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 何小鹏:PC 到移动是逆风,移动到 PC 是顺风

摘要

一直专注于手机浏览器的 UC 为何如何反而做起了 PC 浏览器?在这背后有着怎样的产品和战略层面的考虑?

我食言了。

几年前曾表态,UC 会保持专注,只做手机浏览器,但最近却推出了 PC 浏览器和 TV 浏览器

互联网的行业属性是「永远不变的只有快速变化」;不变,你的公司就必输无疑。所以我此前的承诺被现实无情地打败了,就像一位朋友的经典言论:

我所说的,都是错的。

我记得几年前移动互联网刚有了雏形时,大家都在思考一个问题,移动互联网跟 PC 互联网到底是什么关系?有人说,移动互联网是互联网的扩展跟延伸;也有人说,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模式。而在今天,我们已经越来越能感觉到,移动互联网正在反向融合 PC 互联网,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

科技在快速改变生活方式。以前我们依赖的「屏幕」是一张报纸,一本杂志,后来是房间里桌子上的 PC,将来电子的、可交互的屏幕会越来越多,这种屏幕不光出现在眼镜、电视、汽车上,甚至可能出现在餐桌、冰箱、课堂上。我相信屏幕会成为控制各种电器设备的一个终端,手机又是控制不同屏幕的连接中心,这是物联网的雏形,也是许多服务从线上走到线下的真正开始。

多屏生态,手机是中心

互联网正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首先,网络会从分裂走向融合。看美国市场的一些数据,去年那里每个家庭平均已经是 6 到 7 个屏幕设备,包括电视、笔记本、PAD 和手机,在不同的终端之间进行穿越。例如现在很多用户通过 PC 购买或者预定机票,在手机上查询起飞下降时间、办理值机手续,这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典型的跨终端服务,在不同的网络和不同的时间段内进行融合。

其次,用户从「需求出发」到「永远在线」。举个大家都深有体会的例子,我现在非常惧怕跟一些朋友吃饭,很久没见了,本来很高兴,吃着吃着所有人都开始拿手机看。手机已经从原来有需要才会想起来的纯沟通产品,变成一个不断打破我们想象边界的新型产品,无时无刻地吸引人去使用。这种现象会在中国发酵成什么样?我不知道,但想想就觉得很畏惧。

所以面对这些变化,互联网企业需要「重建连接」,去年我曾在一些场合提到过。一是重建与用户的连接,因为用户正从原来的年轻人覆盖到中老年人,从一二三线城市居民覆盖到四五线居民。二是重建与产品相关的连接,按照设备的碎片化规律,用户的不同使用场景和习惯,将自身业务进行针对性的改良。在这个大背景下,打通包括 PC、TV 在内所有屏幕,建立多屏生态是很有必要的。

现在 PC、手机、平板、电视以及其他可穿戴式设备,多块屏幕都在瓜分用户的上网时间。从 Business Insider 最新统计的出货数据上看,手机已经成为绝对老大,而 TV 则会是非常具有潜力的一块屏幕。同时,全球市场上开始出现一些有趣的新玩家,例如 Google Glass 这样的可穿戴设备,或者互联网汽车。

其中,手机作为形态最早、出货量最大、最具随身特性的移动设备,将成为未来所有连接的中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 第一个是移动互联网开始成为互联网的中心。越来越多的设备开始联网,除了常见的手机、PAD、PC、电视之外,还包括汽车、路由器等设备,以手机为中心产生交互,这是主流趋势。

  2. 第二个是以手机为中心,打通了 O2O 的很多场景。例如,大众点评过去的发展节奏并不快,但最近开始明显加速,就是因为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让整个 O2O 行业得到快速发展。以前在 PC 的大众点评网站上能看到餐馆信息,但之后要形成消费就非常麻烦。另外企业方也没有办法统计你是否有去过餐馆,因为没法形成支付。但现在手机让用户对于信息的处理,从寻找和决策,延伸到消费的趋势非常明显。

多屏时代的入口

多屏互动的时代来临后,我认为浏览器一定会是其中最重要的入口。首先,用户在不同设备、系统、屏幕尺寸上,要去安装、维护太多的应用是非常难的。用户对 App 的态度正在趋向于理性,以前是疯狂下载,我们有一个用户据说手机上最多时曾有数千个应用,但后来发现真正使用到的,也就是那几个。

此外,企业的需求也在变化。互联网企业原来分 PC 互联网厂商和移动互联网厂商,那么在今天移动互联网融合 PC 互联网、线上与线下融合的情况下,会有一个非常大的变化。就是你原来一份内容,你需要提供给不同的设备商,针对性地做出不同的样式,这对于内容提供商是非常之痛苦的。

而浏览器是互联网上一个非常大的开放平台,也可以认为是最大的开放平台。因为 Web 的协议是开放的,标准是开放的,而且拥有海量的内容。一个垂直类的 App,可能在内容和服务上取得很好的效果,但在多个屏幕、场景上想进行穿越,成本很高,难度很大。因此无论是内容丰富度,还是适配不同的设备屏幕,App 与浏览器的竞争,在多屏时代会处于下行。

最近 Google 也在针对浏览器的多屏布局做出一系列变化。大家知道一年多以前 Android 业务已经划归到 Chrome 部门中,我们当时预计是,三到五年以后,Chrome 浏览器结合 Android 会产生一些深度的变化。但目前看这个过程开始明显加速,看看新版 Android 4.4 的变化,以及 Chrome 对跨屏的强化就知道了。未来两到三年,Google 在多屏上会有非常多的有趣动作出现。

多屏的产品思维

以手机为中心打造产品体验,绝不仅仅是简单地同步数据,而是必须从底层架构去支撑。这是一个需要全新思考的方向。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UC 开始做 TV 浏览器的时候,我向很多业内的朋友请教,TV 上的主要用户需求是什么?他们毫不犹豫地就说是视频,可能还有教育和游戏,其他的都没那么重要。但是等我们真正做了之后才发现,用户需求和使用场景非常多,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他们中有很多是老人,还有很多是不怎么看电视的男人。

比如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需求就是购物,但在 TV 上打开一个购物网站,你会发现用遥控器去操作非常痛苦,为什么?因为浏览器本身的交互方式根本不适合在 TV 上面操作。UC 希望通过手机浏览器插件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打造这种新交互方式的关键就是 U3 内核架构,以手机为连接中心进行设计。

甚至还有阅读,在电视上都有很大的机会。电视有这么大的屏幕,足够远的距离,会不会拥有这么一批用户,他们希望在电视上看小说、报刊杂志?我觉得将来一定会有,而且很有可能是中老年人。

Pad 是 UC 三年前在手机之外,开始多屏布局的第一步。严格说,Pad 浏览器实际上跟之前的手机浏览器不是跨屏的关系,而是一个分屏的浏览器,因为手机跟 Pad 交互很少。但是手机与电视,Pad 与电视,手机与 PC,这之间的交互会非常多。

做 PC 浏览器,也是因为用户需求导致的结果。过去的 PC 浏览器基本上没有太多创新,仅仅是当作一个纯客户端在做,没有深入地融入云能力和多屏元素,最多就是简单同步一些数据,很容易就陷入血拼渠道、营销的循环。其实在与手机等其他终端的互动方面,PC 浏览器用户还有很多需求没有被满足。而真正的多屏互动必须从底层的内核架构上去支持,Google 重写 Chrome 的 Blink 内核就是一个佐证。从这个角度看,PC 浏览器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顺风和逆风

有一个有趣的思考,我觉得在手机端成功的企业,再往 PC 上走会更容易。为什么?今天很多人都说互联网思维,很多传统行业的朋友畏惧互联网思维。其实互联网公司一样需要面对这个问题——许多企业,包括移动互联网早期的创业企业,因为没有能够看清楚移动互联网本身的转型倒下了。所以旧的互联网思维在新的行业大背景下也一样是有问题的。

而如果一家企业占据了移动互联网的风口,再尝试在一个旧的互联网市场进行创新,就会拥有比 PC 互联网厂商更符合行业规律的思维方式和基因。举个例子,UC 做了 PC 浏览器后,发现以前做手机浏览器时碰到的困难,比如设备兼容性、网络兼容性、内存不足、跨地域,这些在 PC 上都不是问题了。

当然,我们也还有许多地方要向 PC 上的老前辈们学习。但总体来说,从 PC 到移动,我认为是逆风;从移动到 PC,则是顺风。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