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点儿投资妙法,顺便喝碗鸡汤。
在2月27日上午,在由创业家、中信出版集团联合主办的 2015 创投极客论坛上,来自硅谷的传奇投资人 Peter Thiel 与今日资本创始人徐新、PingWest 品玩创始人骆轶航展开关于「创新、创业者精神、恐惧和未来的迷思」的交流。
期间 Peter Thiel 的很多想法值得我们思考:
关于创业:
如果你有一个大想法还没有人在做,这件事本身就可以弥补很多你的不足之处。
如果你没有发现大想法的能力,其他事情做得再完美可能也没用。
关于垄断:
创造性垄断不是静态垄断,静态垄断会限制价值的发展。两者之间如何判断?如果垄断是动态的就是创造性垄断,静态就变成了糟糕的垄断。政府通过知识产权和专利法固然保证了垄断,但其中时间限制就是为了防止静态垄断。
我的书是给创始人的建议——要通过竞争获得垄断地位。
关于可以稳定的垄断:
维持稳定垄断的 4 个因素:
1. 深刻、无法模仿的技术优势;
2. 强大的网络;
3. 规模经济效应(如亚马逊);
4. 牢固的品牌地位。
苹果就做的很好。
关于大公司:
微软想做搜索引擎,谷歌想做操作系统,其实都没有成功。人性使得人们想要与身边的人竞争——怎样和其他公司相处是一门学问,争强好胜之心使得人们老认为自己是老大。很多有垄断地位的企业依靠的都是核心业务,这些才是别人无法颠覆核心优势。社交平台、操作系统都去做,不管是策略性战略还是认真投入资源竞争,往往都可能是陷阱。
关于——「你们为什么抗拒中国投资!」
钱还是很重要的因素,出个 20 亿美元 Instagram 就不会卖给 Facebook 没准儿卖给了中国人。
关于中国公司的国际化缓慢:
中国市场太大了忙不过来也是原因,有时候太急于国际化后院失火也不是好事儿。不仅是文化和心理,更多的出于实际考虑。中国自身的市场竞争也是很激烈的,BAT 的社交网络、搜索引擎也都在进占对方的地盘,任何一家眼睛都盯着另外两家做什么还是很紧张的。
关于创新:
所谓的创新就是做一件将世界变得更好的事情,处于「确定的悲观」象限有时会认为自己无事可做。中国——可能刚好处于悲观和乐观之间的状态。
关于中国现状:
体现一个国家是悲观主义的标志是储蓄率,中国的储蓄率特别高,美国人不存钱……
(徐新解释年轻人已经很少储蓄,「年轻人几乎都不存钱」)
或许中国在发生很大的变化,但我们确实会观察储蓄率,年轻人储蓄率低态度可能是比较乐观的。但也不一定是乐观主义者才能开公司,(中国)整个社会也会变得乐观。美国人过于乐观一点儿都不存钱,也不一定是好事儿。
关于投资的运气:
在实践中我们要努力找出哪些公司可以成功来投资,正确的投资组合有时候是运气。有时候大笔投资就像买彩票,输的可能性很高但一旦赢了就一发不可收拾。随机不可预测、不知道哪个投资会成功,这是对于运气的理解。
但运气只是由于我们过于懒惰、不努力去了解一家公司而将一切归咎于概率。我在投资前会仔细研究这家公司,但投资时在心理上把自己放到亏损的境地。我也不愿意每个人都给 10 万支票,会有很多人出现找我投资,但并非是一件好事儿。
关于人重要还是公司重要:
如果按照评分的话,一般 75 分以下的人(我)都不会投资。
你看 Twitter 的管理很糟糕,创始人就能得 65 分,但想法太棒了也能成,这其实没有一个普适标准。技术非常领先、领先于所有人,创始人的分数低点儿也可以。
公司的人才、产品、商业、策略结合起来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那具体呢?
还是要看公司的情况。Facebook 刚开始拥有 95 分创始人和很烂的战略,但他们说商业技能可以学习,他们做到了。
制药公司如果拥有非常聪明的科学家,企业技能不到 30 分没准也行。在生命科学领域企业战略更重要,应用中产品更重要,不同领域(重要的东西)不一样。
关于恐惧:
我担心很多的事儿……最大的恐惧是怎样治愈疾病抗衰老,这对人类来说是大问题,但投资却太少。癌症、老年痴呆……事实上所有的疾病都是和衰老有关的。人们的投资和努力太少了,而且人们还处于接受和拒绝承认的极端,「反正也要死」要么就是「不去想不去管」。
关于今年是本命年你觉得会遇见什么坎儿:
投资的公司出现很坏的情况——看着硅谷一片繁荣,也担心会出现一片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