公区是完全封闭的。瞧,其实跟他们的企业战略很相像,但每天依然有很多果粉会在苹果总部门口膜拜。
略显神秘的苹果总部
很多游览硅谷的人,心里惦记着去 Google、Apple 吃上一顿工作餐,据公园的驻硅谷记者周恒星体验,谷歌的吃饭环境非常有亲和力,而苹果的吃饭环境却很糟糕,这背后是两家公司开放与保密的不同文化。推荐你可以看看这篇《苹果和谷歌员工餐厅的秘密》。
非常有品质的苹果T恤,包装看起来和iPad好像。
说实话,与苹果核谷歌相比,英特尔的门前稍显萧瑟,但英特尔博物馆依然是星级景点。
进入英特尔博物馆,各种蓝色带来肃穆感和理性。不过我还是非常喜欢英特尔博物馆里Robert的这句话:
转了这些总部,却不得不说今天的硅谷已经不再仅仅是谷歌、苹果、甲骨文、英特尔这些大公司的专属地,大量创业公司快速涌现,当然泡沫也在逐渐降临。
1983 年,《硅谷百年史记》作者皮埃罗初到硅谷,那时,除了大公司,硅谷的创业者对他说过最多的是:我们要改变世界。
而近几年,随着太多的资本和太多的公司在硅谷诞生,皮埃罗听到创业者说的最大愿景是:我们希望被股权收购。
这是像皮埃罗这样的人感受到的硅谷 30 年间的变化,皮埃罗认为:小公司是创意和特色的来源,但创业者目标变得浮躁,让硅谷开始处于泡沫之中。
中国市场竟成为硅谷创业者们的目标
实际上,国内的快速迭代,已经给硅谷精英们带来了迷惘与焦灼。
与 Reynold 相约在 Computer History Museum 聊天,恰巧当天硅谷投融资对接平台 F50 在博物馆二层举办会议,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夹杂着不少中国身影。
这家博物馆充斥着对计算机历史的怀旧与静穆。
连博物馆里的咖啡馆都叫做“Cloud 咖啡”。
在博物馆里可以用操作杆体验Google Map。
Reynold 是硅谷工作的华人工程师,在纽约读完大学后,他转战到硅谷工作,业余时间在这里为一个硅谷华人组织「巷内」做志愿者。
不久前,巷内与经纬创投在硅谷一起合作了沙龙,闭门晚宴上有 30 位华人企业级创始人参加。
Reynold 告诉我:“在硅谷,华人已经能够进入很多优秀公司的高管阶层,这也是他们的沙龙总是能聚集到一些非常对口的专家的原因。但是,华人创业还需要突破创新的束缚,比如在邓锋创立的 Netscreen 后,华人创业项目在硅谷并没有再引起太大的兴奋点。”
越来越多的华人在硅谷创业,并将市场对准中国。因此也产生了某种刚需,比如对接投资人,对接中国客户,帮助硅谷的创业者了解中国市场。以及对接国内的云计算技术,如存储、计算等服务。
「巷内希望能够做一些比较封闭的交流,带给参加者精准的信息和资源,而不是到硅谷开会晒一晒,浮躁的发几张朋友圈照片,证明我来过。」这是 Reynold 的心声。
我遇到另一位在硅谷的华人创业者 Sam 证实了 Reynold 告诉我的一些现状。
虽然在 Amazon、苹果的工作经历都很有趣,但 Sam 希望能做一件自己的事情,于是他选择在虚拟 VR 项目上创业,并瞄准一些行业用途,比如医疗和军事。Sam 并不敢贸然进入中国市场,因为在他感觉目前中国市场上的 VR 技术是第一梯队,尽管有可能抢占到第一批市场份额,同时也可能是试错者。而他希望自己的产品能够真正成熟后,稳重的推广。
Sam 和很多创业者的难题一样,他们不懂中国目前的市场状况,也在寻找可以支持他们进入中国的风投。
「一旦 VR 成为 Apple store 和 Google play 之后第三大应用平台, 云的背景就十分重要,除了钱、信息,创业还需要国内云技术的支持。」Sam 的合作伙伴 Bo 告诉我。硅谷的创业者也在寻求国内云计算资源的支持。
Reynold 所在的组织巷内,今年将目标对准了行业用途和企业级,Reynold 觉得,企业级至少在美国还能火起 2~3 年,而国内的企业级架构还没建好呢。他的意思是说美国很多企业级创业公司的产品建立在 Salesforce 这类平台上。但是国内类似 Salesforce 的平台还没有形成。
大数据分析、云、移动、设计、比特币和数字营销,这些领域是硅谷各种团体和创业组织的焦点。
有了硅谷的标签后,你就必须成功吗
与一些还在观望中的人相比,一些硅谷华人已经敏锐回国,抢占第一批市场份额。
在 Box 工作了 4 年的程远,今年回国创业,获得经纬的投资。进展如此迅速,程远却被同在企业级的一些前辈质疑。
一位在企业级近 10 年的前辈选择云存储合作伙伴时,恰恰把程远的公司绕过去。他认为程远的新公司可能会失败,“在硅谷的青年不能深谙中国市场的规律,况且有 Box的痕迹。”
另一位资深企业级记者对程远的评论是:“连阿里、360 都在竞争的企业存储领域,程远拿什么去竞争呢?”
我曾与程远有过一次采访,没有直接和他探讨创业成功的几率,但他快速的语速和对每一个问题的直击,让我感到这个年轻创业者如此直率而真实。
而这次在硅谷,遇到一位华人朋友,偶然提到程远,他说:回到中国创业,对于那些无足轻重的评论和留言,who cares!重要的是你已经历过。
所以,问题来了,你真的必须成功吗?
那么,先让我们想想,为什么硅谷会成为硅谷?
有一种说法是这里具有独特的人文环境,首当其冲是硅谷对失败的允许。如果你在湾区做点事情失败了,别人听说你失败了,反应会是:嗯,有意思!
比如皮埃罗认为,湾区之前有很多的艺术家,加州是一个淘金热的区域,这种人文环境下的尝试,必然有诸多失败,但重要的是尝试!
另外一个原因,在硅谷有着一种「反组织性」的浪潮,大家不一定非要为某一个组织而工作。重要的是你在做什么。
允许失败的另外一层含义是「包容」。一位曾在伯克利读数学的朋友Bo告诉我,他曾经有一段时间他的成绩不太理想很难跟上,但并没有感觉老师和同学会给他某种压力或者歧视,这种包容让他可以继续做自己。
One More Thing,更积极的生活方式
硅谷精英的压力大吗?
有人说同样是做 coding,为什么不努努力去硅谷呢?比国内的工资高好几倍。
有人选择硅谷,说是因为这里的阳光和空气,因为不掺杂复杂的人际关系,也不被迫加班。
这些可能都对,但还不完全。
在硅谷你可以选择傍晚准时下班去溜狗,住在 House 里享受生活。也可以选择在附近的大学坚持学习一两门课程。
Reynold 告诉我,有一段时间他的儿子刚刚出生,他要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在大学读学位。加上组织社团合作,时间完全被占满。
但过了那段时间,他觉得自己得到了提升,并把这段时光叫做「push yourself.」
Sam 之前在 Amzon Fire phone 工作,虽然对创业还有百般忐忑,但他还是离职坚定做起了自己的 VR 事业。
紧张而高效的同时,Reynold 和 Sam 都对健康保有高度的重视,比如去健身房,或者附近的山区 Hiking。
在Purisima Greek Redwoods Open Space 徒步的情景。徒步几乎成为一种极佳的交友方式,包括交往异性朋友。
其实,旧金山和硅谷的住房压力也挺大的,最近有新闻说一位硅谷工程师给自己弄了一辆房车住,一年下来省下的房租能付个首付。
说到底,无论在哪,无论压力大不大,我们敢坚持做自己吗?
Tips:推荐三种前往硅谷的交通方式
硅谷旅行中,我体会了 3 种不同的交通方式。
第一种是和朋友驾车。速度快,时间好掌握,还可以沿路看看旧金山的几座跨海大桥。缺陷是因为每个公司的位置都有点远,没有向导,找路是一件费力的事。
第二种方式就是跟团游,找一个对 IT 有一些知识的导游,让他给你介绍一些当地的习俗。但是跟团一半都是比较泛泛,不推荐给「资深硅谷爱好者」。
还有一种,就是到 SF 市区的 4th Street 买一张当天往返的 Caltrain 车票,10 多美元,而且路过斯坦福大学,欣赏 SF 从北到南的景色。这里的 Caltrain 还提供一些车厢,让上车的人可以放置携带的自行车。在 Mountain View Station 下车,这里基本是硅谷的中心地点。
题图来自海洛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