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鸦 认为,商品种类和数量极为丰富的淘宝,已经变成消费者选择越来越困难的地方,同时他发现对于追求品质的人来说国内还没有一个购物决策的工具或地方可以选择,因此决定立足于做基于社会化场景的购物导购。
“逛”创立背后的逻辑
离职创业
作为支付宝最重要的产品设计师,白鸦是一个信仰互联网的人,当他发现支付宝越来越金融化,他与公司的方向也越来越不耦合的时候只能选择离开,加上自己心中的梦想因此选择独立创业。
为什么是“逛”?
和白鸦一块创业的也是来自支付宝的老同事,多年的职业生涯让他们几乎没有别的选择方向,再加上创业本身需要将自身价值最大化,因此他们最终还是选择了电子商务。而技术出身的他们不能去卖货,白鸦表示因为他们不懂物流,不懂库存,不懂所有与水泥相关的那套东西,因此最终决定选择卖货之外的电子商务的东西。
如果说电子商务里有一个大的平台的话,在这个平台上面有很多缝隙其实是要被别人来补充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这个就是第三方导购,比价购物和购物搜索等概念它的空间所在。
白鸦认为这个缝隙是蛮大的,白鸦发现一个有趣的数据:淘宝一笔定单对比 PV 在 350 个,甚至更高。这意味着即使去除逛的因素,在今天淘宝的购物选择是非常困难的。
白鸦表示这是因为消费者到淘宝去找东西的维度是非常单一的,只有类目和搜索,只有这么两个维度。而所有做第三方导购的,不管是 LC 还是蘑菇街,甚至是今天的花瓣,所有做第三方导购的,其实都在做同样的一个很本质的事情:在对淘宝商品进行分类和重新组织,让它去服务不同的消费者、人群和需求。因此白鸦认为在帮助人去做购物选择购物决策这方面大有可为。
白鸦认为,在国内满足消费者购物选择需求的不会是像比价购物或购物搜索等工具型产品。一是因为国内的比价实际上在商户跟商户之间都已经在内部比价,再去做第三方的比价引擎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二是白鸦发现,受外界因素的影响,特别是互联网社区信息越来越通透、深入和泛化,被动消费已经开始影响主动消费的市场,被动消费已经快成为一种趋势,而且这种趋势会洗刷掉主流消费的份额。当你被动的买了很多东西的时候,你不需要主动消费购物,这也是白鸦认为比价购物和购物搜索前途渺茫的原因。
白鸦发现对于追求品质的人来说国内还没有一个购物决策的工具或地方可以选择,因此决定立足于做基于社会化场景的购物导购,即用生活场景和生活阶段的模式去导购,也就是”逛”导购模式。
白鸦认为在今天精准的购物搜索和比价除了阿里巴巴之外不会有哪家公司能够做成功,即使挑战也只能由百度或腾讯来尝试一下。而”逛”导购模式切入的是购物场景的导购和生活阶段的购物,在这方面还是有机会的。
为什么是瀑布流?
对于瀑布流的流行,白鸦认为一个是因为条件的成熟(带宽网速),还有一个就是消费者越来越懒。而蘑菇街的首次引进的效果(人均 PV 涨了5倍)也让大家看到瀑布流这种呈现方式带来的显而易见的好处,同时白鸦认为瀑布流让人们的互联网购物模式由“搜索”转变为“发现”,这也是符合“逛”的产品形式的,所以在后面也引进了瀑布流。
社会化电子商务-生活,不只是购物
对于社会化电子商务,白鸦认为它不只是购物,还应该包括生活。白鸦认为社会化购物要有黏性,不能除了卖东西还是卖东西,除了分享买东西还是分享买东西,要让它越来越生活化,成为用户生活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一个购物选择工具,工具是留不住人的。应该从购物和导购这个层面聚拢起来,再延展到用户的生活中去,这样才能有黏性。
就像豆瓣一样,如果没有现在的日记、相册和小组,那么到现在豆瓣只会是一个书影音的工具,而不是现在你生活的地方。蘑菇街刚刚上线的小组也证明了这一点,因为在小组里面很多人在讨论的它不一定是购物,它在讨论的是他自己的一种生活,甚至一种生活方式,最后它会让蘑菇街成为生活的地方,而不是一个消费的地方。
如何面对巨头的竞争
对于社会化电商来说,导购只是商业模式变现的一种方式,并不是它对于用户的价值。如果说要通过把它延展到用户生活来留住用户的话这样也就产生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对于国内互联网巨头来说经有很多人已经生活在上面了,如果它们涉足导购应该如何面对呢?
对此白鸦认为随着网络购物越来越多,导购市场也会越来越大,这个市场足够大到可以容纳巨头的进入。同时因为不同导购面不同的用户群和不同的需求,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以内导购行业不会出现直接竞争。
另外就是巨头的进入是否拥有优势还有待商榷,因为虽然它们有更多的流量更多的用户等优势,但同时它们的包袱和束缚也更多,因为巨头是不可能也不能同时吃掉所有市场的,因为那样会破坏产业链的平衡。它们会做的是一个防卫性的产品,防止你把它颠覆的产品,而不是说把这个产品作为武器剿灭所有的人,它一定会给业界留下了空间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不用太过担心巨头的涉足竞争。