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搬家师傅的O2O之旅

摘要

一位普通的搬家师傅,无意中被卷入如火如荼的 O2O 浪潮,起初,互联网让他尝到了甜头,后来则是更多的困惑和不解。

再一次见到姚师傅的时候,是在七月底的一天。

那是我来北京后的第二次搬家。

京城名气大点的搬家公司价格实在太贵,我只好去豆瓣租房小组里碰碰运气,刚好看见有人发帖推荐这位师傅。电话拨过去时才发现他竟早已存在于我的通讯录中,见面之后不由感叹世界真小——一年前我第一次搬家也是请他帮忙的。

一路上自然少不了闲聊。我跟他打趣道,「您现在是网络名人啊,去豆瓣随便逛下就看见别人推荐你的帖子。」

谁知姚师傅听后却是苦笑,说自己现在越来越搞不懂互联网了,都说有口碑就能传播,可这几个月的生意却差了许多。

我有些不解,姚师傅也很无奈的跟我讲起了这几年让他爱恨纠结的 O2O 之旅。

O2O 初体验

姚师傅 29 岁,河南人。从部队退伍后先是在工厂呆了半年,2010 年 9 月,他攒钱买了一辆金杯,就来到北京进入到搬家这一行。

军人出身的姚师傅热情本分,力气大并且价格公道(我从朝阳公园南搬到五元桥的铁道博物馆以北只花了 200 元)。

不过,因为老实,姚师傅并没敢挨个小区给自己贴广告,初期的生意主要靠熟客介绍,搬家的收入勉强够补贴北漂的开销,实在攒不下来什么钱。

2010 年下半年的某一天,一位女生写了个话题发在「北京租房」豆瓣小组里,盛赞姚师傅的搬家质量和价格。这是他的广告第一次出现在网上,而且是别人主动发的。从那时起,姚师傅被卷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很快的,姚师傅发现自己的生意突然多了起来,从客户的口中他知道自己成了豆瓣北京租房小组中的红人。姚师傅这才意识到,以前看起来很远的互联网竟然可以这么实实在在的影响他的生意和生活,他就像发现了一片新大陆。

对姚师傅来说,那是他和互联网的蜜月期,一段田园诗般的日子。

那时候,在「北京租房」的小组中,姚师傅会认真的看每一条关于他的帖子,发现租房小组中的年轻白领们对他热情并且尊重,很多人也真的会因为「口碑」找到他,而他在给人搬家过程中任何任劳任怨的小细节都可能被记录在贴子里发到小组中。

从那以后,豆瓣小组就成了姚师傅重要的客源渠道,后来,姚师傅开始有意无意在搬家时跟客户聊起豆瓣,也总能遇见遇见资深豆瓣用户在搬完家后亲自去豆瓣发帖推荐他。

拥抱互联网

尝到互联网带来的「流量红利」后,原本对网络并不感冒的姚师傅开始尝试把自己的信息放到更多地方去。姚师傅曾委托别人帮忙在水木社区上发帖,但是上面用户较少,而且来的人大多意不在租房搬家,所以并未产生多大效果。

不久后,杨幂漫天遍野喊着的「58 同城」引起了姚师傅的注意,同时也听同行说在 58 同城上发帖还有些效果。姚师傅开始自己学着在 58 的搬家版块发信息。

彼时 58 对于用户的自主发布管理得还不是很严,每个账号可以每天都可以发一条信息(所以 58 同城一度被专业的网络推广员用不同账号灌入了大量垃圾重复信息)。但姚师傅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刷新维护,所以 58 同城最终也没能成为他的主要网络客源。

最终,姚师傅通过互联网推销自己的主要渠道还是回到了豆瓣。

北京租房小组不仅提供房源,还有很多家政服务和二手交易信息。经常会有用户发帖说自己的家具低价甩卖,或是推荐靠谱的搬家师傅或清洁阿姨。租房小组秉承了豆瓣一贯重情感、轻商业的氛围,成员素质相对较高, 都是北漂的人,难免惺惺相惜,那里的氛围总体还算友善,豆瓣也开始成为姚师傅生活的一部分。

姚师傅清晰地记着 2012 年 9 月 5 日这一天,北京租房小组置顶了一条「搬家师傅推荐帖」,专门用于收录用户推荐过的优质搬家师傅。姚师傅不仅被列入了推荐名单里,还有很多人在下面的回复里大力推荐他。

社区的力量由此迸发出来。从那以后,找姚师傅搬家的人数迅速增加,在 2013 年达到顶峰。据他回忆,2013 年单日最多能接到十几通预约搬家的电话,有时周四一天接的电话就把直到周日的活全都排满。相应地,姚师傅的最高月收入能达到 13000 多元。

如同一则「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巧合故事,一位踏实靠谱的搬家师傅、一群年轻的租房者就这样通过一个网络社区联系到一起,并且为各自带去了相应的价值。

老实人的困惑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于北漂的姚师傅来说,互联网是一个让他感到温暖的存在——生性本分的他可以不用去小区里贴小广告也能获得优质客户;只要踏踏实实做事就会在网上变成好的口碑进一步被人传播,比起狭小的临时住处和到处奔波的辛苦,互联网带给他安慰,也让他相信在这个平行世界里「做一个老实人一定不会吃亏」。

然而,这种美好的感觉在两个多月前突然化作了困惑。

五月的一天,姚师傅发现自己的电话量突然少了很多。随后就有人告诉他,北京租房小组的那个「搬家师傅推荐帖」不知为何被取消置顶了。

由于是豆瓣小组的常客,姚师傅也有了自己的一些消息源。他得知搬家推荐帖被取消置顶的原因是因为 58 同城的人向小组管理员支付了一定费用,将 58 家政通的话题放在了置顶位置。

2014 年 6 月 6 日,又一个让姚师傅牢记的日子。就在这天,豆瓣北京租房小组拿掉了「搬家师傅推荐帖」,以 58 同城的搬家广告取而代之。

姚师傅对此表示颇为不满。他在无意间享受到了互联网带来的甜头,却又无力阻止这种好处的戛然而止。那些热情的年轻人曾告诉他「好的口碑是在互联网上生存的不二法宝」,不过这些似乎在商业化的广告面前变得脆弱不堪。

搬家毕竟是一种低频活动,即使有回头客也得是一年半载以后了,所以更多接触的是新客户。对于那些不了解搬家行业和没搬过家的人来说,在不了解服务质量时,价格会是选择搬家人的第一要素。

像姚师傅这样的个人搬家师傅,通常会在电话里问清楚搬家的里程、楼层和物品量来报一口价,即使实际情况和事先说的有些出入,一般都不会再多要钱。而在 58 等平台上,为了吸引客户,搬家公司往往会先报一个很低的起步价,但是后续的叠加价格会高出很多。

初到豆瓣小组里的人,难免不被 58 的置顶广告吸引走。但羊毛出在羊身上,一些搬家公司拿去在 58 打广告的成本最终演变成顾客在搬家时的种种额外支出。豆瓣那种田园诗般的氛围在讲求效率效果的工业式广告面前显得如此无力。

互联网到底为了什么?

姚师傅感到困惑,「互联网的天怎么变得这么快?」

他不会知道,自己这个触网不久的小人物已经在不经意间被卷入互联网发展的浪潮之中,追求流量、效率、低成本的商业化是其基本的逻辑,是就连豆瓣和 58 这样的网站也只是身处滚滚洪流之中。

去年刚上市之后的 58 面临财务报表的压力,需要尽快实现可复制的商业化。

为了扭转此前充斥垃圾重复信息的状况,58 同城开始基于手机号进行发帖限制,姚师傅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无限制的发帖宣传自己;其次,58 也要考虑自身的盈利问题,开始向商户收取广告费,现在 58 同城的搬家版块几乎看不到个人发布的搬家信息,全都被付费或认证的搬家公司占领。而要在 58 的信息流里投放竞价广告,一天的价格就能高达数千元,这是姚师傅这样的个体户无论如何也承受不起的。

此外,58 虽然能为搬家公司和个人带去源源不断的客流,但是会从其收入中抽取一部分佣金。也就是说,如果加入 58 家政通的话,姚师傅要想获得跟之前同样的收入,就必须接更多的单,或者报更高的价格。但这样的结果就是要么自己太累,变成 58 在 O2O 布局中庞大的工业流水生产线上的一环;要么砸掉质优价低的口碑,都不合算。

对于姚师傅来说,他从互联网无意中获得的好处又在无意中被莫名的剥夺。一滴水改变不了河流的方向,他被卷入的时候互联网这条大河舒缓而温情;当遇到急流时,他被抛出地也是那么坚决。

从现实的角度,豆瓣没错,也不能说 58 有多么邪恶。他们只是站在让自己效率和收益最大化的立场去决策,互联网商业的逻辑简单粗暴:大流量、低成本、可复制、易变现。当资本的力量推动商业化的大潮滚滚而来,互联网上属于姚师傅们的桃花源似乎越来越少,对于工业化的生产方式,不迎合就可能面临被抛弃,这真的很残忍。

但这是属于丛林时代的商业法则,难道就是互联网未来的模样?互联网可不可以变得更有能量去改造商业,而不是迎合商业,尤其是迎合工业时代那种落后的、野蛮的商业思维。

一批又一批聪明的年轻人投身其中,是因为互联网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平等,它把人与服务高效率的串联,让人们得以在一个信息充分、地位平等的环境下选择自己中意的服务,让好人受益、让好的服务被广而告之、让信息的壁垒趋近于零、让本分又努力的人能够脱颖而出……

互联网的创新到底是为了什么?我们是为了只是借助技术塑造一种更有效率的商业还是希望善良的人们能从中获利?我们是要追求一个好的生意还是要一个更公平的商业生态?文明先是一种选择然后才会变成一种能力。不能因为嘲笑乌托邦的天真而去心安理得的接受一个黑暗森林,技术本无善恶,可以做出选择的却是身处浪潮中的每一个人。

后记

去年 7 月,姚师傅自己注册了一个名为「姚师傅搬家」的豆瓣账号,在上面填写了个人信息,偶尔刷下脸。58 家政通的话题刚换上没多久,他就用这个账号在回复区的给自己写了长长的几段介绍,并且获得了 1000 多个赞,将他的回复顶到了最前面。

也许,今后他的回复很难挤掉商业广告出现在豆瓣小组的醒目位置,但我们相信,在广袤的互联网世界中,总会有一个属于姚师傅这样老实人的位置。

在我们竭尽全力自觉地根据一些崇高的理想缔造我们的未来时,我们却在实际上不知不觉地创造出与我们一直为之奋斗的东西截然相反的结果。」但愿哈耶克的这句警言不会在互联网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上应验。

最后,如果你有什么好的建议,觉得能够帮助到姚师傅,以及其他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们,欢迎通过极客公园的微博、微信进行反馈,我们会帮忙进行转告。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