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App 的设计和易用性之间,要做怎样的权衡?用户是否真的在乎你所谓的设计哲学?
故事开始于当包工头的某亲戚买了 Android 手机。
他在桌面左右滑动了很久,也没找到手机店主给他安装的游戏;在手机里面找了很久,找不到“彩信”程序;明明在桌面上按教的把图标拖到“垃圾桶”里删除了,为什么手机上还有那个程序;返回键和 Home 键容易用混淆……
作为无数个啼笑皆非的问题的回答者,除了抱怨某系统的不人性化外,还突然意识到:现有的很多 App 是不是还不够亲民呢?
App 开发请面向大众
智能手机的发展速度有目共睹,售价越来越便宜,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智能手机已经在那些文化程度可能并不高的人群中越来越流行。一款 App 的使用者,不再仅仅是写字楼里的白领、教室里的学生、电脑前的 Geek,也会是你屋里的保姆阿姨,楼下的保安大叔,厂房里的工人大哥……他们并没有那些“应该知道”的知识——却是不折不扣的用户。
大部分用户不会知道什么叫 Action Bar,什么叫 Navigation Bar,不会知道 XX Design 规范,也不关心 UI 是“发烧”还是“诧寂”,他们只会按照直觉行事。
一些建议
根据这位亲戚使用手机的情景提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 文字别省略。尽管一些抽象的符号看着比较简洁,但是对于初次使用程序的用户来说并不友好,如果抽象符号并不好认的话,即使是老用户也要经过踌躇才能弄清代表的意思。在抽象符号下加上文字作为说明标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比如微信的底部 Tab。作为比较的是魅族 Flyme 的底部 Tab,增加了用户的思考成本。
-
入口请明显。不少程序启用了左右滑动手势,以使主界面更加简洁。如果在屏幕随处滑动都能划出那还好,但有不少应用因为各种限制只能在屏幕边缘左右滑动才有效果,这可难为了很多新用户,我亲眼见到那个亲戚在某易新闻客户端里面苦苦搜寻设置界面的囧境。主界面不可能放下所有的东西,但最好不要省略能够起到提醒作用的标识、按钮。
-
思维越简单越好。当被 Android 新用户追着问为什么删除了桌面的 App 图标,程序列表里这个图标为什么还在的时候,你一定会强烈同意这个原则的。
尽管有时为大众设计出来的 App 也许并不漂亮,也许并不“酷”,也许还会被人说成是“屌丝应用”,但,那又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