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如今电脑已经能提供足够的计算能力时,我们的工作是否得到相应的提高,这部分运算能力除了被用于游戏外,更多的还是干扰了我们的生活。
编者注:本文基于原文《 HOW TODAY'S COMPUTERS WEAKEN OUR BRAIN 》编译
1912 年 9 月 22 日上午 10 点,29 岁的律师弗朗茨·卡夫卡(Franz Kafka)坐在打字机前开始写作,连续工作 8 小时后,《判决》(Das Urteil)诞生。他在日记中写到:「长时间的写作让我的腿脚几乎失去了知觉,但打字机上飞奔的故事却正在我眼前上演,这让我既紧张又兴奋。」他认为只有这种专注的写作方式才能释放出身体中的灵魂。
1951 年 4 月,在纽约的一栋褐色的建筑里,杰克·凯鲁亚克(Jack Kerouac)忙着将路途上的记录的故事整理起来,爆发的艺术冲动让他在一卷 30 米长的电传打字纸上一气呵成。而这就是《在路上》(On the Road)的手稿。
1975 年 乔布斯匆匆忙忙找到沃兹寻求帮助,需要在四天之内设计出一个电动游戏,而这两位「单细胞动物」丢开琐事,通宵达旦完成了目标。
科技干扰
卡夫卡、凯鲁亚克和沃兹的成就让人刮目相看,不过他们的成功并非不可复制,保持相同专注状态的人们或许也有所成。让我们好奇的是,如果时空跳转让他们来到当今,现有的科技工具是否能让他们变得更轻松,创造更伟大的成就呢?
目前电脑的运算能力以及提供的办公软件易用性和 20 世纪已不在一个档次,但却没有让工作变得轻松简单。坐在电脑前的人们失去了打字机时代的专注。卡夫卡打开电脑,首先要回复日常邮件,不久就分神在他的 Twitter 和 博客上,开始记录旅途中的所见所闻。而科技迷沃兹此时沉浸在维基词条的编写中。
虽然读报的诱惑,朋友的造访这类外界干扰依然存在,卡夫卡和我们相比,他们的工具只能完成单线程操作。如今这些让人分心的电脑不仅仅默认了干扰进入,还主动将干扰推送到你眼前。社交网络上各种新鲜事和手机里新闻客户端推送来奇闻轶事让人无法专心工作。我们自己制造出了这些「分心机器」,却认为能提高工作效率。
是时候将我们的聪明投入在解决人性弱点的领域了,我们需要的一台能帮助人们克服惰性,集中注意力的机器,帮助未来的卡夫卡完成下一步鸿篇巨制。
多线程的操作原由
把时间拨回 60 年代,此时的计算机体积巨大,运行缓慢,并且需要数以百计的员工伺候。为了能处理大量的计算,工程师们设计出了分时系统,再是多线程操作。多线程算法实现了多人操作并保持稳定和顺畅,并让多人共用一台电脑成为现实,而这也激发了大众能有一台如此强大电脑的想法。
发明了分时计算和多线程操作的工程师们做梦也没想到为了解决大型计算机处理速度的方案会被普及到大众消费市场。多线程操作的计算机是大众需求么?70 年代像 Apple II 这样的个人电脑开始向大众消费市场普及,但高度限制了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只允许用户单线程操作,编程或者文字处理只能二择其一。
多线程操作的风潮随着图形化界面的到来而兴起, Apple Macintosh 上出现的图形化界面在八十年代产生轰动。这个创意被乔布斯从施乐公司「盗来」,而一位施乐公司图形界面的发明人 Alan Kay 在采访中说到:「我们常常希望在同时混排文字和照片,又或者进行对比模型的差异。」
有趣的是,原本为了解决在一台电脑上满足多人操作的需求却被发展成了满足个人同时进行各种操作的欲望。前者为了解决问题,而后者却给自己制造了慌乱——当想全面兼顾的同时你的注意力已经开始涣散。此外,近 30 年来计算机处理能力的飞速提升让多线程操作成为了「高科技」的象征。
从科学研究角度来说,多线程操作无可厚非,但对于普通大众级消费电脑,是不是走错了方向,我们并非需要电脑完成更多任务,而是在我们的主导下将事情漂亮地完成,这微妙的差别却提醒我们勿忘了发明电脑的初衷。
在 60 年代 J. C. R. Licklider(互联网发明人之一) 和 Douglas Engelbart(鼠标发明人)认为电脑应该成为人类的一项附属工具,而非星球大战中的 R2-D2 智能机器人。
从某些方面分析今天的家庭计算机确实起到上述作用,他能帮助我们浏览不同的页面,填写表格,在语音通话的同时处理网络文档,但在我们需要大段的专注时间时,电脑的出现则影响了我们的工作。
简而言之,我们的大脑容易受到外界干扰。
给自己灌咖啡或者拔掉网线这些极端的做法并不可取,电脑的设计者应该为用户们调试出工作和娱乐两种模式,为了避免分心,工作模式下,静止邮件通知以及聊天窗口强制跳出,或许如此,卡夫卡们才能在 2013 年达到 1912 年时的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