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产品明明赚得「盆满钵满」,一加的第二代产品为什么还是一再delay,隔了四百多天之久才「姗姗来迟」呢?
去年在筹备一加一代手机发布会的时候,刘作虎还觉得,第一代产品要是能卖出 50 万台就很不错了。
而事情的发展似乎远超刘作虎的预期,一加 1 的销量早早地突破了百万台,来自一加内部的说法是「已经超过 150 万台」。这个成绩在几个同期出道的手机新品牌里无疑是最亮眼的,而第一款产品就实现盈利也是这个行业里很罕见的事情。
一加 2 海外版邀请函
可是,一代产品明明赚得「盆满钵满」,一加的第二代产品为什么还是一再 delay,在一代发布后,隔了四百多天之久才「姗姗来迟」呢?
「你听说过 OnePlus 手机吗?」
几个月前,我的一个在美国读书的朋友问我,「你知道 OnePlus 手机吗?配置很强,性价比很高。」
其实当时我是意外且哭笑不得的。一个深圳走出去的手机品牌竟从美国飞回来「反问」我,成为了美国朋友安利给我的产品,这是一种不曾有过的体验。之前不论是小米还是 OPPO 进入北美市场,朋友们总还知道是中国的品牌,而 OnePlus 则是让他们「万万没想到」。
一加 1 美国发布现场
一加也许是第一个「搞定」了全部主流外媒的手机厂商。纽约时报的记者甚至发出了这样的惊呼:「我用一加手机几个星期了,我发现这是我用过的最好的安卓机之一。」能让纽约时报、福布斯和连线杂志的编辑统一不吝华丽辞藻大加赞赏,算是这个圈子的奇观之一了。
海外主流媒体集体好评
同时,与国外 KOL 联合发起的活动力度也是令人咋舌。Android Authority、Pocketnow、Marques Brownlee 全部成了一加一代的深度体验者。前期缺货的阶段,MKBHD 一个人在个人频道放出的优先购买码就达到了上百个。这个几乎每个视频都百万点击的「大V」 为一加这一款机器做了不下 5 个评测体验视频,这在他个人作品里也是很「过分」的现象。另外,一周以前他就发出了一加二代的相机评测视频,这似乎比任何一个国内评测团队都要早。
这样重磅的媒体集体好评和评测团队的扎堆曝光,一下子把大量北美地区的「手机爱好者」转化成了一加的粉丝。
「西方手机爱好者」对一加的态度基本上是「旗舰配置」、「国际旗舰一半的价格」和「接地气并频繁更新的系统」。也许你会发现,这和米粉对小米的印象出奇的一致。一加在美国建立的粉丝文化是连自认为粉丝营销手腕最多,每年会举办一次超级大型「米粉节」聚会的小米在那里都没能做到的。
一加旧金山粉丝聚会
目前,一加在欧美市场的销量占到了整体销量的 40%,海外市场销量占整体销量的 60%。
曾经想做不能做的软件
以一年前一加的人力和财力,要做自己的 ROM,也许也会变成老罗口中的「缓慢而优秀」。
依靠硬件方面已有的积累,手机的诞生过程比做系统轻松很多。供应链的关系也让一加在很多想法的实现上并没有那么「无从下手」。
那为什么那时候不做软件?这一点刘作虎想得很清楚。硬件的开发进度会远远快过软件,守着一个已经基本成型而又比较优秀的硬件方案等半年,显然是一件傻事。同时,MIUI 和 Flyme 都已经经过了三年甚至五年的迭代开发,如果一加贸然自己做系统,纵使最终达到了心中想要的效果,也改变不了落后它们几个身位的事实。于是,那时的一加只能「开放」。它们在很早期的工程机开发阶段就寄送了锤子和小米,希望它们能够第一时间适配自己的一加 1 。但是结果是显而易见的,面对一个来势汹汹的搅局者,一个后台强硬的挑战者,小米和锤子都选择了虚与委蛇。于是,「第一时间适配 MIUI 和 Smartisan OS 」成了发布会 PPT 上摇摇欲坠的一句空话。
一加 1 最终适配的三个系统
与 CM 的「不期而遇」,主要还是因为 CM 在海外搞机人士心中「神圣」的地位。CM 帮一加赢得了海外用户的认可,一加帮 CM 实现了产品的「落地」,这是一加内部统一的认识。但是 CM 似乎不这么想,它们似乎觉得一加借 CM 上位平步青云,自己却还只是没有清晰盈利模式的软件团队。于是一年以后,双方都强势起来的时候,和平分手了。
前面也提到,北美市场对一加来说极为重要,那里的用户不需要用心开发的中文操作系统。于是,一加基于 AOSP 定制了专门针对海外市场的氧 OS。氧 OS 的理念与一年前搭载 CM 一样,给用户最接近原生安卓 Lollipop 的界面和体验,适当地加入小部分自己的优化。
氧 OS
在国内市场,一加选择了Color OS 作为默认搭载的系统。也许你会觉得它们的关系会让一加可以第一时间完成 Color OS 的完美适配,但事实并非如此。Color OS 每一次版本迭代,一加的适配排期都会落后一点点。从视觉的角度看,搭载 Color OS 也是一加需要咬牙强忍的事,早期的风格统一只是简单地定制了一套系统主题。Color OS 可以保证机器的流畅度和基本功能的完善度,但离刘作虎心中真正的优秀体验还差得很远。
事实上,各家的系统都越来越封闭。MIUI 早已停止了官方对于第三方机型的适配,小米桌面这个应用才是他们心中理想的模式。同样的事情也正发生在锤子身上,早期适配的几款机型没多久就全部交给了 ROM 之家托管。锤子更进一步的是,它还在将一些系统级应用开发成独立 app,比如便签和日历。当你拥有了一款热销的硬件,别家的软件就无法满足你对更好用户体验的需求了。
氢 OS
于是,5 月 28 日,一加发布了自己的「氢 OS」。不久后开始了内测,目前频繁迭代更新中。
曾经想选不敢选的硬件
一加的第一款手机,硬件来得并不容易。
每天攒机之余,一加总还是希望在这个过程中拥有一些的「独特的东西」,当然初期主要是外观工艺的细节。比如,后来广为流传的「婴儿肌肤般手感」 Babyskin 手感漆就是专门找到日本 Cashew 株式会社供应的。
第一款产品能够撑足 400 多天的产品周期,离不开一加在硬件配置上「激进」的选择。一加 1 在一个很超前的时间点「强上」4G。在去年一加发布会后的一个月,锤子发布会上,老罗说 3G 的体验已经很好了,4G 并不是强需求。后来的结果大家都看到了,4G 用户数早早上亿,3G 版本的锤子手机沦为老罗难得的「糊涂」。
一加在第二代产品配置的选择上比第一代又更进阶了。
据已经公开的硬件配置信息来看,一加二代的硬件配置很多是「一线厂商」的旗舰机都不曾选择过或刚刚用上的,比如正面按压式的指纹识别,比如红外激光对焦。
一加是继乐视超级手机之后第二个使用 Type-C 接口的手机厂商。有趣的是,乐视将数据线的另一头也做成了正反可插,这是苹果曾经尝试的方向,也是一加去年就开始储备的技术。不过,刘作虎在最近的访谈中表示,一加的方案比乐视更可靠,成本也更高。而来自供应链的消息表明,华为、OPPO、金立都正在开发自己配备 Type-C 接口的旗舰机型。与去年超前布局 4G 一样,超前布局 Type-C 在目前看来也可以预见的会成为一个不小的竞争点。Type-C 的优点这里不多赘述,仅是想象一下未来的机型支持 USB 3.1 时的传输速度都让人迫不及待。
一加是继魅族之后第二个使用正面按压式指纹识别的的国产手机厂商。从工信部的「定妆照」可以看出,这个按压式指纹解锁模块似乎同时也是物理 home 键,外观和魅族的 mback 键颇为相似。小声猜测,一加会不会也将电容触控功能做进去了呢?
一加 2 工信部入网许可「定妆照」
当然,在发布会前夕我也有一些担忧。首先是工信部的图上可以看到的红外激光对焦。LG G3 上使用这个技术确实是实现了极快的对焦速度。但是一票国产机器使用红外对焦技术最后几乎都因为距离受限而成为了「摆设」。我很好奇一加在这个方面会不会「将就」。另外是高分辨率显示屏、电池容量和机身厚度三者之间的矛盾平衡。如果再算上最近被猜疑颇多的 「V2.1」 版本的骁龙 810 处理器,最终呈现出的续航发热表现也值得我们进一步验证。
刘作虎说自己是个「有点」完美主义的人,而一代产品的亮眼成绩为他们争取了更多「不将就」的资本。更多的故事,期待着 28 号产品自己讲给我们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